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名稱】《秦州雜詩·聞道尋源使》 【年代】盛唐【作者】杜甫
【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秦州雜詩聞道尋源使,從天此路回。
秦州雜詩·聞道尋源使 |
一望幽工隔,何時郡國開?
東征健兒盡,羌笛暮吹哀。[1]
作品鑑賞
《秦州雜詩》共二十首,這是其中的第八首,是一首憂愁戰亂、渴望安定的詩。前四句寫漢代的歷史。尋源使:漢武帝派張騫等人出使西域,尋找黃河源頭,因此後人稱張騫等人為“尋源使”。牽牛:晉朝人張華著《博物志》中記著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個人發現每年八月都有一隻浮槎(現在叫筏子)按時飄到海邊來。有一年當浮槎再飄來時,他登了上去。行到一個地方,看見對岸有華麗的殿堂,便問河邊一個牽牛人這是何處,那人告訴他回去問蜀郡的嚴君平就可知道。第二年八月,浮槎送他回到海邊,於是他去找嚴君平。經過嚴君平推算,這人見到牽牛人的那天,正好有一顆客星,到了天上牽牛星的跟前。意思是說這個人實際上是到了天上,見到的是牽牛星。古人認為海與天相通,這個故事就反映了這種認識。後來,人們又把這個傳說同張騫尋找河源的事拉在了一起。這首詩中第二句說“從天此路回”。正是說張騫尋找河源尋到了天上,又從天上下來順黃河回到內地。作者借用了傳說,謳歌了張騫與他的同伴們僅僅靠一隻筏子就由黃河上溯入天,從而奠定了東西各國之間幾百年友好往來基礎的偉大功績,同時對東海通黃河、黃河通天海這樣四通八達,毫無阻隔的境界表示深深的嚮往。第二句中的“此路回”,還透露出詩人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秦州詩中屢用“尋河源”故事的原因。
後四句寫唐朝的現實。當時幽燕一帶已被安、史軍隊占據,郡國之間的通道也很難在短期內打通。關內兵力不足,從西部抽調去東征的“健兒”們又不堪往來奔波,在戰鬥中傷亡殆盡。擊退叛軍,使“郡國開”的希望更渺茫了。此時此地,詩人心裡悲痛酸楚,當聽到傳來的羌笛聲,感覺就像一片悲哀的泣訴了。從全詩的布局來看,前後兩部分採用了對比手法。前四句追昔,緬懷漢代的強盛;後四句傷今,感嘆國力的衰落。前四句盛讚張騫溝通東西方關係的功績,筆調是誇張、昂揚的;後四句寫唐朝傾全國之力與各國結和而不可得,語調是悲涼、凝重的。[1]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中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