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1942年,美國陸軍部將位於舊金山的日裔情報人員培訓基地遷往明尼蘇達州,並更名為軍事情報語言學校。到兩年後進行塞班島戰役時,軍事情報語言學校已經畢業了1200多名日裔情報人員,到1945年美軍登入沖繩時,學校已經畢業了2000名學員。分布範圍
作為出現在戰爭關鍵時刻的一群關鍵人物,第二代日裔美國人涉及到美軍情報工作的各個領域,他們為美國各個部門的情治單位服務並參加了許多重要的戰役。他們的卓越工作不僅僅體現在獲取具有戰略價值的情報上,例如擊斃山本五十六等,還體現在日復一日的枯燥工作中,包括審訊犯人、翻譯截取的情報、評估和翻譯繳獲的各種檔案等。影響範例
在菲律賓海戰役前後,有兩個例子可以說明日裔美國人在情報領域中的獨特作用。1944年3月下旬,在菲律賓海戰役發動前,山本五十六的繼任者古賀海軍大將乘坐的飛機在菲律賓附近海域墜毀,攜帶的戰爭計畫被菲律賓抵抗組織獲得,並被秘密送往盟軍情報翻譯和分析部,兩名日裔情報人員迅速將上述檔案譯成英文,之後,麥克阿瑟將軍又將這一重要情報發往夏威夷的太平洋地區聯合情報中心。在隨後的戰鬥中,這些情報發揮了巨大的效益,幫助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在菲律賓海域大敗日軍。在戰鬥層面,日裔情報人員主要被部署在美國第2、第4海軍陸戰師。在第27陸戰師,一名日裔情報人員通過審問一名俘虜或之日軍神風特攻隊將要進行一次重要的自殺性襲擊的時間並迅速報告了上級,使得美軍及時採取了措施,保存了力量。對盟軍的情治單位來說,塞班島是個巨大的情報資源庫。在塞班島上,盟軍繳獲了50噸日軍情報資料,這些資料大部分運到了太平洋地區聯合情報中心,過後不久,這些標誌著“無軍事價值”的資料又被運到了馬里蘭州里奇軍營的太平洋地區軍事情報研究部。在這些檔案中,有一份大日本帝國軍火庫存清單被一位日裔情報人員發現,這位美國空軍B-29飛機的轟炸行動提供了準確目標,大大推動了太平洋戰爭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