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村落掠影 |
全村國土面積35.16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氣溫25℃,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合種植包穀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2348畝,人均耕地2.75畝,林地42505.5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50.7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10.58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2]
自然資源
山林 |
林地42505.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1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3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047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0畝;荒山荒地1444.5畝,其他面積5393.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220戶通自來水,有0水運 |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4公里,建有集貿市場0個。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12輛,機車1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60畝,有效灌溉率為40.8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3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0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0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50.7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07.66萬元,占總收入的63.87%;畜牧業收入285萬元,占總收入的29.9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60頭,肉牛55頭,肉羊195頭);第二、三產業收入46.07萬元,占總收入的4.84%;工資性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1.26%。
水果種植園 |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農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05萬元,占玉米 |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220戶,共鄉村人口853人,其中男性452人,女性401人。其中農業人口851人,勞動力487人。該村以彝族、白族為主(是彝族、白族混居地),其中彝族419人,白族248人,其他民族186人。
村衛生室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823.35平方米,擁有教師5人,在校學生122人,距離瓦馬中學24公穀米國小 |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4人,少數民族黨員32人,其中男黨員31人、女黨員3人。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評為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小寨、拉馬山等5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0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0人。
村委會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