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左河水詠物詞作]

竹[左河水詠物詞作]

竹,是一首以“西江月”詞牌填創的詞,故又名《西江月·詠竹》、《西江月·深山翠竹》,作者左河水。發表於《中華詩詞》2012-09期。 作品以生動的筆觸,擬人的藝術手法,描寫了翠竹直腰挺立於深山,不懼風霜雪雨,四季清新俊俏、拂雲戲笑的美樂形象,表達了其虛心雅趣、寧伴寒松吟嘯,不戀鬧市爭嬌,樂於與群泉共歡娛的志趣。由此反應了中華民族的志士仁人,寧可隱居山林,決不屈服於不良勢力,或不爭名奪利的精神境界,及其謙虛謹慎,與人民大眾同甘苦、共歡樂的思想品德。同時,借物寄情,托物言志,啟示人們不要過多地爭名逐利,要潔身自好,挺直腰桿、虛心做事待人,在清心寡欲之中而贏取成功和幸福,也表達了詞人處世的一種個人情懷。

作品原文

翠葉拂雲戲笑 翠葉拂雲戲笑

西江月·詠竹

(左河水)

翠葉拂雲戲笑,亮節穿木直腰。

凌霜傲雪玉身姣,日日清新俊俏。

且伴寒松吟嘯,何須鬧市爭嬌。

清泉起韻伴笛簫,儘是虛心雅調。

作品注釋

1、西江月:是一個詞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詞調。又名《白苹香》、《步虛詞》、《晚香候》、《玉爐三澗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雙調五十字,前後闋各兩平韻,一仄韻,同部平仄互押,前後闋起首兩句例用對仗。 本《竹》便是以“西江月”詞牌的格律填寫的詞作。

2、翠葉:翠,指碧綠的顏色。此處的翠葉是指竹葉的青綠。

3、拂云:拂,讀fú,意思是輕輕擦過。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濁漳水》:“凡諸宮殿門台隅雉,皆加觀榭,層甍反宇,飛檐拂雲。” 此處是指竹葉沖高觸雲,在風的作用下輕輕地擦拂雲霧。

4、戲笑:也稱嬉笑,打鬧時的笑聲。如:那群做遊戲的女孩發出陣陣戲笑;又如:他老愛戲笑別人。

5、亮節穿木:指帶節的竹竿在山中穿過身邊的樹叢和喬木,直衝雲端而挺直而立。

6、玉身:指猶如碧玉的竹竿。

7、寒松:指寒冬不凋的松樹。常用來比喻堅貞的節操。如唐代杜甫《哭王彭州掄》詩:“翠石俄雙表,寒松竟後凋。”

8、吟嘯:指高聲吟唱、呼嘯、吟詠。如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9、鬧市:指熱鬧的街市。《子華子·晏子》:“門如鬧市,惟利是視。”

10、韻:韻的本意指和諧的聲音,也指風度、氣質、情趣。

11、笛簫:是用小竹節製作的兩種吹奏的民族樂器,一般豎吹的為簫,橫吹的為笛。

12、虛心:虛心,是指謙虛;不自滿、不自大。樹木都是實心的,而竹子是空心的,中國文人經常把竹子的空心表達於虛心。

作品譯文

山竹勁節光亮、竿身圓長挺立,超越身邊齡長乾粗的大樹頂部,直上雲霄;竹梢猶如人的大手輕輕拂摸著游雲,綠葉在微風中搖擺而沙沙作響,猶如一群打鬧孩子的嬉笑聲。

暑去寒來,翠竹歷盡了風風雨雨,秋霜冬雪,但那碧玉般的體態,美麗的容貌依然嬌美;一年四季中,天天英俊瀟灑,舉止高雅,漂亮而惹人喜歡。

偏居的山竹,閒適自在,悠然自得,常常與“歲寒三友”(松梅竹)中的寒松迎風長嘯,高歌吟詠;又何需要去留戀城中的鬧市,在眾人面前爭嬌爭寵呢?

當其前後左右的群泉鳴唱的時候,山竹很高興地借風作和(hè),奏響自己如笛如簫,旋律起伏的音韻;那聲聲儘是虛心雅調,讓人如痴如醉。

創作背景與過程

2006年春,詞人左河水以一個投資開發商的身份一行三人前往江西的廬山考察一個隱逸文化旅遊項目 :廬山臥龍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其中有廬山的翠竹。詩人在童少時代就跟著父親在老家的房前屋後栽植毛竹,青年時代又開始學習竹子的水墨畫,可謂對竹子十分熟悉,更有一種偏愛。特別是此次在廬山臥龍崗的深處所見到的翠竹林讓他非常震撼:竿竿清新俊俏,而不像許多城市的綠化帶所栽植的竹子那樣葉面乾黃,沾滿著灰塵。這些生長於深山的竹子,粗壯竿高,枝葉飄逸,象是一群隱居山林的文人雅士。在自然雲霧的滋潤下,綠潤俊美,每當清風吹來,阿娜多姿,沙沙作響,猶如一群幸福的小女孩在嬉笑打鬧時所發出的聲響。詩人在饒有興趣地觀賞與思索時,便想出了一首《詠竹》詩:“霜打身尤健,風摧竿更高。春來花競放,俊俏不爭嬌。”

回到南昌後,詞人左河水在負責起草考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內容里,不僅充分地利用了這裡的竹林 與竹子設計安排了以竹為題的投資項目,而且還連續寫了兩首以竹為題材的詩詞。此首《西江月·竹》則是其中的一首詞,它充分表達了詞人對廬山之竹那難以言盡的所感所受。

作品賞析

詞牌簡介

西江月:又名《步虛詞》、《江月令》。唐教坊曲,《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中呂宮”。清季敦煌發現唐琵琶譜,猶存此調,但虛譜無詞。茲以柳永詞為準。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結句各葉一仄韻。沈義父《樂府指迷》:“《西江月》起頭押平聲韻,第二、第四句就平聲切去,押側聲韻,如平韻押‘東’字,側聲須押‘董’字、‘凍’字方可。”

定格: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

-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

藝術簡析

這首雙調五十字的詞西江月,詞人採用擬人的手法,借物寄情,托物言志、言情。名為演繹眼中之竹,實則移情於物,闡釋人事。賦予外物以人的思想感情,使物我融合,渾然一體,使整個作品風格遒上,興象深遠,極富浪漫主義色彩。作品構思新巧,想像豐富,無論在結構、布局、遣辭、造句,都有良好的構思和安排,這種樸實無華之中體現的匠心,使讀者在讀詞時卻仿佛作者只是在自然流露。

上片描寫了廬山翠竹幸福快樂、皎潔俊美的外在形象,下片表達了廬山翠竹傲骨、虛心及與世無爭之內在的精神世界,歌頌了一種不貪圖名利,虛心向上,樂於潔身自好崇高品德。

翠竹亮節直腰 翠竹亮節直腰

先是開門見山展示出詞人從容安閒地欣賞到竹子快樂俊美的形象:“翠葉拂雲戲笑,亮節穿木直腰。”生動地描寫了廬山臥龍崗之竹青綠的竹葉沖高觸雲,在微風中搖曳多姿,輕輕地擦拂著雲天,不斷發出玩耍歡樂的戲笑之聲。 緊接著作品往前推進,描寫出竹子的高風亮節,勁直瀟灑,挺拔直腰,秉持自己的風骨與傲骨,不低三下四,僅憑自身的力量,挺直腰桿地不斷的努力,不斷地超越,形成一種撫天立地之勢。

隨後描寫了翠竹“凌霜傲雪玉身姣,清新俊俏”的形象。充分表達了廬山臥龍崗的翠竹不僅剛直不屈,而且還不畏霜雪嚴寒,面對冷酷的霜雪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甚至越艱苦越有精神,一年四季不落葉、不枯萎,日日清新。

作品在表達翠竹的精神境界與品德中,描寫了其選擇與“歲寒三友”(松梅竹)中的“寒松”相隨相伴,同吟共嘯,而不留在繁華的鬧市去同其他花草林木爭寵爭嬌。這種把主觀感情灌注於自然之物的手法,使情景交融,物我一體,表達了一種高風亮節,輕視名利的思想境界。

最後,以“群泉”的物象代表基層的廣大人民民眾,以竹子的空心,即“虛心”,表達對勞動大眾的一種態度,用“群泉起韻和笛簫,儘是虛心雅調。”表達虛心誠意地與人民民眾同呼吸,同語言,共命運的崇高思想品質。這種藝術想像同詞人的真情流露緊密地結合起來,產生了強烈的藝術魅力。

作品的語言不僅清新、明快,流暢,清俊疏朗,而且內涵深邃,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有描寫樂觀主義精神的“戲笑”、“吟嘯”,有表達才能的“過木”、“俊俏”、“凌霜、傲雪”,有表現人格魅力的“亮節”、“直腰”、“虛心”、“清新”,還有表現人生態度的不留“鬧市”、不“爭嬌”,與“群泉”同歡樂等,可見詞人的選字用詞極具匠心,為加深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感染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