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佛教術語]

空性[佛教術語]
空性[佛教術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空性,全稱聞思空性,是佛教術語。聞思空性的意義,雪歌仁波切開示彼器隨生諸功德,常能正受住淨戒,勤行布施修悲心,並修安忍為度生,善根回向大菩提,復能恭敬諸菩薩。 空性見與大悲心雙運,這兩者的結合非常的深廣,能夠修學這樣的空性見的菩薩行者,他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基本信息

空性

空性者,空間之本性、本體、本質即是,汝心亦是!無處不在,細微無色,如空如水,不能眼見,不生不滅,不增不減,遍盡虛空,一切萬物之本,此是一切眾生覺悟成佛之本,亦是佛之神力之本與智慧之本,空性如水,能得入者,一切悉知,正等正覺。

空性即名佛性,簡名為空,或名為佛、第一義、涅槃、圓覺、虛空、真空、真如、本質、真心、法身、自性、心性、如來藏性、菩提、太極等名,異名雖多,實相不二,法界一如!世界構成之四大元素,皆以它為根本,空性運動,則能變化出四大元素的現象,進而形成世界,現象是虛假的,所以必須以不斷運動才能維持,並且無常敗壞,只有空性才是唯一的真實,空性即是本質,空間的基本構成元素,因不能以肉眼而見,佛故概說為虛空,而不是虛無,它非有非無,動則能顯一切萬物之相而非有,靜則如太空而無一物亦非無,不墮有無生滅之道,能周而復始,流轉不息,故名太極。

空性解說,以楞嚴經為尊,七處證心,深解空性、妙明真心,了達一切。故言:性覺真空,性空真覺,周遍法界,清淨本然。一切佛經,皆唯講本心,講離相,講涅槃,講禪定,講空性,講法身,講虛空,而不說肉身、色身、人身、妄想、道理等是解脫之體。

太空一切皆是空性、佛性,自心本體亦是空性,真心者,非指人之思想或感情,而是指能產生一切意識與思想的本來之質,即本質。故如佛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執著顛倒妄想、種種虛妄的運動現象以為真實,而不能證得永恆本有的妙明真心。

世間諸法,相妄性真,所以金剛經言:凡一切相皆是虛妄!一切現象皆是虛假的,故名離一切相,即為見佛,得佛,見空,見一切本質,見自心,如如不動,不生不滅,本自永恆,不染一塵,不著諸有,本自解脫,不用余物,無法而法。

世人為何見不到空性,見到真理?不見自性故。大乘圓覺經: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 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 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

《菩薩戒經》云:戒本源自性清淨。識心見性,自成佛道。即時豁然,還得 本心

壇經:

善知識!法無頓漸,人有利鈍。迷即漸勸,悟人頓修。識自本心,見自 本性。悟即元無差別,不悟即長劫輪迴。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是無相。但能離相, 性體清淨,是以無相為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譬如虛空是一切物之所住處。因虛空是一切物所來之處。

世尊。如佛所說義如是者。何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善男子。眾生佛性雖現在無不可言無。如虛空性雖無現在不得言無。一切眾生雖復無常。而是佛性常住無變。是故我於此經中說。眾生佛性非內非外猶如虛空非內非外。如其虛空有內外者。虛空不名為一為常。亦不得言一切處有。虛空雖復非內非外。而諸眾生悉皆有之。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不見虛空。何以故。佛及菩薩雖有五眼所不見故。唯有 慧眼乃能見之。慧眼所見無法可見。故名為見。若見無物名虛空者。如是虛空乃名為實。以是實故則名常無。以常無故無樂我淨。善男子。空名無法無法名空。譬如世間無物名空。虛空之性亦復如是。無所有故名為虛空。善男子。眾生之性與虛空性俱無實性。何以故。如人說言。除滅有物然後作空而是虛空實不可作。何以故。無所有故。以無有故當知無空。是虛空性。若可作者則名無常。若無常者不名虛空。善男子。如世間人說言虛空無色無礙常不變易。是故世稱虛空之法為第五大。善男子。而是虛空實無有性。以光明故。故名虛空實無虛空。猶如世諦實無其性為眾生故說有世諦。善男子。涅槃之體亦復如是。無有住處。直是諸佛斷煩惱處。故名涅槃。涅槃即是常樂我淨。涅槃雖樂非是受樂。乃是上妙寂滅之樂。諸佛如來有二種樂。一寂滅樂。二覺知樂。實相之體有三種樂。一者受樂。二寂滅樂。三覺知樂。佛性一樂以當見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名菩提樂。

佛教含義

這一偈頌,總共有六句,第一句「彼器隨生諸功德」是所立,後面五句以六個內容來說明。六個內容即﹕一、常能正受住淨戒,二、勤行布施,三、修悲心,四、修安忍為度生,五、善根回向大菩提,六、恭敬諸菩薩。

「彼器隨生諸功德」,「彼器」指能夠接受空性的法器,「生諸功德」指聞思空性所產生的特性。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是能夠接受空性的法器,他在聽聞空性的道理之後,不只是可以了解空性,他還會想到其他跟聽聞空性有關的內容。但是如果不是聽聞空性的法器,他可能在聽聞空性的時候,會覺得空性好像只是一般所謂的知識而已,而不會有接著六種感受的產生。也就是說,本來空性能夠斷除我們內心的我執(輪迴的根本)與自愛執,然而若不是聽聞空性的法器,在聽聞空性的時候,他沒辦法把空性及空性所要對治的顛倒心相關連到一起。

如果是聽聞空性的法器,在聽聞空性之後,慢慢的他會理解到,空性在對治他的我執、對治他的自愛執、提升他的悲心是有幫助的。或者說,提升他的持戒,或者在修世俗諦的這個方便部分,能夠有助於觀三輪體空。但是,如果不是聽聞空性的法器,可能只會把空性當成研究外在的知識而已,與自己內心好像沒有什麼關係。

所以,我們可以透過這六句反觀自己的內心﹕當我們聽聞空性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去想到聽聞空性之後,隨生這六種功德。如果可以的話,那你也可以算是進入聽聞空性的法器的行列。如果不是的話,可能就還不是。不過,不論你目前是不是適合聽聞空性,重要的是,我們在聽聞空性之後,要怎樣用於實修,或是說,要怎樣把這六功德做一個連繫。

聽聞空性

假設是一位適合聽聞空性的法器,當他聽聞到空性的時候,他會猶如獲得珍寶一樣,他知道這是非常無價的寶貝。原因是,整個輪迴是無始的,假設我們不去對治,輪迴就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整個情況就像在一片混亂的狀態當中。通常我們會用無明的昏暗來說明這種情況。再加上有情本身也沒有看得見解脫輪迴之道的一對慧眼。因此,如果有一個人聽聞到空性的道理,知道這個空性是可以幫助他從輪迴的黑暗當中解脫出來,並且他也知道,空性不僅可以幫助他得解脫,甚至連成佛都可以。他現在得到這樣一個能夠解脫的門,得到這樣一個珍寶,得到這樣一個慧眼的時候,他會希望來世仍然能夠得到。而為了來世能接觸到空性,他還必須來世再得到人身,否則他就不可能再聽聞到空性。所以,為了來世能夠繼續修學空性,他這一世就要好好的持戒,持戒的心力因而比以前更強。

勤行布施

光是持戒得到具有十八暇滿的人身還是不夠,因為光有人身,仍有可能沒有時間修學佛法,必需為了生計,譬如吃的、穿的,住的種種去辛勤奔波。為了要讓下一世不僅得到人身,還要有閒暇的時間修學佛法,聽聞空性,在這一世就要努力的行布施,因為布施是讓下一世自己生活不虞匱乏的一個主要因素。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世間,其實每個人都是為了錢在努力。當然我們一生不能夠只是往錢看,就以學佛者來講,還需要考慮到,你必須要有時間學佛。你的生活不虞匱乏,才能有時間去聽聞空性,因此在這一世就必需累積布施這個因。

修悲心

假設已經持戒了,也布施了,使來生也得到具有八暇十滿的人身,也有時間去聽聞空性,但是如果沒有以大悲心來攝持,則聽聞的空性所產生的力量是有限的。意思是說,這個空性頂多只能斷煩惱障。但是,如果所聽聞的空性能夠結合大悲心的話,這個空性的能力,就非常強大。它不僅可以斷煩惱障,也可以斷所知障。因為,有大悲心攝持的空性見,它能夠從無邊的正理去思惟空性,相對來講,它的能力就變得很強。

修安忍為度生

假設一個人因持戒得到了暇滿人身;因布施而生活不虞匱乏,可以有時間聽聞空性;也因有大悲心攝持空性見而能力強大。但是,假設這個人沒什麼威嚴,或者說容貌醜陋,這在利益聖教與利益有情上也會有困難,因為別人看了他也不會起敬重心,所以這時候必須修忍辱。

善根回向大菩提

要證得圓滿正等正覺的佛果位,必須具備空性見和大悲心,兩者具足才有可能達到佛果位。假設不了解佛果位是以大悲心攝持的空性見、斷除二障之後所達成的,則即使我們嘴巴念著﹕「所累積的善行回向無上菩提」,這個善行也不會成為真正成佛的因。這點必須要辨認清楚的。

恭敬諸菩薩

了解空性後,這時候才會真正的對於修學結合大悲心與空性見的這樣的菩薩,從內心深處生起敬重心。也就是說,他知道菩薩行者與二乘行者,其優劣差別是非常大的。 所以,我們可以說,假設一個人沒辦法了解,大悲心與空性見結合的深奧之處,我們會說這個人並沒有真的尊敬諸佛菩薩。或是說,他的回向無上菩提,也沒辦法真正的達到無上菩提的量。甚至我們也可以說,這個人對於三寶當中的佛寶,也沒有真正生起歸依的心,即使在歸依這個階段。所以如果不了解空性,就沒辦法了解到屬於甚深道次第的空性,與屬於廣大行道次第的大悲心的結合,也就沒辦法了解到菩薩的修行有多么的深廣,也就沒辦法了解到無上菩提的功德。所以,所有的這些,不管是歸依境、對菩薩的恭敬、對無上菩提的了解、對無上菩提的回向等等,這些都跟空性見的了解非常有關係。

宗喀巴大師對這偈解釋得非常好,很值得我們研讀。他說﹕「得空見諸大乘人,由生清淨正見,於修廣大行品起極敬重。」這幾句話有很重要的內涵。就是說,如果對於空性見獲得毫無雜染、非常清淨的了解的話,連帶的會影響這個人對於修廣大行品的希求心,或者敬重的心,這是最值得稱讚的地方。宗大師的話是有根據的,也就是龍樹菩薩《菩提心釋》的一個偈頌﹕「由知諸法空,復能說業果,此為最甚奇,此乃極希有。」這裡其實要說明,如果對於空性見沒有得到清淨的了解,會有一個可能性,就是說,不僅不會尊重這些廣大行品,甚至「見」與「行」會相違。如果對於空性見沒有得到清淨了解的話,得到這個空性見,反而會不去行廣大行,甚至會去做犯戒的事情等等。所以真正的空性見,或說清淨的空性見,應該是你了解之後,反而會更希求廣大行,兩者是互相輔助,並不是相違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