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竹汀先生日記鈔》二卷,清錢大昕撰,記載所見部分書籍和金石文物,偶然也有論學之語。
錢大昕(1728-1804),字曉征,號辛楣,又號竹汀居士,江蘇嘉定人。乾隆十九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並曾遷至少詹事,提督廣東學政,後來主講鐘山、紫陽等書院
錢大昕學識淵博,見聞也廣,平生治學積累下很多隨筆札記,在世時就曾整理刊印。據本書何元錫序言說,錢氏從乾隆五十三年到嘉慶九年有記錄所見古本書籍和金石文字的筆記,去世後何元錫整理編印成為《竹汀先生日記鈔》三卷。卷一題為“所見古書”,簡單記錄所見若干古書的版本內容,大多是當時吳中著名藏書家黃丕烈收藏的善本。所述有錢氏本人的考證,也有友朋之說。卷二題為“所見金石”,記載他看到的若干金石文字,也有考證之語。卷三是策問,可能是書院講學時所擬有關經籍文獻和傳統學術的試題。
何元錫輯成此書刻印於嘉慶十年,後來會稽章氏收入《式訓堂叢書》,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據章刻本排印,都是三卷本。清光緒年間蘇州潘祖蔭滂喜齋翻印本刪去卷三重刻,書眉及行間套紅加印道光年間著名藏家劉喜海的批註。清光緒年間姚氏晉石庵據潘氏刻本重刻,則只收卷一所見古書部分,書眉劉氏批註移入有關正文之後,此本民國年間由瞿氏鐵琴銅劍樓匯印行世。
這次校點以潘氏刻本為底本,誤字據其他各本核對校改。為免繁瑣,不出校記。潘刻劉氏眉批另起一段附在有關條目之後,文中夾注則不另起段,都用楷體字排印,而且加上方括弧,以示區別。
《八喜齋隨筆》一卷,清潘祖蔭撰,一九三六年大興李少微鉛印本。據李氏識語說,原系《竹汀先生日記鈔》書眉批語,李氏辨認為潘祖蔭筆跡,抄出編纂成書。其中原有轉錄劉喜海之語,李氏未加區別一併印出。
潘祖蔭(1830--1890),字伯寅,號鄭庵,諡文勤,江蘇吳縣人。鹹豐二年進士,授編修,官至工部尚書、軍機大臣。潘氏是晚清名人,與文人名士多有交往,喜愛收藏善本古書與金石文字,又曾輯印《滂喜齋叢。書》、《功順堂叢書》等。
輯印者李少微是近代著名藏書家李盛鐸之子,原名李滂,後以字行,他的識語落款延昌書庫是李家藏書之處。李少微本人也喜歡藏書,所以見到前人批語及時錄出,交天津文嵐印書局印刷,由天津文祜堂書籍鋪發行。至今只不過六十年,已經很難看到。今據原書標點重印,顯誤之字酌改。本書願系《竹汀先生日記鈔》的批註,所以許多地方可以對照閱讀。
這兩本書都是記載過眼經見古書和金石的札記,可以從中了解清代乾嘉以來以至同光時代古書收藏流轉的蹤跡,文人雅士品評鑑賞的議論也時有記載。這些記述作為資料,零金碎玉,有助於我們了解和考證有關文物的流傳和存佚線索;作為讀物,儒雅風趣,有助於我們體會歷代名人津津樂道的收藏趣味,提高自己對古書和金石的鑑賞能力。
圖書目錄
本書說明
竹汀先生日記鈔
跋
卷一
卷二
八喜齋隨筆
序
八喜齋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