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卞之琳先生,被公認為我國傑出的詩人、散文家、翻譯家、文學評論家。其實,他在抗日戰爭中還寫過軍事題材的作品———《第七七二團在太行山一帶》。
卞之琳在《第七七二團在太行山一帶》的《前言》中說:“我自己也不知道應該把它歸入什麼類。”現在看來,把這本書視作中篇報告文學是比較妥當的。在書中,卞之琳以飽滿的激情、獨特的視角,引人入勝地記述了七七二團抗戰初期與日本侵略軍浴血苦戰的歷程。他不僅敘寫了長生口、七亘村、響堂鋪、長樂村等戰鬥的經過,更著重把筆觸放在寫“人”上,從指揮員———旅長陳賡、團長葉成煥到普通戰士,他用一個個生動的細節讓他們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昨日和今日的讀者面前。
卞之琳先生,一位專注地研究英法文學、寫抒情詩的一介書生,卻義無反顧地奔赴衛國疆場,成為一名在槍林彈雨中出沒的隨軍記者,一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英勇戰士!
作者介紹
1938年8月,我國傑出的詩人、散文家、翻譯家、文學評論家卞之琳從大後方輾轉抵達延安。次年4月過黃河到太行山區採訪。他在劉伯承任師長、鄧小平任政委的八路軍一二九師度過了幾個月的戰鬥生活,主要隨一二九師所屬的三八六旅七七二團行動。他與指戰員們一起行軍、打仗、宿營,在抗日最前線蒐集了大量寶貴的第一手材料。
回到延安後,卞之琳一邊在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代課,一邊整理材料撰寫《第七七二團在太行山一帶》。返回四川後,他於1939年10月底完成了這本8萬字的書稿,1940年經陳占元帶往香港,由明日社在香港出版。1980年,《第七七二團在太行山一帶》在香港再版;三年後,這本書第一次在內地由三聯書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