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華祠

程華祠堂,百姓簡稱程華祠,占地面積近六畝。初以家廟形式始建於南宋末年,其後不斷擴建,毀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現今難覓蹤跡。

簡介

程華祠堂,百姓簡稱程華祠,它坐落在浙江開化縣馬金老街中段的西面,北依原馬金國小,南連華氏老屋,西臨馬金溪,與包山相望,東隔街與原馬金供銷社相對,占地面積近六畝。初以家廟形式始建於南宋末年,其後不斷擴建,毀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現今難覓蹤跡。
馬金程華祠乃雙姓一祠,實屬全國罕見,其中必有原委。“……方知程華雖兩姓而統之則一宗。始則以程而從華,感鞠育之恩也;後則以華而復程,溯本支之義也。程華分半,恩義兼盡,然合為祀堂,祭享共之,而家所藏譜,亦曰程氏宗譜雲。”(《續修馬金程氏宗譜序》·知揚州府事原浙江衢州府開化縣知縣崔華·清康熙二十八年)“新安歙篁墩始遷一世祖(程姓)元譚公……公孫百之公遷衢州之西安柘木村,又越七世,有常公娶西安甌塘華氏,常祖早逝,孺人生一子,曰悌(程胄),從其母姓。宋末避亂遷開陽馬金而卜居。於是其後子孫繁衍,人文蔚起,孝義联芳,稱望族焉。至明永樂九年,乃馬金始居以後,國富公之孫,邦寧公(程本)以孝登仕籍,宦遊京師,與內閣商公(商輅)相交筆硯,因同題複姓,戶部勘會,準令歸宗敕賜忠孝(明正統九年複姓歸宗)。有未復者,以慶公捐粟賑饑,有司達於朝,賜牌坊,旌表尚義。姑從舅氏而程華之由來,一而二,二而一者,固班班可考也。”(《程氏宗譜》·道光十八年)
據《程氏宗譜》記載,馬金程華祠為三進二天井格局,古色古韻,祠中三個堂名分別為:熙慶堂、惇敘堂、一本堂。熙慶堂建於華氏始遷馬金時,當時家族企盼未來前途光明,人丁興旺,五穀豐登,事業鼎盛,故名“熙慶”。該堂是程華家族喜慶典禮的場所,“因習見馬金原隰夷曠,山川回合,經營度量,建祠廟於街之西,匾其堂云:熙慶。”(《程氏宗譜·馬金八景記》)
惇敘堂具體建於何時,無從考證,但此堂建於明朝正統九年程華分為二姓之後,確是可以肯定的。“是堂也,程華共之者也。”(《程氏宗譜·程氏惇敘堂記》)惇敘堂之命名,用意是極其深遠的。夫惇之為忠厚也,天性慈祥,為人仁德,兄弟團結,鄰里和睦。夫敘之為言順也,人人講道理,處事講公道,為人忠義。仁義之道始於家庭而逮於鄉邑,推之及於四海。嗚呼,惇敘之意盡之矣。該堂是程華家族商討重大問題的場所。
惇敘堂的後面是一本堂,一本堂的命名,義誠深切而明白。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貞。且天之生物使之一本而無二,因此天地人物無不本於一也。萬物本乎於天,人本乎祖也。馬金街上的程華二姓似乎不同,然謂之一本。生華終程者歸於一本也,蓋不忘舅氏之鞠育,亦以重母所自出,孝也,亦仁也。由華請程者,復於一本,蓋有念生民之厥初,亦以重身所自出,仁也,亦孝也。仰視“一本堂”,油然而思孝,藹然而生仁也。該堂是程華家族祭祀祖先的重要場所。
程華祠歷盡滄桑,幾經天災人禍,大的修葺(有據可考的)有三次:明萬曆三十六年,清乾隆五十二年,清光緒二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