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在美國這是合法的子彈,尤其是用在狩獵上,是最受歡迎的彈頭。
有些州還規定狩獵時必須使用這種彈頭,因為它們比較可以達到一彈致命的效果,減少動物所受的痛苦。
空頭彈和一般俗稱達姆彈(Dum-Dum)的爆裂性彈頭不同,空頭彈進入目標體後是不該碎裂的,當然如果打到骨頭上,也不是不會發生。
但是總之它不會像達姆彈那樣,設計的目的就是要在擊中目標後,碎裂成為無數的小彈片。所謂的達姆彈,最早是1896年英國人在印度的達姆兵工廠生產,正式名稱是"DumDumMark2Special",口徑是.303British,7.7mmX56。其鉛心在尖端露出,看起來與現代的軟頭彈相同。因受到海牙國際戰爭公約的限制而停產。英國也曾在南非的波爾戰爭(BoerWar,1899-1902)中,使用過空頭彈。
設計原理
無論是什麼樣式的子彈,它都是由彈丸,藥筒(彈殼),發射藥和火帽(底火)四部分構成的。對於子彈來說,無論是用於什麼用途,國際上通用的發射藥都大多為無煙火藥:無煙火藥可分為(單基,雙基,三基)(其主要成分為硝化棉),槍械多用單基藥。對於不同的槍械用彈有不同的要求。如:手槍多採用多孔速燃單基藥。步槍為表面採用加光並鈍化的單孔顆粒單基藥。
底火是由:傳火孔,發火砧及擊發劑組成。其作用是擊發使產生火焰,迅速而確實的點燃發射藥。擊發時,擊發劑受擊針與發火砧的衝擊而發火,火焰通過傳火孔點燃發射藥。
當發射時,擊針激發火帽(底火)。底火迅速燃燒引燃藥筒(彈殼)內的發射藥,發射藥產生瞬燃,同時產生高溫和高壓,將彈丸(彈頭)從藥筒內擠出,這時的彈丸在發射藥產生的高壓的推動下,向前移動,受到膛線的擠壓,產生鏇轉,最終被推出彈膛。
子彈結構

覆銅鋼彈殼56式普通彈剖面示意圖:1-彈頭;2-發射藥;3-彈殼;4-底火一顆子彈(cartridge)基本上由四個部份組成:彈頭(bullet)、彈殼(case)、裝藥(powder)、底火(或稱雷管、primer)。這個基本結構從十九世紀後半以來,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一顆子彈(cartridge)基本上由四個部份組成:
彈頭(bullet)、彈殼(case)、裝藥(powder)、底火(或稱雷管、primer) 。這個基本結構從十九世紀後半以來,幾乎沒有什麼變化。雖然一直有人研究如何改進彈藥,像是H&KG11的無殼子彈或是美國先進輕武器研究計畫所實驗的集束鏢(fletchet),畢竟都還沒到實用的階段。因此,雖然現代子彈的結溝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恐怕還會被沿用好一陣子。
不過,這並不是說百年來子彈就沒有改進。相反的,各國兵工廠及軍火公司時時在實驗,希望能在有限的設計空間下,製造出最適用的子彈。請注意一下,這裡說的是最適用,而非最有威力。原因是各種子彈的用途不同,目標對象也不同,使用的環境和投射的武器也不同,在不同的考量下,威力最大的子彈並不就是最好的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