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全文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①。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②。
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③。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④。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⑤。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⑥。
注釋
①“春秋”兩句:大意是說春秋多晴朗天氣,恰好登高賦詩。
②斟:盛酒於勺。酌:盛酒於觴。斟酌:倒酒而飲,勸人飲酒的意思。這兩句是說鄰人間互相招呼飲酒。
③農務:農活兒。輒(zhé):就。相思:互相懷念。這兩句是說有農活兒時各自回去耕作,有餘暇時便彼此想念。
④披衣:披上衣服,指去找人談心。厭:滿足。
⑤此理:指與鄰里過從暢談歡飲之樂。理:義蘊。將:豈。將不勝:豈不美。茲:這些,指上句“此理”。這兩句是說,這種鄰里之間過從之樂豈不比什麼都美?不要忽然拋棄這種做法。
⑥紀:經營。這兩句語意一轉,認為與友人談心固然好,但應當自食其力,努力耕作必有收穫。
白話譯文
春秋之季多朗日,
登高賞景詠新詩.
經過門前相呼喚,
有酒大家共飲之.
農忙時節各歸去,
每有閒暇即相思.
相思披衣去串門,
歡言笑語無厭時.
此情此趣豈不美
切勿將它輕拋棄.
衣食須得自料理,
躬耕不會白費力.
作品賞析
前人評陶,統歸於平淡,又謂“凡作清淡古詩,須有沉至之語,樸實之理,以為文骨,乃可不朽”(施補華《峴傭說詩》)。陶淵明生於玄言詩盛行百年之久的東晉時代,“理過其辭,淡乎寡味”乃詩壇風尚,故以理為骨,臻於平淡皆不為難,其可貴處倒在淡而不枯,質而實綺,能在真率曠達的情意中化入淵深朴茂的哲理,從田園耕鑿的憂勤里討出人生天然的樂趣。讀陶詩《移居二首》其二,即可知此意。
這看似平淡無奇的詩句,卻描繪了一幅詩人移居南村後,和村居文士們經營耕作,時時相聚,“樂數晨夕”的圖畫。
一開頭,作者就勾畫出了登高賦詩,不虛佳日的場面:“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春秋兩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經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賦詩。能“賦新詩”,可以看出這些人自然不是一般的農民,而是同作者志趣比較相投的士人。這登高賦詩,也自是文人騷客特有的生活情趣。登高之時,一有良辰美景為之助興,二有“素心人”相伴,他們自由地敞開心 扉,賦詩言志。在賦詩中忘卻塵網之苦,獲得精神上的莫大安慰。這是一個生活場面。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朋友過門,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嘗。我們仿佛聽到了那親切的招呼聲,仿佛看到了他們喝酒時那悠然自得的樣子。這裡,人與人之間率真融洽的關係表現出來了。這又是一個生活場面。他們“農務各自歸”,但“閒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這裡緊接上兩句,寫閒暇時的情景:思念的時候,大家就披衣相訪,聚集在一起談談笑笑沒有厭足的時候。“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意思是說,這種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的確很美好,不能輕易地拋棄它。“將”,即“豈”的意思。“勝”,美好。這兩句詩是詩人對南村生活的感慨。表面上平平淡淡,而實際上卻蘊含著深深的慨嘆:登高賦詩、斟酒品嘗、躬耕田野、披衣相訪,這種生活是多么愜意,而官場上有的卻是明爭暗鬥、爾虞我詐。有此對比,所以詩人才說:“無為忽去茲”。這裡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官場的厭惡,和自己永遠躬耕田畝的決心。“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這兩句詩是這首詩的又一個層次,是詩人對勞動生活的認識。就是這兩句詩,使全詩的內容更加豐富深刻。詩的意思是:穿的吃的需要自己親自去經營,只要努力耕作,就不會徒勞無所得。可以看出雖然詩人在南村的生活中有時也過著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放棄躬耕,實際上他不僅沒放棄躬耕自資的生活,而且認識到了“衣食固其端”。他知道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是要有衣食作保證的。這兩句詩可說是《移居二首》的靈魂,沒有它,什麼“素心”、高趣也就不存在了。共同的“躬耕自資 ”的生活,正是維繫他們感情的紐帶,是他們歡樂的根源啊。
這首詩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詩人注意選取農村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場面進行描寫,比如:登高賦詩、斟酒品嘗、躬耕農田、披衣相訪。既寫了室內生活,也寫了室外的生活;既寫了躬耕的辛勞,又寫了賦詩言笑的暢快。這些不同地點的生活場面,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充分地表現了農村的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氣氛。另外,典型細節恰到好處的運用,也是這首詩的一個明顯的特點。“過門更相呼”,活脫脫地寫出了朋友之間興趣盎然、無拘無束的生活情景;“相思則披衣”,寫出了鄰里之間相思的迫切情狀。詩人在最後強調“衣食當須紀”,使全詩的蘊含更加豐富。如果詩人僅寫前面的內容,這首詩就單薄得多,強調了衣食的重要性,說明了他所希望的農村生活,除了登高賦詩以外,也還有躬耕隴畝的一面。同時也說明了他對農村生活的認識加深了,對農村生活比原來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東晉大詩人。又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身於破落官僚地主家庭。從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對生活充滿幻想,希望通過仕途實現自己“大濟蒼生”的宏願。自29歲起,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他不滿當時士族地主把持政權的黑暗現實,任彭澤縣令時,因不願“為五斗米而折腰”,僅80多天就辭官回家,作《歸去來兮辭》,自明本志。從此“躬耕自資”,直至63歲在貧病交迫中去世。他長於詩文歌賦,詩歌多描寫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優秀作品隱含著他對腐朽統治集團的憎惡和不願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虛無的“人生無常”“樂天安命”等消極思想。另一類題材的詩,如《詠荊軻》等,則表現了他的政治抱負,頗為悲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陶淵明的詩文兼有平談與爽朗的風格,語言質樸自然,又極為精煉。有《陶淵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