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士鏞

東林書院推出中國第一部文學史著作,嘉惠學林,這是可以大書特書之一筆。 但是其中的“敘集”則為純粹的文學是內容,與後代的文學史沒有多大差異。 作為國人自著的第一部中國文學史,《歷朝文學史》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開創意義,應當在今天釋放更多的光彩。

生平簡介

其出身富庶之家,幼時家境寬裕,藏書豐厚,又博覽群書,文蘊功底深厚。生前教書為業,腹笥富贍,好梁溪振學主人,時人稱之為“大師”。最初,家居北禪寺巷,後逢太平天國動亂,避居鄉區八士橋,又轉住蘇北居住。後雲遊四海,足跡遍布山東、燕雲、福建、廣東等地,讀書交遊,歷時10餘年。歸鄉後在東林書院任教,今天被國內文學界公認為國人自著的第一步中國文學史——《歷朝文學史》,即是其授課革新之後撰寫的授課講義。《歷朝文學史》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鉛印出版,其後三年,竇士鏞過世,著作與作者湮沒不彰。東林書院推出中國第一部文學史著作,嘉惠學林,這是可以大書特書之一筆。此外作者還有《皇朝掌故》、《澹遠軒文集》、《綺雲樓詩草》(此書現藏復旦大學圖書館)、《竇曉湘先生集》等文集傳世。
其妻杜敬,也是晚清時期的著名女詩人。

傑出作品——《歷朝文學史》

竇警凡著,脫稿於光緒二十三年(1897),光緒三十二年(1906)鉛印出版,一薄本。據傳有張祖翼題簽,序末署光緒三十二年梁溪振學主人竇警凡序,是目前中國文學界公認的國人自著的第一步中國文學史。原版現藏於北京國家圖書館,油光紙鉛印本,雙面五十三頁,每半頁12行,每行33字。篇首為作者自序《讀書偶得序》。正文內容分為五大章節,分別是:文字原始第一,志經第二,敘史第三,敘子第四,敘集第五。內容包羅萬象,涵蓋經史子集,用今天的眼光看,此書頗具國學概論的性質。但在“敘集”一章中,則是純粹的“中國文學史”。全書約4萬字,“敘集”部分6400字左右。

作品評價

《歷朝文學史》延續了傳統的廣義的文學觀念,經史子集無所不包。但是其中的“敘集”則為純粹的文學是內容,與後代的文學史沒有多大差異。就“敘集”部分看,著者竇警凡極為簡略地梳理了歷代詩、文、詞、曲的創作情況和歷史流變,算得上是分體文學史的體制;它主要側重於評論歷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風格,這一點並沒有擺脫傳統詩文評論的形式,但是同時,他也有意識地不同時代文風的異同,描述創作風格的演化過程,梳理了古今文學的流程,具備一定的“史學意識”。特別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在開篇和結尾多處強調文學要有關實事,有益於世,但是在“敘集”的主體部分,他又並沒有受此限制,而是立足於文學本身去做出評價,並沒有因明道宗經的觀念而消磨了文學的敏感,這是值得稱道的。作為國人自著的第一部中國文學史,《歷朝文學史》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開創意義,應當在今天釋放更多的光彩。而作者竇警凡,也應當被我們重新認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