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大開發與寧夏歷史文化

移民大開發與寧夏歷史文化

《移民大開發與寧夏歷史文化》是2008 年寧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天明,王曉華,張哲。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移民大開發與寧夏歷史文化》是一部系統記述寧夏歷史上移民軌跡及演變過程的著作。寧夏作為西北邊地,歷史上人口流動頻繁,少數民族和漢族移民不斷地在這裡遷移居住,構成了多姿多彩的寧夏移民文化。《移民大開發與寧夏歷史文化》通過對史料的詳細挖掘,從中整理出寧夏移民歷史的整體脈絡。為讀者展現歷史各個時期寧夏移民的類型和特點。

目錄

序/張進海

前言

第一章 古代寧夏少數民族大遷徙/001

一、先秦時期移民的發端——西戎在寧夏的發展/001

二、金戈鐵馬的歲月——匈奴、羌族在寧夏境內的遷徙/004

三、在血與火中融合——匈奴、鮮卑、突厥等遊牧民族的遷徙/010

四、絲路上的重要樞紐——突厥、西域胡人在寧夏的足跡/015

五、党項貴族割據朔方——党項人在寧夏的興亡/019

六、寧夏自古是回鄉——寧夏回族聚居區的形成/028

七、飲馬河套戍六盤——蒙古族進入寧夏/037

八、八旗子弟在寧夏——滿族人入居寧夏的由來/040

第二章 移民、屯墾戍邊與寧夏歷史文化演變/049

一、多元開發興朔方——秦漢以來寧夏屯墾移民的主要類型/049

二、建設美麗富饒的“新秦中”——秦朝首開移民屯田的先河/056

三、驅逐胡虜,墾荒戍邊——漢代大規模移民屯田/060

四、塞北江南舊有名——南北朝時期的移民屯田/068

五、亦兵亦農,兼而得之——隋唐五代廣務屯田/072

六、授以荒田,使耕且戰——宋夏時期的移民屯田/079

七、名副其實的“塞上江南”——蒙元時期的移民屯田/084

八、遷五方之人以實之——明代大規模屯田/088

九、闢地萬頃,安戶萬餘——清代寧夏就近移民/097

十、兵荒馬亂奔朔方——民國寧夏移民/101

第三章 當代寧夏移民歷史演變/105

一、無私支援邊疆開發——支寧、支邊、知青人員為寧夏建設做出巨大貢獻/106

二、譜寫新時代移民屯田墾荒的新樂章——農業開發與農墾移民/139

三、特殊的火熱時代——“三線”建設與工業移民/146

四、丟掉貧困的包袱——扶貧開發與吊莊移民/152

五、走進城市、邁向現代化的新時代——引進人才、勞務輸出、商業移民、科教人才流失與城市化進程/166

六、大遷徙、大流動、大進大出——寧夏當代移民歷史階段特點剖析/174

參考文獻/183

後記/186

序言

在中國歷史上,寧夏是開發較早的地區,也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南部彭陽縣姚河村,北部靈武市水洞溝文明,再現了人類早期的發展歷史。史書記載與近數十年地下的考古發掘,都一再證實了寧夏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

寧夏地方政權建置較早,戰國時期已設立縣治,納入秦國版圖。寧夏的地理位置所體現的特殊意義,一是六盤山、賀蘭山屹立南北,成為關中北上西出的屏障;涇水、清水河南北相連,黃河穿越寧夏平原,這種自然地理的格局,顯示了其承載的特殊歷史時空。二是以絲綢之路為橋樑和紐帶,在與西域、北方草原及其周邊的連線層面上,所產生的交融匯聚的作用。從整體空間看,南與秦漢唐政治中樞長安相連,北與北方大草原為鄰,西北進入河西走廊,與通往中亞、西亞的絲綢之路大通道相銜接。這種特殊的地域空間,為寧夏歷史發展和多元文化的積澱繁榮提供了特殊的環境,創造了獨有的條件。

後記

若干年前就想寫一部寧夏移民史,因為寧夏歷史最重要的特點之一便是移民浪潮貫穿整個寧夏歷史發展過程,移民的歷史在寧夏吏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想搞清寧夏歷史,必須研究移民歷史。此次寧夏五十大慶,寧夏社會科學院策劃編纂《寧夏歷史歷史文化地理》叢書列有此課題,我同王曉華、張哲兩位青年科研人員欣然承擔了此項目。我提出編寫思路,並執筆“當代寧夏移民歷史演變”,王曉華執筆“古代寧夏少數民族大遷徙”,張哲執筆“移民、屯墾戍邊與寧夏歷史文化演變”,“當代寧夏移民歷史演變”中最後兩部分內容中吸收了統計局朱尼同志的有關成果,最後由我提出修改意見並統稿。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擠時間而為之,終於完稿。因時間太腎,加之資料收集難度較大,定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同行和讀者批評指正。

文摘

商周時代,我國北方和西北地區生活著許多遊牧部落民族,歷史書中稱他們為鬼方、獫狁和西戎。到春秋戰國時,經過內部兼併聚合, 留下勢力強大者大約有7個,其中在西北和寧夏境內有義渠戎、烏氏戎等小方國,中原大國把他們總稱為“西羌”“西戎”或“犬戎”(畎戎、畎夷、昆夷、緄夷等)。古代史研究告訴後人,這些古戎人,實際上也是形成中華民族和漢族的主要成分與族源之一。

商周時期, 在今甘肅、寧夏交界地區的眾多羌戎小國皆以義渠戎馬首是瞻,義渠戎經常率領眾戎軍東犯。據史書記載,在商朝武乙和帝乙年間,周人首領棄時,就曾與義渠戎經常交戰。傳至13世孫古公直父時,由於不堪戎部落的侵擾,不得不由原駐地豳(一作邠邑,今陝西省旬邑縣西南)舉族東遷,定居在岐山之南一帶(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