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村社區

章村社區位位於江蘇省南京江寧東山街道,面積僅2.3平方公里,經過多年腳踏實地的奮鬥,將祖輩留下來的荒山窪地建設成為集體經濟發達、民眾生活富裕、環境整潔優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章村集體固定資產高達1.35億元,集體年收入1500多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萬元還出頭,並享受包括養老金、股份分紅等在內的9種福利。

基本信息

章村社區

章村社區位位於江蘇省南京江寧東山街道,面積僅2.3平方公里,經過多年腳踏實地的奮鬥,將祖輩留下來的荒山窪地建設成為集體經濟發達、民眾生活富裕、環境整潔優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章村集體固定資產高達1.35億元,集體年收入1500多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萬元還出頭,並享受包括養老金、股份分紅等在內的9種福利。走進章村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那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達,工業集中區的大小企業鱗次櫛比,農民公寓小區整潔寬敞,社區文化、服務、醫療保健等設施一應俱全,展現出一派繁榮、文明、和諧的景象。章村原名章聶崗大隊,本是一片荒山窪地。為擺脫貧困和飢餓,村裡的先人曾在村口立下兩個石羊,以祈求村上人過上好日子。但這只是一個夢。有一首民謠就是章村的真實寫照:“章聶崗,章聶崗,十年倒有九年荒。十天無雨鬧乾旱,一場大水白茫茫,拖兒帶女去逃荒。”從解放到上世紀80年代初,章村人雖然溫飽一些,但仍未擺脫“窮”字。1984年9月,38歲的張文才被上級任命為章村黨支部書記,任務非常明確,就是儘快讓村民們過上好日子。章村幹部們馬不停蹄,日日夜夜奔走在招商引資第一線,先後請能人進村分別辦起了板材、家具、電線、皮鞋、汽配、感測器、金屬清洗劑、鑄造等10多家工業企業。短短几年時間,工廠在章村如雨後春筍般地破土而出,既給章村帶來滾滾財富——一筆筆的租金、管理費打進村集體賬戶,又讓一批批的章村農民進了企業成為工人。1990年,曾經“窮怕了”的章村,實現三業總產值1億多元,最早進入南京地區億元村行列。這一年,章村集體收入劇增至66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過千元,達到1178元。當然,這只是章村發展的起步,更大的發展還在後頭。章村絕大多數的空閒地都辦起了工廠,下一步還怎么發展?村幹部決定到外面走一趟。來到當時名噪全國的華西村,那裡的工業園區規模讓章村人茅塞頓開。華西村之行促使章村的幹部作出決策,那就是建設自己的工業集中區。建設工業集中區得有成片的土地。為此,村幹部召集村民開會,說服、動員一部分村民讓出農業效益差的低洼地,將亂山崗上的墳墓遷走。之後,又投資150萬元,從外面請來推土機、挖掘機、重型汽車等機械和施工人員,平整土地,鋪設道路,從1993年10月乾到次年3月,建成了第一個工業集中區。與此同時,招商引資活動也在全速推進。來自香港的一家公司首先進入工業集中區,租用工業集中區的標準廠房,投資創辦了毛絨玩具廠。之後,台灣的童車廠、紙箱廠,義大利的抽油煙機廠,上海的化工廠,天津的輕型建材公司等一大批企業先後進駐工業集中區,工業區很快“客滿”。工業集中區的建成使用,每年為集體創造270多萬元的純收入,同時又使一批批的村民變成工人,有力地推動了民眾致富。章村人沒有見好就收。1998年11月到1999年3月,又建設了第二個工業集中區,而且檔次明顯提高,其中,用新型複合板材建成的標準廠房就有5萬多平方米。標準廠房建好後,山田水洗、消防集團、金磊機電、三迪汽車設備配套、創陽機電設備、台富科技、普傑通訊、萬澤金屬、音飛鋼鐵貨架、醫藥塑膠製品等中外資企業接踵而至,每年為村集體新增收入400多萬元。連同第一個工業集中區,一年總收入700多萬元,並且以每年100多萬元的幅度遞增。就這樣,章村人通過實踐,成功摸索出一條發展城郊經濟的新路子,即大力發展房東經濟。章村人在為企業提供場地、廠房的同時,還提供周到的服務。1997年,陸郎建築包工頭陳瑞帶領十幾個人來到章村工業集中區安營紮寨以求發展。章村人在工作上、生活上給予關心,並幫助聯繫工程業務。不到10年時間,陳瑞的建築工程隊已升格為分公司,固定資產從開始的幾把瓦刀發展到塔吊、辦公樓等價值1000多萬元,年產值三四千萬元,利潤百萬元以上。陳瑞說:“章村人真好,熱情、周到,在章村落戶是我的福氣。”2002年,章村集體收入突破1000萬元大關,去年達到1500萬元,今年在1600萬元以上。村幹部們認為,章村這20多年的不斷發展,就是在給黨旗增輝,“老百姓之所以擁護共產黨,是因為共產黨能帶領他們發展,過上好日子。”與1984年相比,章村農民的收入增長20多倍,集體收入增長100多倍,集體固定資產增長1000多倍,章村人從此告別了靠天吃飯的無奈。章村有錢了。但有一個問題一直讓村幹部們魂牽夢縈,這就是章村的發展到底是為了什麼?村集體有錢了該如何花?他們多次在向中央和省、市、區領導匯報工作時說,作為黨的基層幹部,整天謀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老百姓,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在“為民”旗幟的指引下,章村的幹部始終將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中。他們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上有很多大手筆,在富民、為民辦實事上,同樣揮就出一個又一個的大手筆。建設工業集中區拆除了部分村民的房屋,村里馬上想到要為農民興建住房。1998年前後,為農民興建了8棟220多套農民公寓,面積80至200多平方米不等,以成本價銷售給拆遷和無房農民。毫不誇張地說,章村在南京地區最早創辦了村級工業集中區,同時也最早興建了農民公寓。1996年,章村投入百萬元巨資,建成面積50畝的萬安陵園,無償提供使用,作為村民最後安息之地。村民看病難在發展中迎刃而解。村里投入97萬元,建成了600平方米的醫療站,村民小病不用出村就能得到醫治。原先破舊不堪的村國小被投入巨資改造重建,農家娃上學用上了電腦。凡是考上大專院校的農家子女,都可以在村里拿到1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獎金。章村人說,一定要讓下一代人有文化,多出大學生。令章村人自豪的是,他們擁有自己的公園。5年前,村集體慷慨地拿出百萬元資金,打造了面積2萬多平方米的公園,供村民健身、閱覽、娛樂、休閒。以後又陸續追加投入,使環境更加優美,設施更加完善。農民享受退休金是章村人的首創,時間始於8年前。村會計李秀峰回憶:1998年10月28日重陽節這一天,村里讓年滿60歲的男女村民大聚會,請他們聚餐吃螃蟹,每人送上大米、白面、油,外加一張退休金存摺。村幹部鄭重地宣布:“從今年開始,章村的農民和城裡人一樣,享受退休金。”從此以後,章村農民到了一定年齡就享受退休金。而且,女性退休金髮放年齡由開始的60歲降到55歲,退休金的數額在不斷增加,今年每人可以領到近2000元。每年發放退休金時,或是請老人外出參觀,或是在家門口觀看文藝演出,新退休的村民還要戴上大紅花,真正體現出“光榮退休”。章村人的福利在不斷增加。從去年開始,村里將1億多元的經營性固定資產量化為股份,全體村民成為股東,每年參加分紅。去年,用於分紅的現金有100多萬元,今年將追加幾十萬元。讓章村農民倍感輕鬆的是,他們多年來沒有任何負擔。章村農民目前享受“六有八補一股民”福利。“六有”即少有所教、老有所養、娛有所樂、住有新區、病有所醫、故有所安,“八補”即養老補、住房補、教育補、種田補、水電補、醫療補、大病補、安葬補。村集體每年用於村民的福利支出高達200多萬元。村民們為此自豪:城裡人有的,我們有;城裡人沒有的,我們也有。作為村官的張文才,這樣解釋章村的“發展”和“為民”情結:章村越來越好的形勢是黨員民眾乾出來的。只有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讓老百姓得到越來越多的實惠,大家才會說共產黨好,黨旗才會在百姓心中高高飄揚。為了這個情結,章村的幹部們多年如一日埋頭苦幹,每年只在春節時休息幾天。為了這個情結,章村前進的步伐邁得更大了,“未來3年,將投入上億元資金,分別建設大市場、賓館等,打造現代化的觀光農業園,集體收入實現翻番,村民得到更多的實惠。”無疑,章村的明天會更美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