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調”:秘密商業調查,指以商業利益為目的,而對企業或個人的背景進行秘密調查。也泛指對一個人或一件事背後的真實起因進行的深入縝密的了解。 “秘密調查師”一詞來源於暢銷小說《秘密調查師》,該作品正是以秘密商業背景調查行業為背景素材創作的都市懸疑故事。
秘密商業調查,最早興起於上世紀中期的紐約華爾街。從業者為客戶秘密調查公司及企家的背景,降低投資風險,或解決商業訴訟和糾紛。服務涵蓋公司背景盡職調查,企業高管背景秘密調查,公司內部反欺詐秘密調查,秘密財產調查,電腦法政等等。從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對華投資大潮的掀起,專業的國際商業調查公司也悄然進入中國。其客戶多為多為全球知名的大銀行、投資公司和跨國企業,願意每年支付近百萬美元的佣金,換取極其重要的秘密信息,這些信息通常與公司內部的欺詐、腐敗有關。若非查出,可能導致上億美元的投資血本無歸。對秘密調查師而言,中國是最有用武之地的地方。表面看,這裡什麼信息都沒有,但實質上,卻又什麼都有,就看你有多神通廣大。
一個商業秘密的調查過程,固然沒有一起謀殺案的調查來得刺激,但所需付出的智力成本並不比福爾摩斯少。除了借鑑偵探的經驗和技巧之外,調查者還需要掌握法務、財務、投資、市場乃至電腦法政(包含快速硬碟複製、數據恢復及搜尋)等高科技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而一個商業秘密層層剝離後呈現的人情世態,其中人性的邪惡與狡詐、善良與墮落,並不亞於阿加莎筆下那些匪夷所思的謀殺案。
就像FBI有“心理側寫員”,分析罪犯的心理,並在他們再次施暴前預測他們的下一步行動。而秘密商業調查師就是一個“人際關係”的側寫員,工作的核心是識破人際關係的種種迷局。突破迷局的關鍵線索可能就來自一個名字、一個地址、一個電話號碼,或者一個身份證號碼,甚至論壇上的一張帖子。
秘密調查師通常對於個人信息極度敏感。相同的姓、相似的名字結構、相似的小區或街道、前6位號碼相似的身份證號碼,或者也可能是出現在不同檔案上的同一個手機號碼,都可能在看似毫不相干的人之間建立起關係。有了關係,才能尋找動機——在他看來,任何關係基本都建立在“有利可圖”這個原則上。因為有利可圖,所以狼狽為奸;因為分贓不均,所以露出馬腳。
這個時代,經濟滲透到每箇中國人的生活。不管社會身份如何,每個人都關心這場高速市場化的變革對自己有什麼影響。近幾年,網路上討論最熱烈的話題,十之八九都跟中國的市場化,以及它所面臨的矛盾有關。比如藥家鑫事件。這個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不是一個人如何兇殘地殺人,而是藥家鑫的背景是什麼?這個背景會對他的結局有什麼影響?對司法程式有什麼影響?大家所討論的話題,其實都是企圖對他做一個背景調查。人肉也搜了,不同的渠道都有人出來說話……
“人肉搜尋”這種事情之所以在中國這么流行,一方面在於經濟、政治、社會意識、價值觀飛速轉型,變革過程中必然產生很多社會矛盾。另一方面,國家對於隱私沒有嚴格細緻的法律規定。人們不滿足於做一個故事的看客,而是親自扮演起偵探的角色。而“秘調”,在某種意義上,正是專業、系統、嚴謹的“人肉搜尋”。
暢銷的長篇都市懸疑小說《秘密調查師》,就是他以秘密商業調查行業為背景素材寫的小說。故事的主線是幾宗複雜的跨境經濟犯罪案,涉及官商勾結非法轉移國有資產、上市公司欺詐、利用離案公司進行秘密關聯交易等情節。小說作者永城就是一名成功的商業秘密調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