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全景式歷史巨著!
由於他精通歷史和傳記的藝術,還由於他那捍衛崇高的人的價值的光輝演說。
——瑞典科學院諾貝爾獎頒獎辭
書籍的出版可目為大事者寥若晨星,此書即為其中之一。
——《紐約時報》
真知灼見,鑑往知來,字字珠璣,在位高權重者中堪稱獨步。
——文森特·希恩
隱藏在語言背後的想像力充溢著英雄主義,敘述氣勢磅礴、波瀾壯闊的世界大事時顯得遊刃有餘,在迄今為止的歷史作品中尚屬罕見。
——《紐約客》雜誌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初,是一個躁動與不安的年代。自從以機器與大都布為代表的工業文明出現以來,各殖民大國及其利益集團,就開始了一場世界範圍內的新的角力,最後由一個看似偶然的恐怖事件導致了人類有史以來最慘烈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次戰爭,利用了人類文明從物理到化學全面的科技成果,使人深刻體會到文明的負力量。四年零三個月的戰爭,捲入人口15億以上,軍民死傷3000多萬,許多歐洲的君主帝王消失了,摧毀了四個歷史上盛極一時的偉大帝國,從而徹底改變了當時的全球政治與社會秩序的力量對比。
為了讓讀者,特別是年輕讀者能夠對一個世紀前的世界有較為直觀的印象。我們特委託廣州集成圖像公司依據圖書內容,選配了近200幅插圖,讓邱吉爾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優美文字與精采的歷史瞬間交相輝映。
作者作為一個典型的西方政治家,從他的價值觀出發,自然對俄國革命和共產主義運動採取敵視態度。在中文版中,我們刪節了此類僅表達作者敵意和辱責的文字。但涉及到歷史事件與函件時,除了個別無關敘述的字詞略有刪除外,保留了內涵本身,一來它們都是歷史鏈條中的一個環,向上和向下都要銜接;二來也是從另一個側面表現了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是如何害怕和干涉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和共產主義運動。
一個戰爭的指揮者對一場人類有史以來最慘烈戰爭的回憶:作者溫斯頓·邱吉爾是英國著名的政治家,更是長期在英國政府中身居要職,其中許多事件他都直接參與。英國是這場戰爭中的主要國家,因此,本書詳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和親歷性,決定了本書作為表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好版本,無論是從歷史學、軍事學角度,還是從國際政治學的角度,都是不可或缺的珍寶。
本卷主要敘述1911—1914年歐洲史實,在剖析一戰的真正起因時,邱吉爾揭示了1870年以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間利害衝突的歷史淵源和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概述了臨近一戰時擴軍備戰的狀況,介紹了兩大集團頻繁的外交活動,旨在締結爭霸和對抗爭霸的聯盟。
邱吉爾把一戰爆發後的1914年8月-12月,稱為戰爭的第一階段。描述了戰爭開始後德國突襲中立國比利時,入侵法國的情況,隨後英國渡海支援法國。此階段法英聯合發動了規模巨大的馬恩河等戰役,死傷數十萬,徒耗生命而一無所獲。描述了英德最初階段的海戰和德國海軍炮轟英國沿海城市,進行騷擾的狀況。
最後介紹了將影響一戰全局的土耳其與巴爾幹各國的關係。
1915年是一戰的第二階段。法英發動過香檳戰役、阿圖瓦戰役、伊普爾戰役、洛斯戰役。在新武器——機槍和大威力火炮——面前,占主導地位的傳統軍事思想——正面進攻,衝鋒拼殺,擊退敵人防線——失效。西線除生命消耗戰外,並無收穫,戰事陷入僵局。英國發明坦克和使用煙幕,僅取得有限進展。
英海軍握有制海權,但主帥思想保守,海戰不力,未有積極成果。
在本卷中,邱吉爾提出戰略決策——進攻達達尼爾海峽,這對國際力量的組合和對整個大戰有決定性的影響。但由於軍方多數領導人對此缺乏理解和支持不力,一再延誤戰機,十多次坐失穩操勝券的良機,最後則以失敗告終。
協約國陷入危機。
本卷敘述一戰的第三階段1916—1918年,前兩年雙方處於勢均力敵僵持狀態。法英發動過索姆河戰役,阿拉斯之戰,梅西納之戰,帕森達勒之戰和康布雷之戰。德國則試圖攻取法蘭西榮譽與精神的基石——凡爾登。但雙方均未建樹。
海戰方面,日德蘭會戰英國多次坐失良機,邱吉爾對此有詳盡描敘,深刻地剖析了英海軍主帥的保守思想,但英國在海上擊敗了德國潛艇戰。
由於德國道海上封鎖,由於無限制潛艇戰促成美國參戰,因而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德軍士氣一旦出現低落,便發生兵敗如山倒,日耳曼帝國崩潰、投降。
前三卷主要敘述一戰的西線戰事與海戰,以及與一戰命運至關重要的進攻達達尼爾海峽之戰。
本卷專寫東線戰事。起始時談及一戰前兩大集團間矛眉的歷史淵源;然後詳述奧國皇太子遇刺與此事件成為戰爭的導火索的經過;詳述奧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以及隨後兩大集團間相互宣戰和東線進行戰爭的過程。
俄國進軍東普魯士,減輕了西線德軍對法、英的壓力,俄軍初始告捷;但德軍易帥,由興登堡、魯登道夫接任東線指揮後,形勢發生變化;此外,俄軍由於電訊泄密,因而慘遭德軍圍殲,以後節節敗退。
最後俄國爆發十月革命,退出一戰。
一戰結束,戰爭雙方數以百萬計的軍隊需遣返、復員、就業;戰時動員從事軍需品生產的婦女需下崗;軍事經濟需轉軌改造,這是英國戰爭結束初出現的另一種困境。
俄國發生內戰,協約國進行武裝干涉,但未果而終。
一戰削弱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為結束戰爭狀態,在法國巴黎召開和會。與會的列強各懷私利,為重新瓜分勢力範圍,矛盾重重。儘管建立了國際聯盟,但並未達到國際安全與裁軍的目的。
本卷著重敘述巴黎和會以外的事情與和會決議的後果和外界對此的反應。
此外,本卷還敘述了矛盾深遠、積重難返的英國與愛爾蘭的問題;敘述了一戰中土耳其雖然戰敗,但凱馬爾主義的土耳其正在崛起;希臘雖然是戰勝國,戰後卻因征戰土耳其而演出悲劇。
作者簡介
溫斯頓·邱吉爾(1874-1965),英國作家、政治家。1940-1945年和1951-1955年任英國首相。1900年進入國會開始他的政治生涯,1906年起歷任殖民、貿易、內政、海軍、空軍、財政、軍需、陸軍部大臣。為一次大戰和二次大戰的獲勝起了重大作用,在世界史上占有一個重要席位,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譽。2002年英國民意測驗推崇丘吉爾為英國第一偉人,凌駕於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和為英國海上霸權的海軍上將納爾遜之上。作為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的邱吉爾,出於本階級的理念,仇視蘇俄革命,視工農革命為“暴亂”,視蘇維埃政權為“暴政”,一次大戰後曾積極支持白俄軍勢力,並努力策劃協約國對蘇俄的武裝干涉,因協約國不齊心,未果而終;但二次大戰前邱吉爾出於本國得益考慮,則積極提出聯蘇制德的主張,在1941年希特勒德國入侵蘇聯時,立即聲明搖動蘇抗德;可是,在1946年二次大戰結束不久,邱吉爾再次鼓吹西方聯盟對抗蘇聯,揭開了“冷戰”時期的序幕。著者的作品,除本書上,另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6卷;《英語帝國》。
書目
目錄
第一卷 1911—1914年
前言
第一章 積壓已久的憤怒情緒
第二章 大規模戰爭的里程碑
第三章 阿加迪爾危機
第四章 在海軍部
第五章 北海前線
第六章 愛爾蘭和歐洲均勢
第七章 危機
第八章 海軍的動員
第九章 戰爭:陸軍渡海
第十章 入侵法國
第十一章 馬恩河戰役
第十二章 海戰
第十三章 安特衛普與海峽各港口
第十四章 費希爾勳爵
第十五章 科羅內爾和福克蘭群島
第十六章 炮轟斯卡伯勒和哈特爾浦
第十七章 土耳其與巴爾幹各國
第二卷 1915年
第十八章 西線的僵局
第十九章 坦克與煙幕彈的起源
第二十章 選擇
第二十一章 多格灘戰鬥
第二十二章 再次思考和最後決定
第二十三章 陸軍進攻的起因
第二十四章 外圍堡壘的攻克和希臘的第二次提議
第二十五章 新的決心
第二十六章 3月18日
第二十七章 德·羅貝克中將改變計畫
第二十八章 德國潛艇的首次失敗
第二十九章 日益加劇的緊張局勢
第三十章 海灘戰役
第三十一章 登入之後
第三十二章 政府的垮台
第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
第三十四章 蘇夫拉灣戰役
第三十五章 巴爾幹諸國的毀滅
第三十六章 放棄達達尼爾海峽
第三十七章 1915年的結果
第三卷 1916—1918年
第三十八章 血的考驗
第三十九章 法金漢的選擇
第四十章 凡爾登
第四十一章 日德蘭:開端
第四十二章 日德蘭:會戰
第四十三章 索姆河戰役
第四十四章 羅馬尼亞的災難
第四十五章 美國的介入
第四十六章 尼韋勒將軍的試驗
第四十七章 在軍需部
第四十八章 英國擊敗德國潛艇
第四十九章 德軍在西線集結
第五十章 3月21日
第五十一章 高潮
第五十二章 舍曼代達姆嶺突然襲擊
第五十三章 形勢的轉變
第五十四章 日耳曼帝國的崩潰
第五十五章 勝利
附錄
索引
外漢人名對照表
軍艦名譯名對照表
第四卷 東線戰爭
前言
第一章 哈布斯堡王朝的黃昏
第二章 吞併波士尼亞
第三章 走向深淵
第四章 皇太子遇刺
第五章 奧地利的最後通碟
第六章 戰線與戰士
第七章 宣戰
第八章 動員的間隙
第九章 東線軍隊的集結
第十章 奧地利與俄國之間的戰爭
第十一章 倫貝格之戰
第十二章 對東普魯士的入侵
第十三章 坦嫩貝格之戰
第十四章 首戰馬祖里湖區
第十五章 第二回合
第十六章 羅茲戰役
第十七章 東進還是西擊?
第十八章 冬季會戰
第十九章 越過達達尼爾海峽
第二十章 華沙的崩潰
第二十一章 對塞爾維亞的清算
第二十二章 法金漢重返西線
第二十三章 勃魯西洛夫的進攻
第二十四章 俄國的崩潰
附錄
索引
外漢人名對照表
第五卷 戰後
前言
第一章 “戰時魔力的消失”
第二章 民眾
第三章 復員
第四章 可憐的俄羅斯
第五章 干涉
第六章 十四點
第七章 和平會議
第八章 國際聯盟
第九章 未完成的任務
第十章 “三頭政治”
第十一章 和平條約
第十二章 俄國內戰
第十三章 維斯圖拉河的奇蹟
第十四章 愛爾蘭的幽靈
第十五章 愛爾蘭協定
第十六章 愛爾蘭自由邦的興起
第十七章 土耳其還活著
第十八章 希臘悲劇
第十九章 恰納克
第二十章 世界危機的結束
附錄
書摘
第四十四章 羅馬尼亞的災難
我們已經知道,1916年初處於孤立地位的羅馬尼亞,多么容易受威逼利誘加入日耳曼強國陣營。我們已經看到法金漢如何把矛頭轉向西方對準法國,並讓奧地利將矛頭指向義大利,從而減輕羅馬尼亞受到的敵對壓力,因而它可再保持6個月騎牆的觀望態度。現在一系列有決定性的重大事件即將發生。
法金漢愚蠢地策劃的兩起重大災難,8月底,第二起災難落到了中歐帝國頭上,即羅馬尼亞對其宣戰。儘管勃魯西洛夫6月初的勝利使羅對其宣戰的危險步步逼近,德國為阻止危險的發生採取了重大的預防措施,但實際宣戰比德國政府預料的還要快得多,這一點令德國輿論為之震驚。一場表示憤怒與憎惡的自發運動席捲德意志帝國;德國的地位在此關鍵時刻,的確比最終崩潰前的任何其他時期都更為危急。凡爾登戰役仍在大量消耗德國的資源,那裡即將發生最嚴重的精神上的失敗。索姆河之戰正處於高潮,英軍並未因遭受的損失而止步,繼續將新的部隊投入戰鬥,而且間隔不久就發動可怕的攻擊。德軍在西線受到的壓力非常沉重;凡爾登之戰的失敗感和在索姆河慢慢被優勢兵力壓倒和消耗殆盡的感覺,影響了軍隊的士氣。物資的消耗和戰鬥中的損失使德軍的儲備捉襟見肘。前線吃緊,嚴冬禦寒物短缺,德軍要在此情況下挨過許多星期的危機和應付捉摸不定的局面。與此同時奧地利的失敗令人注目,東方的整個南部戰線變幻莫測。俄軍似潮水般滾滾向前,勢不可擋。20多萬捷克軍爭先恐後地投降敵人,並作為獨立的兵團編入俄軍。義大利向伊松住河的反攻正在開展。奧匈帝國的全部抵抗力量漸漸分崩離析。此時,一支勇敢和訓練有素的500000羅馬尼亞新軍投向了天平的另一端,在日耳曼國家最薄弱和最易受傷害的戰區參戰。至關重要的羅馬尼亞穀倉和油田喪失了,連匈牙利大平原本身也岌岌可危。長期封鎖的壓力大傷德國民眾的元氣,多方面牽制並惡化了戰爭物資的生產。
在此暗淡絕望之時,理解德國民眾情緒的皇帝求助於戰爭的兩個偉大軍人,他們以寡不敵眾的兵力長期阻止了東方敵人的推進,在他們的眉宇間仍閃爍著坦嫩伯格勝利的光彩。8月28日,即羅馬尼亞宣戰的第二天,法金漢接到皇帝軍事會議主席馮·林克伯爵的通知說,皇帝陛下已決定召見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法金漢理解這是罷免他的暗示,於是馬上辭職;當晚,興登堡任參謀長,魯登道夫任副參謀長並享有同等權力,二人共同執掌同盟國戰時最高指揮權。
此二人之間關係如何?興登堡將他們的關係描述為美滿的婚姻。“在這樣的關係中,”他寫道,“第三者怎能清楚地分清我們兩人的功過呢?我們的思想和行動同出一轍,往往一個人說的就表達了另一個人的願望和感受。當我了解魯登道夫將軍的價值之後,而且是很快了解的,我就了解我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儘快充分發揮他的智慧力量,充分發揮其近乎超人的工作能力和不倦地貫徹參謀長的決定,如果有必要便為他掃清道路,掃清我們的共同願望和共同目標所指向的道路。……我們的軍事政治信念的一致性構成了我們關於正確利用國家資源的共同觀點的基礎。意見的分歧不難調和,任何一方都不曾產生被迫服從的感覺而妨礙我們的關係。”
這位年事已高的陸軍元帥,因愛國主義和沒有妒忌的性格而始終精神振奮,他已年邁,他軍旅生涯黃金時代已過去,由於戰爭發生的巨變,他甘心情願地將創議、準備和執行等機會幾乎完全交給性格暴烈的同僚,他自己則對完全同意的最重大決定,憑藉位高權重清除執行道路上的障礙和反對意見。他們在整個大戰期間表現了絕對的團結。
但是如果我們透過表面看事實,那末毫無疑問的是,魯登道夫支配一切,而興登堡主要是被挑選出來使他能支配一切。重大決定是在魯登道夫的腦子裡作出的。經過興登堡有能力的手,調動與控制整個德國軍隊以及軍隊以外諸多事務。魯登道夫就是德軍總參謀部的主人。這位軍事神父,他完全是德國的控制與驅動力量,不但在整個大戰的52個月期間,而且很大程度上在戰前和造成戰爭的形勢中就起著這樣的作用。參謀部的成員由職業的志同道合和信奉共同信條這種最緊密的紐帶聯繫在一起。他們和陸軍其他部分的關係有如鼎盛時期的耶穌會教士與羅馬教會的關係。他們派在每位指揮官身邊的代表和在總部的代表,說的是參謀部的語言和維護對參謀部的信賴關係。擔任德國各軍、集團軍和集團軍群司令的將軍們,連興登堡本人在內,被這一夥人幾乎難以置信地視為傀儡,往往僅此而已。參謀官安排一切,而對將軍們的權威、意見或希望不屑一顧。參謀部指揮戰事、制定決策並將這些決策通知下屬機構。魯登道夫儼然是一位無可爭議的主人;在他與第4集團軍參謀長的多次談話中,從來不提興登堡的名字來支持一個決定或證明決定的正確。
不過這絲毫無損於興登堡的名望,他寬宏大量地順從進程,他肯定這樣的進程是符合皇帝和國家的最高利益。但是有必要指出,凡是可以相信的那便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