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成語解釋: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積少成多,聚小成大。成語出處:荀況《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成語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分句;比喻積少成多作者信息
作者:荀子xún zi(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中國戰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人,漢族。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近義詞:集腋成裘,積水成淵,積善成德、積微成著、聚沙成塔。
勸學全文
全文: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譯文:小土塊堆積成山,風雨就從那裡興起;水流匯成深淵,蛟龍就在那裡生長;積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會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備聖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積累每一小步,就不能遠達千里;不匯集細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駿馬跳躍一次,跳不了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於不停止。拿刀刻東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勁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泉水,是因為它心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隻大鉗,然而沒有蛇鱔的洞穴就無處容身,是因為它心浮躁的緣故。學習不專心致志,就不能達到融會貫通,不埋頭苦幹,就得不到顯著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