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魂[書籍]

秦魂[書籍]
秦魂[書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秦魂(套裝共2冊)》主要收錄了挽狂瀾東路援戰、張雲山三原借兵、遭反撲再失潼關、守西路向營奏捷、瞎指揮勁旅覆滅、覓奇俠奪關大戰、下河東援晉救鄰、戰豫西力挽危局、議和烏雲罩秦川、平兵變惠子殞身、揮淚善後情溢三秦等內容。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秦魂(套裝共2冊)》由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王東漢,1951年生,陝西蒲城人,陝西省作協會員)1969年入伍,任中央軍委直屬工程兵部隊某師文工團創作員,1972年開始發表小說、散文,《捉獾記》等兒童文學作品譽滿京、滬)1978年轉業至江漢油田文化站創作組任組長,後調中原油田,1985年調回蒲城縣委宣傳部,1992年至縣文化館創作組任組長)發表有小說、散文、戲劇、電視劇本四百餘萬字,曾獲渭南市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文學獎,中國文化管理學會文學作品特等獎)近年潛心創作長篇小說)王曉斌,1989年生,陝西蒲城人,2006年被吸收為陝西省作協會員)大學漢語言專業畢業,現為甘肅省隴神藥業公司員工)2004年小說《輟學少年》獲梁斌杯全國青少年作文大賽優秀獎,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2006年散文《麥收》亦獲上述獎)2005年中篇小說《成長的磨難》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2010年獲中國文化管理學會文學作品一等獎)近年主攻長篇小說)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以真實史料為基礎,採用全景式歷史演義的敘述方法,規模浩大,氣勢磅礴,情節起伏跌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具有史詩規模的三秦辛亥英烈巨著,不僅具有獨特的歷史認識價值,還有極強的現實教育意義,完全可以成為一部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生動教材。
——李星(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茅盾文學獎評審)
在歷史真實的基礎上成功建構了一個藝術審美空間。以貼近歷史的姿態,藉助對個體生命史的富於感性與激情的描寫,在宏闊的歷史時空維度觀照了歷史進程,再現了中國革命真切飽滿的歷史,將風雲變幻的歷史場景和曲折多變的革命歷程凝在筆端,化作這部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
——韓霽虹(太白文藝出版社編審、副總編)

名人推薦

以真實史料為基礎,採用全景式歷史演義的敘述方法,規模浩大,氣勢磅礴,情節起伏跌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具有史詩規模的三秦辛亥英烈巨著,不僅具有獨特的歷史認識價值,還有極強的現實教育意義,完全可以成為一部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生動教材。
——李星(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茅盾文學獎評審)
在歷史真實的基礎上成功建構了一個藝術審美空間。以貼近歷史的姿態,藉助對個體生命史的富於感性與激情的描寫,在宏闊的歷史時空維度觀照了歷史進程,再現了中國革命真切飽滿的歷史,將風雲變幻的歷史場景和曲折多變的革命歷程凝在筆端,化作這部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
——韓霽虹(太白文藝出版社編審、副總編)

圖書目錄

《秦魂(上冊)》目錄:
序一/李 星
序二/趙 熙
序三/張建軍 高 尚
第一章厚土深情
第二章少幼磨難
第三章留學東瀛與播火關中
第四章酷吏冤民釀悲慘
第五章“蒲案”學潮驚華夏
第六章東京婚喜與回國起義
第七章劍指南粵泣黃花
第八章浴血關中換新天
第九章風雷激盪凝正氣
第十章挽狂瀾東路援戰
第十一章張雲山三原借兵
第十二章遭反撲再失潼關
第十三章守西路向營奏捷
第十四章瞎指揮勁旅覆滅
第十五章覓奇俠奪關大戰
第十六章下河東援晉救鄰
第十七章戰豫西力挽危局
第十八章議和烏雲罩秦川
第十九章平兵變惠子殞身
第二十章揮淚善後情溢三秦
第二十一章漫漫坎坷路
第二十二章亂雲飛渡中
第二十三章腥風血雨時
……
《秦魂(下冊)》

後記

站在新世紀的高度,回眸上世紀初葉中國人民波瀾壯闊的反帝反封建鬥爭,我無比崇敬那一代英傑的豐功偉績,傾慕那蘊藏其中的民族精神財富的豐盈璀璨。以井勿幕、楊虎城為代表的陝西革命黨人,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浴血奮戰中,前仆後繼,搏擊奮進,叱吒風雲,創造出陝西近代史上最輝煌、最燦爛的光輝時段,直至楊虎城將軍和張學良將軍發動西安事變,以自己的熱血和生命,挽救民族危亡,改寫中國歷史進程。陝西省蒲城縣是一個西部窮縣,怎么會蘊藏有如此巨大的精神內涵?怎么會涌動起如此壯麗的大波巨瀾?天上有寶,日月星辰;地上有寶,壯魄雄魂。懷著這種對歷史的反思,對先烈的敬慕。我開始了這部長篇的艱苦創作,意圖在金碧輝煌的中國文學藝術長廊里,為他們爭得理所當然的一席之地。
我1969年入伍在中央軍委直屬工程兵部隊服役,曾是馳名全軍的工程兵文學勁旅的重要骨幹,後又在條件艱苦的油田野外工作七年,身體健康損害嚴重。尤其是1985年調回蒲城後,工資低微,生計艱辛,雖然創作熱情很高,激情飽滿,但確也飽嘗酸辛。第一部作品完成後,2009年10月正寫作第二部時,突因病休克,幸搶救及時才未落遺憾。家人和女兒因此對我這種一直賠錢的勞作堅決制止。使可欣慰者,時在大三上學的兒子王曉斌勇氣可嘉,利用假期時間,參與完成了20多萬字的初稿寫作,使這部110萬字的作品,能夠在今天完整地和大家見面。
作品定稿之後,蒲城縣文體廣電局局長程建武積極推薦,受到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作協黨組副書記齊雅麗的關注,在2011年6月24日召開的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評審會上,得到專家和領導的肯定與好評,首席評審、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李星老師通讀全書後,寫出了全面詳盡、充分肯定的閱讀意見,使該書被選入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西風烈——陝西百名作家集體出征》出版計畫。
時值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秦魂》所承載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與黨中央“文化強國”戰略極度吻合,令人振奮。我原來的部隊摯友、現任國家最高人民檢察院副部級專職委員的楊振江專程來蒲,題寫書名鼓勵;另一位老戰友著名作家劉增新積極與中央電視台等聯繫改編電視劇事宜;蒲城作家惠群英、謝德運不辭勞苦校對書稿,省委統戰部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彥平,渭南市委宣傳部文藝科科長馬娟,蒲城縣委常委辦公室主任王樹勛,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淑霞,副部長劉北平、任文利,文體廣電局黨委書記趙建光,統戰部副部長郭鵬英,文化館長張元龍等多方給予支持;以及我的三妹甘肅省金川公司職工醫院正處級院長王秋英,妹夫陳萬雲,原蒲城縣長魚茂盛,蒲城師範高級教師齊仲平,都為我的生存和創作,多年來提供了無私的幫助,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作為一名老兵,能夠置身於中國大地“文化強國”的燦爛陽光里,我備感欣慰。雖然環境時有惡劣,甚至頻對落淚難堪,但我將一如既往地勤奮筆耕,繼續和王曉斌合作,努力完成正在進行的長篇小說《隴上人傑鄧寶珊》(80萬字)、《大秦英豪》(80萬字)、《搏是我的歌》(70萬字),用畢生心血所凝成的果實,回報祖國,回報社會,回報家鄉,回報親人。
王東漢
2012年8月2日
於陝西省蒲城縣椿林鄉護難村故居

序言

丙戌夏月,我回到蒲城家鄉參加學兄姚良才先生的《寂春軒詩文選》的研討會,在會上見到縣文化館的創作幹部王東漢先生,方知他近年辛勤筆耕,致力於陝西近代革命的史實研究,潛心創作傳記體長篇小說《秦魂》,上部《三秦辛亥》已基本殺青。雖未及細敘,但我的心情十分欣喜。看東漢身倦和滄桑之容,便知在基層冷冷寂寂從事當今世情所小看的文學創作的艱難和韌力。不過,我從他那雙精明而睿智的目光中,也窺視出他完成作品之後內心的興奮和激動。創作實在是一種“樂在其中”的苦差。然而,苦中作樂,這樂實在是一種彰顯民族輝煌的創新構造。作為蒲城作家,能為本鄉本土做出努力和貢獻,何而不為又何而不樂呢。
我之所以對東漢、曉斌的這部大作十分欣慰和期待,主要是井勿幕這位當年由孫中山指派,在陝西和西北組織同盟會掀動反清革命風潮,被譽為“西北革命巨柱”的歷史人物的分量和影響。井勿幕,字文淵,1888年生於蒲城縣名門井家,自幼立志高遠,文杰武俠,同其兄井岳秀“縱論天下大勢”,誓死“驅除韃虜”“掃除專制體制,建立共和國體”。於上世紀初在日留學時加入同盟會,奉孫中山之命回陝建立同盟會組織,奔走於西安、渭北、山西等地,聯絡會黨、刀客,組織武裝鬥爭。多次赴日策劃,在陝發動起義。西安起義成功之後,面對複雜局勢,力挽狂瀾,東西征戰,擊敗各路北洋軍復辟勢力。在反袁護國和護法鬥爭中,高舉義旗,百折不撓。在擔任於右任主帥陝西靖國軍總指揮的巡視途中,於1918年11月在興平南仁村被奸細所害,年僅三十歲。
井勿幕是陝西乃至西北最早同孫中山、黃興等組織同盟會發動反清民主革命的先驅和勇士,是秦人的驕傲,更是蒲城人的驕傲。可惜這位有膽有識、英傑豪俠志士英年早逝,留下諸多遺憾和神秘。隨著歷史的變遷,時月的流逝,當今已少有人能憶“當年事”了。東漢、曉斌懷著對革命英烈、先賢的深摯愛戴和感動,能下決心為英賢立傳,弘革命正氣,不僅使井勿幕和當年辛亥革命一批先驅重見天日,重新活躍於時代的螢屏,而且就現實意義而言,也是一部啟迪後人,進行革命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形象教材。
《秦魂》構思宏大,氣勢雄渾。作者依據現有的史學資料,以合理的、開放式的文學想像,盡展上世紀初的革命鬥爭風雲。其中所涉及的歷史人物就有孫中山、黃興、章太炎、秋瑾、于右任、胡景翼、張伯英、張雲山、萬炳南、張豐、陳樹藩等,尤其對愛國名將楊虎城早期的革命活動和李桐萱、向紫山等志士仁人的英勇鬥爭、浴血奮戰都進行了生動的描繪,使作品呈現出血水交融、撼天動地的歷史洞穿力和史詩價值。
東漢出身於農家,儘管在青年時代參軍,又轉業於油田,但他文學創作的根總是離不開故鄉故土。他早年發表的短篇及中篇小說、戲劇作品,我常讀到,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人物也很鮮活,語言質樸而更具大眾民間化,這些都很有特色。在《秦魂》這部現代歷史小說中,他發揮了自己的專長,在大敘述中(歷史事件)尊重歷史史實,寫得嚴謹認真,以“史”實為準;在人物刻畫和心理描寫中,加大藝術的想像力,增強鮮活性,使史和藝自然地熔於一爐。但從總體上看,以“史”為敘的主調是清晰的,真實的。我以為,在歷史題材小說的創作中,首先應該把握的原則是“史”的真實,對於歷史人物亦應堅持這個基本點。當前時尚的隨意“戲說”歷史和歷史人物的做派,不僅是對歷史和我們老祖宗的不尊重,也是對社會和後人的不負責任。東漢、曉斌的《秦魂》上部,出自於對大量清末民初史料的鑽研,敘述中儘管有時羅列較多。但能夠感覺到他們在敘寫這部大作時的認真和嚴肅,以及他們在創作上的不斷探求、不斷創新的意識。
作為一部具有廣闊歷史畫面和社會意義的傳記體小說。我很難在這裡說清它的豐富和內涵。小說歷來是社會、人生及作者情感心理的多義展示。讀者會以各自的喜好和審美從中獲得教益和藝術美感的享受,也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秦魂》的沉厚、大氣和富於鄉土氣息的美學探求,也只有在閱讀中更能觸摸作者“十年磨一劍”的苦心和求索之源。
蒲城是一塊豐厚而美麗的寶地,是有盛唐五陵的“王氣”聖土。蒲城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更是具有影響的歷史文化名城。王東漢先生不負歷史不負眾望,在文學道路上,已經取得了不菲成果。作為同人,朋友,我深表祝賀,更期待今後在任重道遠的開拓中,能有新的建樹。
趙熙
2007年1月16日 龍首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