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新論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重大意義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5月1日)
叢書名: 新世紀中國重大問題研究書系
平裝: 45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214038773
條形碼: 9787214038777
尺寸: 21 x 15 x 2 cm
重量: 540 g

作者簡介

陳文通,1941年12月生於河北省樂亭縣,1965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央黨校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作為有突出貢獻的學者享受中央政府固定特殊津貼。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市場體系建設專業委員會常務副_豐任。已出版四部個人專著:《相互兼容中的新形態》(1991)、《(資本論)第四卷概要》(1999)、《當前中國重大經濟問題探索》(2000)、《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研究》(2003)。

內容簡介

在《科學發展觀新論》已經完稿但尚未出版之前(2004年12月初),中央召開了經濟工作會議,胡錦濤和溫家寶同志分別發表了重要講話。這次會議總的指導思想就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會議指出,在這次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中,“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重要指導思想的認識”;在新的一年裡,“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總結經驗,把握規律,不斷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水平。要進一步增強全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發展實際,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認真尋找差距,總結經驗教訓,轉變發展觀念,調整發展思路,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並體現到各項具體工作中,真正落到實處”。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和重大意義
第一節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重大意義
第三節 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性質和理論地位
第二章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
第一節 “發展觀”的一般含義
第二節 現代社會中“發展”的含義
第三節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
第四節 科學發展觀所包含的科學性
第五節 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發展指標體系
第三章 非科學發展觀的表現及其根源
第一節 建國以來非科學發展觀的主要表現
第二節 非科學發展觀產生的主要根源
第四章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進行戰略政策的調整
第一節 確立以人為本的發展戰略
第二節 確立三次產業全面協調發展的新型工業化戰略
第三節 認真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
第四節 確立惠及子孫後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五節 確立以消費需求為基礎的發展戰略
第六節 確立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的發展戰略
第七節 確立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
第五章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清除體制性障礙
第一節 國有經濟的定位必須同市場經濟相適應
第二節 建立現代服務型政府
第三節 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第四節 改革和完善金融體制
第五節 打破行政性條塊分割的狀況
第六節 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第六章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應正確認識和處理的幾個重要關係
第一節 與體制改革和制度建設的關係
第二節 與堅持“五個統籌”的關係
第三節 與堅持以人為本的關係
第四節 與樹立正確政績觀的關係
第五節 與本世紀頭20年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關係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