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940年代的柏林,八歲的小男孩布魯諾和同學在外面玩耍後回 到家裡,發現家裡正忙得不可開交。原來身為納粹軍官的父親被升職將要調遣,母親正在準備一次聚會。只不過布魯諾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父親的新職務是在柏林外的一個偏遠郊區,全家都要搬過去,這樣他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家和夥伴們。
一開始布魯諾很難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很快就覺得無聊起來。沒有同齡人陪他玩,母親也禁止他到處走。倒是姐姐從來不討厭跟他聊天,因為姐姐忙於擺弄自己的布娃娃,或者是跟父親的同事——一位年輕英俊的男子聊天。布魯諾從自己房間的窗戶往外看,有一處很奇怪的農場,人們都穿著條紋睡衣在幹活。正當他想試著多去了解一些的時候,又被警告不許接近那裡。實際上就連母親也不太清楚這裡,她以為只是住在某個勞動營的隔壁,丈夫隱瞞了這裡是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真相。
有一天布魯諾在花園裡玩的時候,不小心摔倒把膝蓋碰傷了。在廚房幹活的穿著條紋睡衣的帕維爾趕過來幫助他包紮了傷口。兩人從此結為了好友。在房子周圍晃悠了幾周之後,布魯諾終於決定越過界限來到了一個用電線網製成的圍牆邊,看到圍牆的另一邊有一個穿著條紋睡衣的男孩在用手推車倒碎石子。他很驚訝終於在這裡發現了可以一起玩的同齡人,布魯諾以後每天都要偷偷來這裡和新朋友什穆埃爾見面。
數周過去,布魯諾對於自己的所見所聞愈加感到困惑,家人教導他所有猶太人都是魔鬼而他與什穆埃爾的關係卻越來越緊密。另一方面,父親決定把他們和媽媽送到海德堡的姑姑那裡去。一想到從此無法再見到這位最好的新朋友,布魯諾感到很絕望。什穆埃爾告訴布魯諾自己的父親失蹤了三天,布魯諾決定利用最後的時間為他做些事情,於是也穿上了一件條紋睡衣,從一塊鬆動的鐵絲網下爬進集中營。
然而,無情的命運卻與小男孩布魯諾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他的生命也將從此劃上句號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阿沙·巴特菲爾德 | Bruno | |
維拉·法梅加 | mother | |
大衛·休里斯 | father | |
Jack Scanlon | Shmuel | |
魯伯特·弗蘭德 | Lt Kotler | |
Cara Horgan | Maria |
職員表
製作人 | 馬克·赫曼、大衛·海曼、克里斯婷·朗根 |
導演 | 馬克·赫曼 |
編劇 | 馬克·赫曼、約翰·伯恩 |
攝影 | 本諾·德爾霍姆 |
配樂 | 詹姆斯·霍納 |
剪輯 | Michael Ellis |
藝術指導 | 馬丁·柴爾斯 |
美術設計 | Rod McLean |
註:演職員表參考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註:角色介紹參考來源
幕後花絮
•雖然影片自始至終都沒有具體指出這個集中營的名字是什麼,但很容易就知道是歷史上最駭人聽聞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因為只有這個地方才有4個焚屍爐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是2007年夏天在匈牙利取景和完成拍攝的,為期9個星期。
•影片因有些爭議就是在英國被評為12A級,12歲以下兒童觀看需要有家長陪同,部分人認為該片不適合年幼的孩子觀看,也不應該用於教育兒童。
•本片扮演布魯諾的小男孩阿沙·巴特菲爾德是第二次參與電影的演出。並且憑藉本片中的演出,阿沙·巴特菲爾德獲得了英國獨立電影獎的最佳新演員提名 。
獲獎記錄
時間 | 名稱 | 獎項 | 種類 | 得獎者 |
2009年 | 西班牙戈雅獎 | 最佳歐洲電影 | 提名 | 馬克·赫曼 |
2008年 | 英國獨立電影獎 | 最佳女演員 | 獲獎· | 維拉·法米加 |
最有前途的新人 | 提名 | 阿沙·巴特菲爾德 | ||
最佳導演 | 馬克·赫曼 | |||
2008年 | 芝加哥國際電影節 | 觀眾選擇獎 | 獲獎 | 全體劇組 |
註:只列出3個電影大獎的獲獎情況,影片共獲獎6項,提名5項 |
發行信息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挪威 Norway | 2009年1月23日 | 義大利 Italy | 2008年12月19日 |
阿根廷 Argentina | 2009年2月12日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2009年6月4日 |
英國 UK | 2008年9月12日 | 法國 France | 2009年8月12日 |
德國 Germany | 2009年4月2日 | 日本 Japan | 2009年8月8日 |
票房信息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於2008年11月7日在全美的17家影院低調開張,於2008年11月14日正式擴大公映,院線數也由17直線上升為406家。最終首個周末票房總和為167萬美元,累計票房則為265萬美元,平均單館票房為4121 。
影片評價
影片中通過一個情竇初開小男孩對女主角的 窺視開始,一步步地展現那個時代中人物的悲歡離合,縱然解讀的異常“孩子氣”,但反差之下現實的殘酷才顯得更加驚心動魄。《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同樣透過一個孩子的眼睛來講述二戰中德國集中營中的情景,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審視那個特殊的年代。那些殺戮和令人難以直視的鮮血,在孩子的眼中被折射的是如此光陸怪離和有趣,但越是現實的殘酷就越是讓人心血尤滴 。 (新浪娛樂評)
這部電影與《暮光之城》一樣,都是根據小說改編而成,當然題材和客群群已經是天壤之別。雖然本片有著兒童電影的色彩,但本質上還是一部嚴肅的劇情電影,尤其是直指奧斯維辛集中營這一二戰中納粹屠殺猶太人和各國戰俘最為血腥骯髒的地方,而且本片主題試圖探尋關於人性的難題,然而卻將影片本身放在了搖擺不定的道德天平上,更是使得本片的觀眾群上調了若干檔次 。 (時光網評)
儘管有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這部電影依舊是一部感人肺腑的佳作。 (《泰晤士報》評)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極其沉重的結尾將影片上升到了新的水平。 (《獨立報》評)
馬克·赫曼透過孩子的眼睛來詮釋大屠殺事件,直到最終大結局的時候我們才被眼前美麗的悲劇驚呆了。 (《衛報》評)
馬克·赫曼非常成功地將約翰·伯恩的原著改編後搬到了大銀幕上,片中強烈的情緒感染了所有人。 (《天空衛視》評)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以孩子的視角來批判大屠殺,問題在於現代觀眾理解起這些隱晦的批判會比較困難,因而這種手法是極其容易誤導觀眾的。 (《斜向》雜誌評)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的主題試圖探尋關於人性的難題,然而卻將影片本身放在了搖擺不定的道德天平上。 (《未來電影》評)
非常震撼的一部電影,令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那段戰爭的悲劇性 。 (《每日郵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