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北京—東京論壇

第七屆北京—東京論壇

2011年8月21日第七屆北京-東京論壇21日在北京開幕,來自中日兩國政界、商界、學術界和新聞界約300名代表出席本屆會議,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兩國關係發展和戰略合作問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亞洲的未來與經濟重塑中的中日合作”,中日經濟對話與經貿合作成為本次論壇的主要議題。金融危機爆發後,中日兩國共同面臨經濟結構的轉型與調整,如何在這個過程中相互借鑑、加強合作成為中日雙方共同關注的問題。當前歐美主權債務危機的不斷升級、國際資本市場的不穩定性也促使中日更加重視亞洲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北京-東京論壇還下設政治、經濟、地方、媒體、安全保障五個分論壇,中日雙方分別就共同關切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達成了廣泛共識。作為中日民間對話的重要平台,北京-東京論壇的在中日互信合作領域的影響力日益增強,為中日交流機制的完善做出了積極貢獻。

論壇簡介

第七屆北京—東京論壇雙方代表集體合影第七屆北京—東京論壇雙方代表集體合影
2011年8月21日今天上午,由中國日報社與日本言論NPO共同主辦的第七屆北京—東京論壇在北京開幕。前國務委員唐家璇發表主題演講,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發來賀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晨、中國日報總編輯朱靈、日本財團法人國際文化會館理事長明石康、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日本防衛大學校長五百旗頭真等代表發表講話。來自中日兩國政商界學術界、傳媒界等各界共6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8月22日,由中國日報社與日本言論NPO共同主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協辦,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日本駐中國大使館日本國總務省等作為支持單位的第七屆北京—東京論壇在北京閉幕。

論壇背景

中日關係已超出雙邊範疇,良好的中日關係不僅關乎兩國利益,也有利於亞洲乃至世界的發展。兩國應求同存異,相互學習,相互支持,不斷加強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民間的交流活動,推動中日戰略互惠關係持續深入向前發展。

詳細內容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來自中日兩國的千餘位政商界、學術界、傳媒界等各界人士出席了論壇,圍繞“亞洲的未來與經濟重塑中的中日合作”這一主題,在政治、經濟、媒體、地方、安全五個分論壇開誠布公地廣泛交流意見,就進一步推進中日兩國之間的民間交流、推進雙邊關係發展達成了許多共識。與會人員普遍認為,中日關係的向前發展不僅關乎兩國的利益,更有利於亞洲乃至世界的發展,兩國應該求同存異,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增強互信,在更廣泛的領域進行務實合作,並不斷加強政府、民間等交流活動,推動中日戰略互惠關係持續深入地向前發展。
8月22日,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在第七屆北京—東京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8月22日,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在第七屆北京—東京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22日在論壇發表主題演講時說,中日關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日兩國應著力開發利益共同點,加強經濟結構的互補,協調地緣政治的共同立場,穩重、理性地對待領土爭議,他強調,兩國不應以歷史問題而犧牲未來,不應以局部事件而影響中日關係,中日應以世界和兩國大局為重,正確處理中日關係中出現的問題,努力推動兩國的和平、友好發展。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陳昊蘇指出,明年是中日恢復正常邦交40周年,中日兩國應以此為契機,積極開展更加廣泛和活躍的深層交流與合作。他認為,中日應在民間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友好交流項目,以此來不斷鞏固與發展中日兩國關係。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表示,中日雙方應該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以發展共贏為目標,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努力推動中日經濟走向世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顧問(前國務委員)唐家璇做主題演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顧問(前國務委員)唐家璇做主題演講
前國務委員唐家璇在題為“順應時代潮流,把握中日關係大方向”的主題演講中對北京—東京論壇的作用和意義給予了積極評價,他說,論壇創建6年來,歷經中日關係冷暖起伏,始終秉承“坦誠對話、增進理解、促進合作”的宗旨,通過建言獻策,為推動中日關係改善發展提供了重要渠道和智力支持。對於運籌發展中日關係,他表示,要把握中國發展的大趨勢;把握日本實現重建振興,繼續向前發展的大趨勢;把握綠色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把握亞洲一體化進程的大趨勢。他認為,中日雙方要從著力增進政治安全互信、積極打造新的合作亮點、持續深入開展人文交流、慎重妥善處理敏感問題等四個方面做出努力,推動中日戰略互惠關係持續深入向前發展。
日本全國知事會會長,京都府知事山田啟二稱,在推動日中關係穩定健康發展過程中,日中兩國地方政府可以發揮巨大作用。他說,兩國地方政府應攜起手來,共同應對環境資源保護、人口老齡化等問題,並積極推進兩國地方城市間的青少年交流,以此增強彼此的了解與互信。
日本內閣官房,麗澤大學教授松本健一發言日本內閣官房,麗澤大學教授松本健一發言
日本內閣官房參與、麗澤大學教授松本健一認為,日中兩國地理相近、文化相通,日中應圍繞這一共同點,努力平衡雙方關係,積極構建東亞共同體,為亞洲的未來做出重要貢獻。
日本內閣官房,麗澤大學教授松本健一發言
作為本屆論壇的經濟分論壇的代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閉幕會上總結了分論壇的討論結果。他指出,在當前世界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中日經濟合作仍大有作為,機遇大於挑戰、大於風險。他認為,在兩國推進可持續性發展進程中,中日經濟的互補性、依存度明顯增強,兩國應相互學習、深入交流,在綠色經濟、技術創新等領域做出更廣泛的務實合作。

重要意義

北京—東京論壇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越來越為兩國廣大民眾關心和重視,這是論壇順應兩國民眾高度重視中日關係、希望加強交流溝通、增進彼此了解友誼的期待密不可分。他表示,站在中日關係新的歷史起點上,兩國應不斷增強兩國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斷擴大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深化務實合作;不斷增進兩國之間的民眾交流和國民感情。他強調,只要雙方堅持中日間四個政治檔案的原則和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始終從兩國關係大局出發,始終堅定世代友好信念,始終以樂觀心態看待兩國發展前景,就一定能推動中日關係持續健康向前發展。
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在講話中認為,論壇是兩國最重要的民間交流平台和兩國政府間對話的重要補充。中國在國際社會擁有重要地位,日本願意與中國在經濟等各個領域不斷加強合作。此外,中日參會代表均認為,北京—東京論壇已經成為有利於中日兩國加強理解,增進互信的重要溝通平台之一,是兩國政府外交的重要補充,兩國需要這樣一個坦誠、理性溝通的平台,圍繞共同關注的話題加強交流,形成共識,不斷推動中日關係的平穩健康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