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小曲[甘肅天水秦州區戲曲種類]

秦州小曲[甘肅天水秦州區戲曲種類]
秦州小曲[甘肅天水秦州區戲曲種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秦州小曲是甘肅省天水市的傳統曲藝,屬於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流傳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秦州小曲以演唱具有人文情節的劇目(摺子或段子)為主,配以文、武、器樂組合而成的完整的傳統曲藝表演形式,以歷史故事、忠孝節義、婚姻愛情、尊老愛幼等為情節,以民俗實物做道具,地方方言道白,樸實無華,鄉土氣息濃厚。

歷史淵源

秦州小曲是甘肅省天水市的傳統民間文藝的一個品種,甘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流傳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以南的娘娘壩李子園、平南、天水和汪川鎮,尤以娘娘壩李子園的小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傳唱範圍最為廣泛。據《天水戲曲志》記載,秦州小曲創建時間為1851-1861(清朝鹹豐年間),以陳旺所建的魁盛班演秦州小曲為主,後來發展為秦腔,擴充到城區、郊區及農村。小曲演唱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7世紀的清代早期,有200多年的歷史。它傳承一段歷史文化和文物故事,特別是繼承了地方方言在演唱中的文化脈絡,有歷史價值,又有曲藝文化研究考古價值,被稱為是中國秦腔、眉戶戲發展史的重要參照,是西部戲曲史上的一枚“活化石”。

娘娘壩李子園小曲的特點

李子園有歷史文化的遺留,又占有長江黃河兩大水系交匯的地理優勢,加之古驛道上走河西、下走川陝的便利條件,使李子園產生了諸如小調、秧歌、山歌、號子等一大批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小調《四季行兵》就是康熙年間隴右平叛那場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的真實記錄,反映出勞動人民渴望和平與安定的願望。山歌《十八條騾子下漢中》就是圍繞著走川陝的馬幫生活,反映出古驛道東進西出交匯流通的歷史畫面。保留曲目《大保媒》、《小牧牛》、《下四川》等更是南北交匯東西交流的產物。幾乎所有曲目都具有多種音樂元素,如眉戶調、碗碗腔、道情、花兒,甚至佛、道等音樂均有吸收,並與當地民歌音韻實現了有機的結合,從而形成了風格多樣、曲調優雅、情感真摯、鄉土味濃、內容豐富、思想健康的顯著特點,是李子園人文、地域、生活、精神的體現。在創作取材方面:一是與生產活動緊密相關,如《割麥》、《轉娘家》、《勞動號子》等;二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如《技籠窗》、《大保媒》、《賣棉花》、《摘花椒》、《織手巾》、《南橋擔水》等;三是與愛情主題相扣,如《小牧牛》、《下四川》、《繡荷包》、《打櫻桃》、《戲鞦韆》、《大十杯》、《酸拌湯》等;四是教育人積德行善,如《勸人心》、《十杯酒》、《李三娘研磨》等;五是從歷史故亊中吸收營養,如《大十盞》、《小十盞》、《十八條騾子下漢中》、《十二月花》、《十二花名》、《四季行兵》等。由此可以看出取材的廣泛性,也決定了內容的豐富多彩。在音樂運用方面:一是揉入眉戶調、碗碗腔的優秀曲牌;二是吸納佛教、道教音樂元素,如《大十盞》、《小十盞》、《十杯酒》等;三是吸收隴東、關中道情音樂元素,如《大保媒》、《技籠窗》、《下四川》等;四是吸收洮岷花兒音樂元素,如《十八條騾子下漢中》、《勞動號子》等。在表演形式方面:有齊唱、獨唱、男女聲二重唱、對唱、場外伴唱等歌唱形式;有歌伴舞;有戲劇式丑角的數板;有舞台形象化布置;有表現人物及故亊的道白;有民樂伴奏。

李子園的曲目有著至少三百餘年的歷史,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看出

一是曲目所產生的歷史背景。小調《四季行兵》,表現的是公元1674年即康熙十三年至十八年隴右平叛那場戰爭;山歌《十八條騾子下漢中》,表現的是清中期以前李子園走馬幫的生活畫面;小調《十二月花》,其中記錄了康熙帝1704年北京月明樓除惡遇險鮮為人知的故亊。

二是部分小調的音樂特點。《大十盞》、《小十盞》、《戲鞦韆》三首小調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整個曲譜中沒有4(fa)7(xi)這兩個唱名,這與清初前以五音為正聲的現象相吻。

三是古老方言的使用。曲目文本中含有大量今人及前幾代人多不使用的方言,而這些方言卻在明清小說及雜記中普遍使用,由於李子園的曲目是口口相傳,所以古老的語言也藉此傳承。據現在村中最年長者和傳承人李樹發先生講,知姓知名的就有晚清乃至民國後的傳人師傅陳福林、趙長明、康世民等人。

由此得出這樣的結論:李子園的曲目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內容豐富,思想健康,音樂藝術博釆眾長,充分體現了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項要素,是值得保護的。

藝術特點

秦州小曲表演場景圖集 秦州小曲表演場景圖集

秦州小曲以演唱具有人文情節的劇目(摺子或段子)為主,配 以文、武、器樂組合而成的完整的民間曲藝表演形式,曲目里反映了漢、唐、宋、元、明、清以來的歷史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情節,基本曲調為九宮十八調,還滲入一些佛、道、音樂曲調,其曲調反映著淳樸的鄉音鄉情,曲調悠揚、優美柔和,流傳下來的曲目約有七八十首(折、段),其中包含部分民歌,也保留一些社火曲兒,但主要演唱的以秦州小曲為主,它以歷史故事、忠孝節義、婚姻愛情、尊老愛幼等為情節,以民俗實物做道具,地方方言道白,樸實無華,鄉土氣息濃厚。

秦州小曲演唱時,樂器主要包括打擊樂和弦樂,俗稱文、武場面,文場面弦樂為主,有三弦、二胡、板胡、笛子,也有配以洋琴的弦樂以曲調為據,武場面以打擊樂為主,早先使用四片瓦,後來常用乾鼓、紅鼓(抬鼓)、梆子、大鈸、喜鑼、釤子、碰鈴、大鑼、嗩吶等。文武場面配合默契,形成優美動聽的伴奏器樂。

(秦州小曲表演場景圖集 )

代表曲目

秦州小曲的演唱曲目包含部分民歌,如《洋彥麥》等,也保留了一些社火曲兒,但主要演唱的是小曲演唱曲目、歷史故事和忠孝節義、婚姻愛情以及尊老愛幼情節,如《花亭相會》、《張連賣布》、《秋蓮撿柴》、《三娘教子》、《李彥貴賣水》、《匡胤宋妹》、《小放羊》、《梅降雪》、《小姑賢》、《大保媒》、《截橋》等數十個有積極教育意義的節目。秦州小曲主要以地方方言道白,以民間民俗實物做道具,樸實無華,不甚雕琢,鄉土氣息十分濃厚。

保護措施

為了使秦州小曲得以傳承發展,2005年,秦州區賈家寺村經報請天水市民政局同意,成立了天水市秦州小曲原生態傳承保護協會,把小曲傳承與發展作為長遠目標,傳承的主要範圍放在農村,傳承對象針對農民。到2011年已有會員40多名,均來自該村及鄰村,平均年齡35歲。協會還有專門的活動場地,活動經費由村委會提供,定期開展活動,平均年演出20場。觀眾累計達10多萬人次,其表演曾被香港鳳凰衛視、中央電視台、陝西衛視、甘肅衛視作過專題報導。

協會在進行表演的同時,還非常重視小曲的傳承與發展,他們不但給小曲愛好者傳唱,而且給鄰村甚至更遠鄉鎮的小曲愛好者免費傳唱,到2011年已傳授100多人,壯大了小曲隊伍。傳承人李亮亮還利用寒暑假和雙休日給村內的娃娃們傳授小曲演唱藝術,到2011年已經有20多人參加,年齡最大的15歲,最小的5歲,有些已經能和大人一起登台演出。

2012年,秦州區依託區文化館成立了小曲藝術團,該團分別在玉泉鎮、皂郊鎮、石馬坪街道、天水郡街道設立了四個民間小曲分團。

2012年,秦州區編輯整理拍攝了以原生態秦州民間小曲藝術為題材的電影音樂劇《秦州小曲》,是中國國內首部反映天水非物質民俗文化遺產的電影版音樂劇。《秦州小曲》共由《酸拌湯》、《戲鞦韆》、《大十盞》等16個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故事串聯而成。數百名演職人員全部選用秦州區娘娘壩鎮李子園柳林村的青年男女來飾演,拍攝地點也選在風景如畫的小隴山李子園、廟川林區一帶。一山一水皆入景,一曲一舞尤生情。《秦州小曲》分上下集,片長3小時17分,中英文幕。由趙安生擔任總導演,陳貴林擔任藝術指導、能昌海、汪月敏、任永孝聯合執導。

非遺信息

項目內容
遺產級別 甘肅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 甘政發〔2008〕43號
批准日期 2008年6月13日
遺產類別 曲藝
序號 40
遺產編號 Ⅴ—4
項目名稱 秦州小曲
申報單位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