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可陽

竇可陽,男,吉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所在學科專業:文藝學,所研究方向:中國古典美學及中西比較文論。

講授課程

西方文論經典導讀【雙語】(2014)

文學原理(2014)
美學概論(2010)
文學導論(2010-2014)
大學語文(2010)
古代漢語(2008-2010)

教育經歷

199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3年考入吉林大學文學院,師從沈文凡先生,攻讀古代文學方向;2006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後,師從張錫坤先生,攻讀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方向,2009年獲文學博士學位。2013年入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流動站,導師為李春青教授。

工作經歷

1998年至2001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做語文教師;
2009年博士畢業留校任教至今。
2012至2013年,赴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比較文學研究中心訪學。
2013年至今,在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

科研項目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周易經傳美學通論》(07BZW014)。
主持吉林大學青年創新項目《接受美學中國化問題研究》(421010011402)。
主持吉林大學科學前沿與交叉學科創新項目《接受美學與象思維:論接受美學的“中國化”》(2011QY004)。
主持教育部交叉學科青年基金項目《接受美學“中國化”問題研究》(12YJCZH033)。
負責《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院史(1949年之前)》項目。

主持吉林大學青年師生學科交叉培育項目一等資助《周易經傳闡釋研究》(JCKY-SYJC02)。

學術論文

鑑賞式詩學批評藝術的建構 中國圖書評論 2003年第12期
南朝詠物詩發展演變及其動因初探 貴州大學學報 2005年第3期
“象思維”與文學接受理論 華夏文化論壇 2006年總第1輯
“象思維”與卦爻象的美學意義 社會科學戰線 2006年第4期
“象思維”與文學接受理論 世界華文文學的新世紀 2006年7月
中國古代的“象思維” 吉林大學學報 2006年第6期
先秦哲學經典的文本解讀與審美闡釋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7年第1期
“象思維”與文學接受理論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08年第7期
言、象、意與英伽登的本文層次理論 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 2008年第10期
情景交融與境生象外 美與時代 2009年第4期
李白對莊子的期待視野 華夏文化論壇 2009年總第4輯
概念思維範式論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 2009年第12期
“生生之象”:原象與象思維 華夏文化論壇 2010年總第5輯

再論劉勰的自然之道 華夏文化論壇 2011年總第6輯
作為接受本文的《易經》 孔子研究 2011年第5期
中國古代文論學會第17屆年會綜述 吉林大學學報 2011年第6期
周易與時間 中國地域文化研究(韓)2011年總第11輯
接受美學“中國化”的三十年 文藝爭鳴 2012年第2期
再論《易傳》的生生之美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 2012年總第34輯
百年易學範式變革芻議 華夏文化論壇 2013年第2期
西方美育研究述評 中國美育年鑑 2013年
論《隱秀》的“象外之隱”與易學 周易研究 2014年第1期
論接受美學的開放性 社會科學戰線 2014年第3期
取類感通與心物感應 廣西社會科學 2014年第6期
論庫恩的範式理論對易學研究的啟示 山花 2014年第7期
信仰與倫理【譯】 華夏文化論壇 2014年第1期
Paradigm Los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易學範式的迷失), 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加拿大比較文學評論),Sept. 2014

著作、教材

《中國文學課堂》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批評之後》 鳳凰出版集團2009年
《周易經傳美學通論》 三聯書店2011年
《接受美學與象思維》 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
《中華文學類別史叢書·中國文論發展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獲獎情況

吉林大學優秀博士論文(2011)
吉林省優秀博士論文(2011)
長春市周易學會優秀論文(2011)
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2012)
第五屆長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2012)
第三屆吉林大學雙語教學大賽三等獎(2014)
第56批中國博士後科研基金一等資助(2014)
吉林大學青年文化書院青年師生學科交叉培育項目一等資助(201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