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由帚枝霉侵染為害水稻劍葉鞘和穗部的一種真菌病害。中國陳吉棣等曾報導為一種新病害,稱為紫鞘病。
分布和為害 最早於1922年在中國台灣發現,後江蘇、浙江、湖南等省也有發生。目前主要分布日本、東南亞、印度次大陸、美國等地。在非洲是早稻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水稻受害率一般在3%~20%之間,嚴重的達85%,導致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米質變劣,平均產量損失可達14.5%。水稻劍葉鞘受害後,初呈暗褐色不規則斑點,後擴大形成虎斑狀大型斑紋,邊緣暗褐色,中心淡褐色或灰色,嚴重時整個葉鞘受害,形成典型的腐敗症狀。稻穗部分或全部不能抽出,高濕時被害葉鞘內側和稻穗可見大量粉白色霉狀物,常見的症狀是抽穗後葉鞘呈紫褐色小點,嚴重時全部葉鞘變成紫褐色,葉片自尖端向下逐漸枯黃,高濕時,被害部位長出粉白色霉狀物。苗期受害,幼葉鞘上有白色絨狀物,葉鞘變褐枯死;分櫱期受害,葉鞘呈褐色針頭狀斑點,擴大成橢圓形深褐色斑;葉片受害,常局限於中脈,病斑梭形,深褐色;被害穀粒為深褐色斑點,酷似胡麻斑病,病斑邊緣不明顯。
病因
病原物為稻帚枝霉(Sarocladium sinenseChen,Zhang et Fu),屬半知菌,絲孢目。菌絲白色,分枝少,有隔,直徑1.5~2微米。分生孢子梗從菌絲上長出,梗壁比營養菌絲壁稍厚,1~2層枝梗,每層有3~4根輪狀分枝,主軸為15~20×2. 0~2.5(微米)。枝梗頂端圓錘狀。頂枝端縊縮,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單生,逐個脫落,單胞,無色,光滑,圓柱形或橢圓形。在寄主上形成的孢子為2.5~8.5×0.5~1.6(微米),人工培養基上形成的為1. 8~13 × 1~1.6(微米)。病菌生長最適溫度為30~31℃,37℃時生長很慢,13℃時不能生長。致死溫度為50℃ 5分鐘。人工培養條件下菌落生長緩慢,pH值為5.0~9.0的培養基上生長良好。
不同菌株在水稻品種上的反應有明顯差異,存在著生理分化現象。
病菌寄主範圍廣,可侵染多種禾本科雜草。病菌在室內寄主病殘體上存活一年以上,室外存活6~8個月。
侵染過程和病害循環 帶菌種子和寄主病殘體為初次侵染源,翌春形成分生孢子,從傷口和氣孔侵入,植株致傷後往往加劇病害發生。水稻上的一種蟎類(Steneotarsonemus madecassus)對病菌起傳播和接種作用。當年發病植株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可進行再次侵染。病菌孢子依靠氣流、昆蟲、蟎類攜帶傳播擴散。水稻穗期因螟害、病毒感染或其它外界因子致使抽穗緩慢,病害加劇。水稻出穗速度慢或包穗的品種發病嚴重。氣溫在15~40℃均可發病,以25~35℃,相對濕度70%以上最適宜。過多或過遲施用氮肥,或植株缺氮,均可加劇病害的發生。
病害控制
①減少初次侵染源。結合稻瘟病防治,及時處理稻草和帶菌種子,秋冬季節清除田邊雜草,製作堆肥,使之充分腐爛。②選育和推廣抗病豐產品種。③加強田間肥水管理,適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④及時治蟲,防止稻飛虱、葉蟬、蟎類等對病菌的傳播。⑤在初穗期,結合防治稻瘟病進行藥劑防治,在藥劑中加入一定量的殺蟎劑和殺蟲劑,能收到更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