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反應性依戀障礙

童年反應性依戀障礙是兒童依戀障礙的一種類型,發生於嬰幼兒和童年早期,其特徵是兒童社交關係模式的長期異常,伴有行為紊亂並與周圍環境改變有關。主要的臨床表現有:對周圍環境存在極大的恐懼;對周圍環境的刺激表現出高度警惕,不與他人交往;通常不與同伴交往和遊戲,不接近同伴,同伴也不接近她;常見自傷和傷人。

病因

此病屬發育過程中的社會化功能異常,伴情緒紊亂並與對周圍環境的反應有關。起病於5歲以前,與嚴重的教養方式不良有關,如忽略保護、虐待、忽視、頻繁更換養育者或長期生活在收養機構等。

臨床表現

分為以下兩型:
1.抑制型
患者表現出高度警覺、恐懼狀態,常因長期被迫順從粗暴的撫養者所致;或者在社交關係中表現出極度矛盾的情感及行為,離別與重逢時表現既渴望與人親近,又表現出迴避、冷淡、違抗等反應;迴避與他人目光接觸,情緒紊亂表現為明顯的苦惱,缺乏情感反應、退縮、對自身或他人的痛苦出現攻擊性反應,並出現難以安撫的恐懼和過分警覺表現。多數患者對同伴間的交往有興趣,但無法進行正常的社交活動。該類型患兒也常出現生長發育遲緩、營養不良,甚至其他嚴重的軀體疾病。
2.脫抑制型
患者在社交對象上缺乏選擇性,形成泛化的依戀關係,表現在交往中不加選擇,對不相關的人顯得異常友善。有尋求關注行為,而常使養育者感覺兒童並非真的依戀自己。與同伴則存在交往困難,難以建立親密和信任的關係,可在環境影響下出現情緒問題或行為問題。

檢查

1.一般檢查與評估
知情者提供的信息對判斷病情非常重要。患者要接受一般內科檢查、神經系統專科檢查。如血常規、血生化、甲狀腺激素等常規化驗,腦電圖、腦CT、腦MRI等輔助檢查,了解有無軀體疾病及腦部器質性病變。
2.心理測評
人格測試如汪衛東教授研發的憶溯性人格發展量表(WMPI)、明尼蘇達多項人格量表(MMPI)和艾森克人格問卷等,症狀自評量表等。抑鬱自評量表(SDS)以及漢密爾頓抑鬱量表(HAMD)等。心理評估是檢查者和受試者一對一地進行訪談,通過一些格式化的問卷或量表評估受試者各個認知域的功能、生活能力、情感狀態和精神狀況等。

診斷

兒童反應性依戀障礙的診斷基於病史資料和臨床檢查,包括兒童的精神檢查、父母的精神檢查以及親子關係的評估。另外,體格檢查、神經系統檢查及生長發育指標的測定對判斷反應性依戀障礙患兒的生長發育狀況十分重要。
世界衛生組織ICD-10診斷標準如下:
1.起病於5歲之前。
2.在各種社交場合表現出強烈矛盾或模稜兩可的社交反應。
3.情緒紊亂表現為缺乏情緒反應、退縮反應、對自己或他人的痛苦表現出攻擊性反應和/或恐懼性的過度警覺。
4.有證據表明,在與正常成年人的交往中具有一定的社交應答與反應能力。
5.不符合瀰漫性發育障礙標準。

治療

此病一般以心理治療為主,如患兒伴其他精神障礙,可用相應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首選專業特長是心理治療的精神科執業醫師。
1.心理治療:改善養育者與患兒之間的關係,增強養育者的敏感性和反應性,及時滿足患兒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使患兒有安全感、信任感。患兒和養育者均需要進行個體化的心理治療。針對患兒可採用認知行為治療、遊戲治療等,以助於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改善社會功能。如果養育者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原因而致撫養不良,應及時予以治療或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以提高其撫養技能;必要時更換養育者,改善教養環境,建立正常的依戀關係。
2.藥物治療:必要時可以給予穩定情緒、改善焦慮的藥物,如小劑量的安定類藥物、奧沙西泮、勞拉西泮等,或者新型的抗抑鬱藥物如舍曲林等。

預後

此症常常導致患兒與養育者的矛盾,難建立相互理解、信任的關係,產生各種行為和情緒問題。改善養育環境,可讓患兒出現良好的依戀行為而緩解病情。兒童在不良的環境中生活時間越長,對心理發展的損害越大,預後越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