答呂吉甫書

《答呂吉甫書》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回復呂惠卿的一封書信。本篇作於神宗元豐三、四年(1080-1081)間,時安石在金陵。而呂惠卿致書相問,欲釋前嫌,故答之。

作品正文

答呂吉甫書(1)

某啟:與公同心(2),以致異意(3)。皆緣國事(4),豈有他哉?同朝紛紛(5),公獨助我(6),則我何憾於公?人或言公(7),我無與焉(8),則公何尤於我(9)?趣時便事(10),吾不知其說焉;考實論情(11),則公宜昭其如此。開喻重悉(12),覽之悵然。

昔之在我者,誠無細故之可疑(13);則今之在公者,尚何舊惡之可念(14)?然公以壯烈(15),方進為於聖世;而某苶然衰疢(16),特待盡于山林(17)。趣舍異路(18),則相煦以濕,不如相忘之愈也(19)。

想趣召在旦夕(20),惟良食(21),為時自愛(22)。

作品注釋

(1)呂吉甫:即呂惠卿(1032-1111),吉甫乃其字。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調真州推官。神宗熙寧初,歷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集賢校理。熙寧七年(1074),為翰林學士、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王安石復相,出知陳州。十年,知延州。元豐五年(1082),知太原府。哲宗元祐初,知揚州,尋貶光祿卿,分司南京,再貶建寧軍節度副使,建州安置。紹聖初,起知大名、延安府。以破西夏有功,拜保寧、武勝兩軍節度使,徽宗朝,歷知大名、杭州等,以觀文殿學士為醴泉觀使致仕。《宋史》卷四七一有傳。

(2)與公同心:指自己曾與呂惠卿同心改革。新法首先設制置三司條例司,作為策畫的機構,王安石自領司事,而以呂惠卿為制置司檢詳文字。新法事無大小,王安石都與之商量,有關建議新法的章奏,也都由其執筆,從而成為王安石推行新法最得力的助手。

(3)以致異意:指自己與呂惠卿之間後來產生誤會、隔閡。呂惠卿雖然才識明敏,但是熱衷權位,操守不佳。王安石罷相後,呂不願其復來,肆意傾陷。熙寧八年,王安石復相,二人不再相合。同年,御史論呂過惡,於是罷執政位,知陳州。

(4)皆緣國事:發生矛盾,都是由於對國事意見相左。意謂與私事無關。

(5)同朝紛紛:指滿朝臣工紛紛反對。安石曾說:“法之初行,議論紛紛,獨惠卿與布(曾布)終始不易。餘人則一出焉一入焉爾!”(宋杜大珪《琬琰集·曾布》)

(6)公獨助我:只有你一人敢於助我改革。時人稱呂惠卿為新法的“護法善神”。王安石曾說:“惠卿之賢豈特今人,雖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學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獨惠卿而已。”

(7)人或言公:有人彈劾你或者說你“壞話”,我都沒有參與。司馬光、蘇轍等保守派人物都曾彈劾呂惠卿。另外,王安石首次罷相後,推薦呂為參知政事,呂不滿足,試圖獨攬大權,不讓王安石重新還朝,甚至有借李士寧案打擊王安石的意圖。王安石比較寬厚,並無重責之意;而王安石之子王雱,則曾暗中試圖報復。呂不明真相,以為是王安石所使。

(8)我無與焉:我從未參加。包括王雱之事,安石當時也不知道。

(9)何尤於我:何必責怪我?右司諫蘇轍曾條奏呂惠卿:“安石對惠卿有卵翼之恩,父師之義。方其求進,則膠印固為一,及勢力相爭,化為敵仇,發其私書,不遺餘力。犬彘之不為,而惠卿為之。”王安石再度罷相之後,呂惠卿得悉王雱原委,遂致書安石以解其事。

(10)趣時便事:趨附時風以便辦事。

(11)考實論情:考察事實,按情理判斷。

(12)開喻:開導曉喻。指呂書中的辯解。重悉:清楚明白。

(13)細故:芝麻蒜皮的小事,指誤會。呂書云:“內省涼薄,尚無細故之嫌。”

(14)舊惡:從前的交惡。呂書云:“仰揆高明,夫何舊惡之念?”

(15)壯烈:正當壯年。

(16)苶然:疲憊貌。《莊子·齊物論》:“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疢::本指熱病。此處指久病。

(17)特:僅僅,只是。待盡于山林:棲身山林,度此餘生。因安石此時已經退居半山,不再參與朝政。

(18)趣舍:所趣所舍。異路:不同路。安石已退,而呂惠卿尚在為官,作書時正準備赴任。

(19)相煦以濕,不如相忘:語本《莊子·天運》:“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煦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愈:更好。

(20)趣召:應招赴任。因呂惠卿此前丁憂服除,即將出任。

(21)良食:善用飲食。猶古人“努力加餐飯”(《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之意。

(22)為時:為了當今。自愛:自重,保重。

作者簡介

答呂吉甫書 答呂吉甫書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1042年(慶曆二年)進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1069年(宋神宗熙寧二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074年(熙寧七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1076年(熙寧九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