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邊詞

《窮邊詞》是唐代詩人姚合的組詩作品。原詩共兩首,並不著眼於直接歌功頌德,而是寫邊鎮的昇平景象,藉此景象以讚頌邊鎮守將的防守之功。

作品原文

窮 邊 詞
【其一】
將軍作鎮古汧州,水膩山春節氣柔。
清夜滿城絲管散,行人不信是邊頭。
【其二】
箭利弓調四鎮兵,蕃人不敢近東行。
沿邊千里渾無事,唯見平安火入城。

創作背景

題一作《邊詞》。窮邊,意思是極遠的邊地。作者在公元815年(元和十年),曾以記室從“隴西公”鎮涇州(今屬甘肅),詩或寫於此時。汧(qiān牽)州,今為陝西千縣。唐自天寶以後,西北疆土大半陷於吐蕃。汧州離長安並不算遠,但在作者眼中卻成了“窮邊”,國力可想而知。

作品鑑賞

第一首詩主要在寫景象,借景象來顯示將軍防守之功,並不著眼於直接歌功頌德。首句“將軍作鎮古汧州”,點明此詩頌揚的對象,下面二句詩即介紹了將軍擔任鎮守之職後,古汧州出現的繁華景象。
詩人著意渲染了春日的山、水、節氣和清夜的絲管,使人感到這裡不再有邊地的荒涼,不再有邊地的戰火氣息,耳濡目染的都是欣欣向榮的太平景象。“水膩山春節氣柔”,水膩,是說水滑潤如油,是春水的柔美形態,和夏水的洶湧浩翰有別。用“膩”字形容春水,自然也含了詩人的讚嘆之意。“山春”二字簡潔地描繪出群山萬壑山花爛漫的無限春色。節氣柔,是說節氣柔和,風雨以時。這句的意思是:春光柔媚,山清水秀;而明麗的春光,則正是“節氣柔”的結果。這是總寫春日白天的邊鎮風光。入夜以後的邊鎮,另是一番景象。詩人只用了“滿城絲管”四字來描繪它,這是用了誇張的手法。絲管之聲不是只從高門大戶中傳出,而是大街小巷滿城蕩漾。一個“散”字用得極妙,把萬家歡樂,毫無邊警之擾的景象烘託了出來。絲管之聲發自“清夜”,又說明邊鎮在歡樂中清靜有序,雖然歡樂,卻不擾嚷。因此,地雖是“窮邊”,景卻是美景。難怪從內地來的客人看到這種春意盎然、歌舞昇平的景象,竟然不相信這是邊塞之地。這種太平景象的出現,應該歸功於“作鎮”的將軍。但是詩人卻沒有對將軍致邊地於太平之功直接讚嘆一詞,只是把它暗含於對美景的稱頌之中,用筆顯得非常婉轉含蓄。結句寫行人的感想,仍然避免自己直說譽詞。“行人不信”,似乎是作為客觀現象來寫,然而,來來往往的行人也是包括詩人自己的。這樣就把由衷的讚美之情寫得蘊藉有味。

作者簡介

姚合,唐代詩人。陝州硤石(今河南陝縣南)人。公元816年中進士,授武功縣主簿,又為富平、萬年二縣尉。寶曆中任監察御史,遷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後入朝為刑、戶二部郎中,遷諫議大夫、給事中,出任陝虢觀察使。官終秘書少監。與賈島友好,且詩風頗近,時稱“姚賈”。所作詩篇多寫個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擅長五律,刻意求工。代表作為《武功縣中作》三十首,故世稱姚武功,其詩派亦稱“武功體”。其詩為南宋“江湖派”及明末“竟陵派”所師法。有《姚少監詩集》十卷,編有《極玄集》,《全唐詩》編其詩為十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