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案

第一大案

電影《第一大案》是以新中國反腐第一大案——劉青山、張子善案偵辦始末為藍本,由河南省紀委、河南省委宣傳部聯合攝製,鄭州報業集團、河南鄭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著名編劇邵鈞林擔任影片總策劃,沈悅任導演,郭廣平、鄭昊、邢岷山、貢米、洪衛主演,斯琴高娃、陶玉玲、侯勇、曾黎、韓童生、王勁松、王正軍、居文沛、邵峰等實力派演員加盟的院線電影巨作。該片於2015年10月17日於上海開機,11月21日於鄭州殺青,於2016年7月16日全國上映。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第一大案第一大案
這部影片講述了1951年,陳懷邦(鄭昊飾)挖出了昔日戰鬥英雄劉青山(郭廣平飾)成為巨貪的驚天秘密,陳懷邦並未因昔日情誼而放棄內心所追求的正義,而是選擇忠誠於黨紀國法,將劉青山送上了人民審判台的故事。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 角色
郭廣平
劉青山
鄭昊 陳懷邦
邢岷山 張子善
貢米 姚佳如
洪衛 付連城
曾黎 劉青山妻子
居文沛 楊心力
斯琴高娃 未知
陶玉玲 未知
侯勇 未知

職員表

角色介紹

劉青山 劉青山
劉青山
演員郭廣平
大貪污犯劉青山,36歲,男,河北省安國縣人,僱工出身,1931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高(陽)蠡(縣)農民起義,被國民黨反動政府逮捕入獄。歷任冀中區任河縣委書記、八地委組織部長、地委書記、天津地委書記。被捕前任石家莊市委副書記。

創作背景

劉青山、張子善案件是在建國初期“三反”運動中查處的一起黨的領導幹部嚴重貪污盜竊國家資財案件。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舉行公審大會,隨後,河北省人民法院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判處劉青山、張子善死刑。
關於劉、張二人的身世、經歷,在河北省人民法院的案卷中是這樣寫的:
大貪污犯劉青山,36歲,男,河北省安國縣人,僱工出身,1931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高(陽)蠡(縣)農民起義,被國民黨反動政府逮捕入獄。歷任冀中區任河縣委書記、八地委組織部長、地委書記、天津地委書記。被捕前任石家莊市委副書記。
大貪污犯張子善,38歲,男,河北省深縣人,學生出身,1933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翌年被國民黨反動政府逮捕入獄,曾作絕食鬥爭與臥軌鬥爭。歷任獻縣縣委書記、八地委組織部長、十地委書記、天津地委副書記兼專員,被捕前任天津地委書記。
對於劉、張二人在解放前的歷史,中共河北省委在開除二人黨籍的決議中,也有一段評價:“劉青山、張子善參加革命鬥爭均已20年左右,他們在國民黨血腥的白色恐怖下,在艱難的八年抗日戰爭和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戰爭中,都曾奮不顧身地為黨和人民民眾的解放,進行過英勇的鬥爭,建立過功績。”
1951年10月,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在全國各條戰線開展一個精兵簡政、增產節約運動。隨著增產節約運動的深入發展,各地暴露和發現了大量的驚人的浪費、貪污現象和官僚主義問題。
同年11月,有人揭發了天津地委書記、石家莊市委副書記劉青山,原天津專區專員、天津地委書記張子善的巨大貪污案。劉青山、張子善案件的刑事判決書里記錄著他們的罪行,1950年到1951年短短一年時間裡,劉青山、張子善利用職權,盜用、貪污的錢款總計達171億6272萬元(舊幣),相當於現今人民幣171萬餘元。
僅憑數字,現在的人們很難真切感受到劉青山、張子善罪行的觸目驚心。我們不妨做一下換算:按當時的幣制標準和市場物價指數,這些錢可買糧食近2000萬斤,可買棉布800萬尺,足夠50多萬人吃一個月並做一身衣服。如果折合成黃金,171億元在當時可以購買將近一噸!
1951年11月29日,華北局向毛澤東、黨中央報告了天津地委嚴重貪污浪費的情況。11月30日,毛澤東在為轉發這一報告的批語中指出:“……這件事給中央、中央局、分局、省市區黨委提出了警告,必須嚴重的注意幹部被資產階級腐蝕發生嚴重貪污行為這一事實,注意發現、揭露和懲處,並須當作一場大鬥爭來處理。”
在公審大會召開之前,曾有高級幹部考慮到劉、張兩人在戰爭年代有過功勞,向毛澤東說情。毛澤東說,正因為他們兩人的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所以才下決心處決他們;只有處決他們,才能挽救20個、200個、2000個、20000個犯有各種不同程度錯誤的幹部。我建議你們重讀一下《資治通鑑》。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之不國。”
1952年2月10日,星期日,農曆正月十五。劉青山、張子善貪污案公審大會在保定市體育場舉行。會場中,湧進了2萬餘名保定當地的幹部民眾。會場外,河北省委通過廣播,現場直播了公審大會,幾百萬幹部民眾聽到了正義的審判。
公審大會於當日正午12時開始。經過必要的庭審程式,下午1時30分,河北省人民法院院長宋志毅宣讀審判書,劉青山、張子善被押赴刑場,執行槍決。
兩聲槍響,炸響如驚雷,宣示著中國共產黨對貪污腐敗絕不容忍、毫不姑息的態度,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保持黨性、維護純潔的決心。
劉青山、張子善貪腐案件的發生和處理,直接推動了全國性“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鬥爭的興起和深入發展,掀起了共和國歷史上第一場反腐肅貪風暴。
發生在黨的高級領導幹部身上的腐化變質案件,讓全党進一步認識到抵禦腐朽思想侵蝕的緊迫性和加強執政黨建設的重要性。劉青山、張子善被執行槍決兩個月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出台。這是新中國第一部專門懲治貪污腐敗的法律條例。
劉青山、張子善案件,自此成為教育全黨的典型案例。直到今天,槍斃劉青山、張子善的兩聲槍響,依然警鐘般振聾發聵,引人警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