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破獲情況
據朝陽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特偵組組長李超介紹,自2014年6月22日以來,朝陽市公安局相繼發現牛河梁紅山文化古遺址保護區建控地帶以外周邊均出現深挖痕跡,連續發生多起盜掘案件,一批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積石冢群文物本體和原歷史風貌遭到嚴重破壞和損毀,大量文物被盜,對紅山文化遺址破壞性極大,嚴重擾亂了文物管理秩序。
案情重大。朝陽當即成立了“7·07”特偵組,由李超任組長,市局文物保衛分局主偵,相關警種部門精幹警力組成,實施秘密偵查。
“工作是在極其嚴格保密前提下展開的,一切都是為了避免打草驚蛇,等待時機一網打盡”,李超說,盜掘團伙組織、分工明確,有使用專業工具和專用通訊設備進行踩點、盜掘的,也有活動隱秘,遊走於各地地下文物市場兜售文物的,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鏈條。針對這些情況,特偵組成員喬裝改扮成各色人物,周旋於犯罪團伙經常出沒的村落和場所。
在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和證據後,2014年11月26日,省公安廳將此案立為全省公案開始偵查。隨後,公安部將此案立為公安部督辦案件,案件隨之進入收網階段。2014年12月7日凌晨5時,首次收網全面展開,由朝陽市785名民警組成的78個抓捕組,匯同其他省市配合抓捕的警力,在遼寧、內蒙古、黑龍江、河北、河南、陝西、山西7省區10市同步展開抓捕行動。在6個小時內抓獲犯罪嫌疑人78人,主要嫌疑人全部落網。
涉案文物介紹
追回文物極為珍貴,很多文物為首次發現,填補了考古發現的空白
紅山文化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推前了1000多年,被考古界稱為“東方文明的新曙光”。
此案涉案追回的文物極為珍貴,有紅山文化的典型器物——玉豬龍、勾雲形玉佩、馬蹄形玉箍、雙聯璧以及獸面紋丫形器、玉龜、玉玦、成對的玉鐲等玉器和陶器。學者稱:追回的玉鉞、玉獸杖首、玉箍形墜等精品文物,以及文物玉料的選用是紅山玉器的重大發現,填補了紅山文化發掘出土文物種類、資料的多項空白。已經鑑定的紅山文化部分玉器,遼代的綠釉雞冠壺、三彩釉子母獅形硯滴、灰陶羊尊及雙耳帶蓋紅山彩陶可為國家一級甲等,屬國寶級文物。為揭開紅山文化的神秘面紗,解讀紅山文化的核心秘密,詮釋中國紅山文化的深層本質內涵,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這次追繳的文物,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都有,以紅山時代的玉器、陶器,遼代的陶瓷器及金元時期的鐵器、金銀器最為珍貴”,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遼寧管理處處長張桂蓮介紹,“這些文物的出土代表了該時期生產工藝的水平、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很多文物是首次發現,填補了考古發現的空白”。
遼寧省文物局專家組組長、紅山文化研究專家郭大順在看到收繳的文物後十分震驚:“現在看來,牛河梁地區並非是紅山文化的唯一中心,未來我們應該對紅山文化重新審視,加強對墓葬、遺址的保護工作。”
文保機制加強
從“露頭才打”變為“打、防、控”結合,成立文物保衛分局,根據犯罪特點形成全新保護機制
在日常的紅山保護和此案的偵辦過程中,普遍存在無人報案線索難覓,盜墓分子四處流竄難以抓捕,團伙聚散無常、“抓現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等實際困難,致使過去打擊效果一直不明顯。朝陽市公安局根據文物盜掘犯罪的特點,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案模式。
鑒於傳統的公安力量難以對盜掘犯罪進行有效打擊,2014年,朝陽市公安局成立文物保衛分局,司職全市的文物保護工作,意在解決過去“管不到、管不著”的問題。
據文保分局局長王紅岩介紹,文保分局有屬地管理權,可以主動對轄區進行巡邏、找線索。這為成功破獲本案提供了體制基礎。“有了屬地管理權,民警們深入到荒山野嶺,追尋犯罪分子的蛛絲馬跡,改變了過去有人報案才出警的被動局面”。同時,從過去的“露頭才打”轉變為“打、防、控”的立體戰。
王紅岩說,今後,文保分局的力量還要不斷加大,當前已和文化文物部門形成了一體化的保護機制,確保國家遺址區每一處文物古蹟都得到有效的保護。
由於盜墓分子活動範圍較大,且聚散無常,特偵組成員利用科技手段從盜掘現場發現犯罪嫌疑人的有關信息,迅速找出了作案人員。在鎖定嫌疑人後,偵查人員迅速實現了犯罪團伙主要成員的位置確定,時刻掌握犯罪分子的動向。
“這次抓捕人員多,範圍廣,為了確保抓捕工作萬無一失,我們成立了抓捕行動指揮部”,李超介紹說,指揮部將計畫抓捕的每一名嫌疑人編號並將其基本情況、犯罪事實、結夥情況、文物資料、審訊提綱及法律文書等裝入檔案袋封存這一“錦囊”,讓各抓捕組組長可以詳細了解目標嫌疑人的有關情況,在抓捕過程中提前設防,實施定向抓捕,確保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