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尖岩山位於花垣縣麻栗場境內。該山從盆地中突兀而起而高聳入雲(海拔868米),底部周長約10公里。有尖岩、新橋、老寨、沙科4個村約4千苗漢土家人民圍山而居。尖岩山雄偉挺拔而鍾靈毓秀,遠看酷似一支巨筆倒寫清天一張紙,故又名:文筆峰。據傳說在唐宋時一學士路徑尖岩,看了尖岩山形狀,曾出了一幅上聯:尖山似筆倒寫青天紙一張,至今都無人很好地對出下聯。
天下名山寺占多。據《花垣縣誌》記載和民間傳說,遠在東晉王朝時期,就有著名的道學家、醫學家、煉丹術家葛洪,曾在山上建有道觀和鑿的石屋,在這裡傳道行醫和煉丹。傳說葛洪食山上的地耳和田中水麻。所以,現該地的人們仍把這兩種菌類植物叫做“葛仙米”。後因長年失修和雨雪風霜的浸蝕,建在山頂上的道觀塌毀。現山頂的東西兩平台上仍有道院的基腳和殘磚爛瓦。到了唐宋時期,因在山頂上建寺庵運材料困難,於是就在半山腰處建有寺庵。到清末民初,先後有本鎮沙科村的財主劉景基(又名玉書)出錢修三間寺庵名曰“碧峰庵”,不久,又由本鎮金牛村的財主石釀才出資,向尖岩村的劉福林買三間瓦房,由尖岩的龍長貴、龍長林、龍長富、金牛村的龍紹佰等名人組織尖岩、新橋、老寨、沙科、新科村民搬運上山,建在原寺庵的前面,並兩邊配上廂房,與後面三間房子連線起來,用火磚把四周封好,形成磚木結構的四合院式的寺庵。請來工匠雕刻千手觀音、如來、文殊、晉賢、彌來、燃燈、韋佗等百尊佛和菩薩神像。
來詩庵修行和主持佛事的尼姑,以前就沒法可考,在清末民初有龍山縣裡耶鎮的彭氏三姊妹到尖岩山的“碧峰庵”修行和主持庵內佛事。三姊妹圓跡後,又有尖岩村一位姓李的女士接班主持“碧峰庵”的佛事,法名叫做李元厚。她隨後請了老寨村劉姓男士作庵內的長工,賜名為劉保山。因當時寺庵有田產(由當地政府出面,吸取絕房人家的田地作為寺庵的田土)需要人看管,到寨鄰中民間春秋兩季化緣(叫“打活糧” )需要人挑上山等。所以寺庵的尼姑們的生活來源,主要是春秋兩季到本鎮及周邊的雅橋、排碧、董馬庫、窩勺、龍潭等兄弟鄉鎮打的活糧,上山敬奉佛,菩薩的現金,清油及有關人士捐贈的錢物。所以庵上尼姑及長工們的生活是有保障的。一九六八年春,麻栗場鎮的造反派頭帶領一幫人,上山把佛、菩薩全砸了,名曰,橫掃砸碎“四舊”。元後手裡拿著程潛省長保護文物布告,看著被砸的佛像昏死過去,不久就含恨圓跡了。之後,當時生產隊把詩庵房子撤了做隊屋,詩庵四周千百年的古樟松伯,也先後被砍光。大鐘和大鼓抬到當時的公社,後來也不知去向。這樣,從唐宋到文化革命間的具有幾千悠久歷史的尖岩山“碧峰庵”,就毀於一旦。
尖岩山上有磨子岩、長壽泉、筆峰寺、文昌閣、觀音洞、一碗水(金盆映月)、冷熱洞、仙人橋(天橋)、葛洪建的道觀和煉丹遺址等十幾處自然和人文景點。特別是站山頂上的東西兩平台上,伸手可扯塊雲霞包星斗;俯視可眼收山下村寨的炊煙瓦色、良田沃野、溪河彎虧 ;銀白色的319國道從山下川過,宏偉的吉茶高速路,從對面的大王坡架橋到尖岩山下半山腰橫跨而過。遠看雲貴高原的余脈茫茫蒼蒼,鄰縣的山川巍峨青黛。頭上紫霞祥雲飛舞,山崖有鷂子,雄鷹翻飛,身邊涼風徐徐送爽,使人心礦神怡,思緒萬千而留戀忘返。難怪東晉王朝的開國將軍葛洪,他辭官不做,而千里迢迢來到當時正是蠻荒之地的尖岩山,作為修道、煉丹、行醫的聖地。不言而喻,這裡也是一個供人們旅遊觀光的理想佳地。所以,尖岩山是花垣縣八景之一,就是湘西州內也馳名遐邇。
尖岩山,“碧峰庵”的佛事活動,主要每是每年的農曆2月19、6月19和9月19日這三天。每到這三天的前一天,寺庵的尼姑都要請人幫忙打掃庭院,辦好齋菜齋飯所需要的蒸桶、原料、碗筷、張燈結彩,掛貼橫幅對聯。第二天,尖岩山周邊鄉鎮的信男善女,佛道信徒,三教九流,各界人及民眾成百上千來山上朝山拜佛,唱佛歌的、演戲的、獅子龍燈、敲鑼打鼓,耍拳舞棍的,一齊向山上湧來。詩庵外吊在一顆古樟上的大鐘轟鳴,寺庵的大鼓震響,一時鑼鼓掀天鐘鼓鳴,祥雲托山山升騰。寺庵內念經拜燦、抽籤、許願、還願的,使尼姑忙得不亦樂乎。香爐、蠟台煙霧繚繞,蠟燭燈花耀眼,佛像全身閃耀;庵外化錢爐都燒得通紅。庵的廚房辦齋飯齋菜的師傅,盛飯添菜忙得汗流浹背。有的除本人在庵上吃而外,還要包一包飯菜回家,送家裡人吃。都認為:吃了佛堂的齋飯齋菜,可以使家人在年內除難免災。
尖岩山上的“碧峰庵”的菩薩的的確靈驗,真是有求必應。在觀音佛像前許願求兒求女的,取名帶有“觀”字輩的真是成百上千。還有求婚姻的,救脫災難的,求仕途順達的,求財的等等也不知其數。那時,不僅本縣各鄉鎮信士信徒來“碧峰庵”敬香拜佛,就是吉首、龍山、保靖兄弟縣市及與黔渝相鄰的松桃、秀山等地的香客和信士,也時常來山朝山敬佛。在明末清朝和民國初期,山下村寨中的私塾學堂里,在農閒的時候,私塾先生也擺開講桌,向村民講解佛道名言,《四書》《五經》和《增廣賢文》等等。千百年來,尖岩山上的詩庵的晨鐘暮鼓和木魚經聲,曾透過寺庵周圍千百年的古樟松柏和山霧雲霞,染浸了這方厚實的土地和純樸的民心;尖岩山寺庵的宗教文化和愛國崇教及山上自然景點的有關傳說,在潛移默化這一方山民的人文素質,其底蘊之深厚是無可估量的。
尖岩山上的“碧峰庵”於一九六八年被毀後,仍有人在原寺庵的舊址上壘起幾個石頭,作為敬奉菩薩的地方。時常有善男信女和香客上山來燒香,放鞭炮。在壘起的石頭上繫上紅布紅綢。到一九九二年冬,本鎮新橋村民楊小老,據他本人說,是觀音菩薩託夢給他,要他化緣積累資金,把尖岩山的“碧峰庵”建起來。這樣,楊小老就到本鎮各村寨及鄰邊的雅橋、排碧、董馬庫、窩勺、道二、龍潭等兄弟鄉鎮的有關村化緣集資。一九九四年春,到尖岩、新橋兩村向村民討木料,抬木料上山,親自到尖岩山上挖沙,制水泥磚。於這年秋冬,在的寺庵的舊址上建起了三間磚木結構的瓦房,又建起一間偏房的小詩院。一九九五年春,楊小老又請工匠塑釋迦莫尼佛(如來佛)、文殊、普賢、觀音、韋佗、散財童子、遇水郎君、彌勒、燃燈等九尊佛、菩薩神像安在三間佛殿內。在詩庵外塑靈官,土地兩尊菩薩神像,並都上漆刷金。為建這三間小佛殿、楊小老操心操力,前後忙了三年的時間,說明他對佛教事業的忠心虔誠。在建三間佛殿中,尖岩、新橋的村民都自願獻工獻料,其中,獻工最多的是新橋村的楊昌輝和尖岩村的龍元冬。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一日,花垣縣宗教事務局下文批覆,正式承認尖岩山“碧峰寺”納入管理,登記註冊。
到二OO五年春,以劉文魁、周長發、彭官清、秧萬興、麻正茂、劉開江等村幹部和退休的幹部發動牽頭,成立了有尖岩、新橋、老寨、沙科、麻栗場居委會、麻栗場村、新科等七個村幹部和退休幹部共38人組成的“麻栗場鎮開發文筆峰旅遊區籌備委員會”,並報麻栗場鎮人民政府下文備案。委員會下設基建、財務、後勤、保衛、宣傳和辦公室等機構。籌委籌備委員會成立大會上,麻栗場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人出席會議並講話。在會上,成員一致認為:要多方集資,找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募捐,先把寺院重新建大一些(至少要四間),再建有關配套設施,修好上山的道路。2005年4月,籌備委員會用2.6萬元購買原麻栗場糧店一棟10間的磚瓦房,組織人員把磚、瓦、材料等搬運上山,於2005年12月26日(冬月初八)舉行新建尖岩山“碧峰寺”的開工奠基儀式,把原來的三間小詩庵撤掉,在原地基上新建五間磚木結構的寺院,於2006年元月29日完成主體工程,支付工匠工資壹萬玖仟肆佰陸拾壹元捌角整(19461.80)。並在寺邊的長壽泉進行了整修,建了水池;在這年的秋冬又修建兩間廂房,兩間偏房,廁所等配套設施;又給佛、菩薩全部上了金粉。從永順澤家湖鎮大岩場,購上等機械鋸解青石板688塊,鋪寺庵的坪場。在2006年冬和2007年春夏,修了從寺庵到文昌閣的水泥踏步路400餘米,從山腳到寺庵的水泥踏步路1600多米,總計是2000餘米,給寺庵前面牆粉刷,走廊上釘了天花板並上了油漆,現在筆峰寺初具規模。建成現在這個樣子,管委員會主要領導曾到處化緣集資,找有關人士解囊支持,曾多次上長沙、奔吉首、走花垣不知多少次,實為辛苦操勞,先後共積資26萬餘元,民眾獻工是1200多個。他們功德將永遠銘記,福蔭後人。
尖岩山上的寺庵原來名叫“碧峰寺”,與文筆峰不大相配,故於2007年農曆6月18日改名“筆峰寺”,這樣就相配相合了。原的“麻栗場鎮開發文筆峰旅遊區等籌備委員會”,於2006年6月18日更名為“湖南省花垣縣開發文筆峰旅遊區管理委員會”。管委會從2005年起,每年的農曆6月18日,連續舉行三屆慶祝大會,每屆大會參加的信男善女,佛道信徒,三教九流及各界人士,都不少於二萬餘人。其中的第一屆慶祝大會的那天上午11:00宣布開幕時,從山頂上的觀音洞飄出一塊寬大的紫色祥雲,向會場和山下的村寨、田間鋪開而去,時間約有4分鐘才慢慢散去。人們都說這是觀音菩薩顯靈。真是,觀音顯靈布祥雲,國泰民安進福程;遍種蟠桃施善果,社會和諧萬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