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科學教育基礎》可供正在從事或者準備從事跟科學教育有關工作的人士,以及對科學教育感興趣的人士閱讀和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教學以及理科教師繼續教育的教材。
圖書目錄
前言
緒論
第一節 科學技術與現代社會
一、科學技術革命與社會發展
二、科學技術是現代社會的第一生產力
三、科學技術與國際競爭
第二節 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一、科技人才是決定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戰略資源
二、教育是開發中國家解決科技人才問題的關鍵
三、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四、科教興國、人才強國需要科學教育
第三節 現代科學技術與人的發展
一、什麼是人的發展
二、現代科學技術與人的發展
三、人的發展的實現
四、加強科學教育,是實現人的發展的關鍵之一
第四節 科學教育學是搞好科學教育的學問
一、科學教育學有其獨特的研究領域
二、科學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三、科學教育學的特點與屬性
四、科學教育學的結構與研究方法
五、科學教育學的學科聯繫
第1章 科學教育的目的與內容
第一節 科學技術素養
一、素質與素養
二、科學素養
三、技術素養
第二節 科學教育的目的與任務
一、科學教育的目的以其功能為基礎
二、科學教育目的的歷史演變
三、兼顧兩種需要,實現科學教育兩種功能的統一
四、新時期我國科學教育的目的
第三節 新時期我國科學教育的目標
一、目的與目標
二、教育目標的不同層次
三、科學教育目標的歷史演變
第四節 新時期我國科學教育的內容
一、“全面的科學教育”認識的形成與升華
二、科學教育的內容
三、科學技術素養和人文素養的融合
第2章 科學課程與教學
第一節 科學教育的基本途徑
一、科學教育的途徑
二、科學課程是學校科學教育的主要途徑
第二節 科學課程
一、科學課程的要素及文本形式
二、科學課程的基本形態與組織模式
三、我國現行的科學課程
第三節 科學課程的課堂教學
一、科學課程課堂教學的基礎
二、科學課程課堂教學的設計
第四節 科學課程中的實驗教學
一、實驗教學與科學教育的內在聯繫
二、實驗教學是當前我國科學教育亟待加強的環節
三、實驗教學的目標與實施
第五節 科學實踐活動
一、科學實踐活動的意義、地位與作用
二、科學實踐活動的題材、類型、實施與評價
三、我國中國小的科學實踐活動
第3章 科學普及與科學傳播
第一節 科學普及的定義及發展
一、科學普及的定義
二、科學普及內涵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科學普及的功能
一、科學普及的教育功能
二、科學普及的科學功能
三、科學普及的文化功能
四、科學普及的社會功能
第三節 科學普及的主要內容
一、科學普及的目標與內容
二、科學知識的普及
三、科學方法的普及
四、科學觀念和科學精神的普及
第四節 科學普及的實現途徑和形式
一、科學普及實現的途徑
二、科學普及的實踐形式
三、科學普及作品的創作
四、科學普及過程中科學家的重要作用
第五節 科學傳播的初步探討
一、傳播和傳播理論簡介
二、科學傳播概念的提出及其發展
三、對科學傳播的認識與理解
第4章 科學教育資源
第一節 科學教育資源概述
一、科學教育資源的概念、作用與意義
二、多種多樣的科學教育資源
三、科學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第二節 科學教育的基礎資源
一、自然資源
二、實驗室資源
三、物質資源
四、人力與經驗資源
第三節 科學教育的文獻資源
一、科學教育文獻資源概述
二、科學教育文獻資源檢索工具及檢索策略
三、科學教育文獻資源的獲取、選擇與評價
四、科學教育文獻資源的利用
第四節 科學教育的現代信息技術資源
一、現代信息技術與科學教育
二、科學教育的網路資源
三、網路教學平台簡介
四、基於網路平台WebQuest的科學教育
五、基於網路平台WISE的科學教育
六、部分科學教育網路資源
第5章 科學教育中的測量與評價
第一節 教育測量與評價基礎
上、教育測量學基礎
二、教育評價學基礎
第二節 科學課程的學業成就測量評價
一、題目的編制
二、試卷的編制
三、測驗的實施和評閱
四、測驗的標準化
第三節 實驗考核、實踐考核與表現評定
一、實驗考核
二、實踐考核與活動表現評定
第四節 學生個性測量評價
一、個性測量評價概述
二、學習興趣的測量評價
三、學習態度的測量評價
四、學習能力的測量評價
五、學習風格的測量評價
第五節 國際學生評價項目與科學素養評定
一、TIMSS簡介
二、PISA簡介
三、美國的全國教育進展評價(NAEP)簡介
四、科學素養的測評
五、科學精神的測量與評價
第6章 技術教育、環境教育與STS教育
第一節 技術教育
一、技術與技術教育的發展歷程
二、技術與技術教育的概念辨析
三、技術教育的目的、意義與特點
四、技術教育內容與課程
五、技術教育活動及技術實驗室
第二節 環境教育
一、幾個重要概念
二、環境教育的歷史進程
三、環境教育的目的與目標、內容及途徑
四、環境教育的模式、課程及方法
五、環境教育案例
第三節 STS教育
一、STS的由來與含義
二、STS教育及其特點
三、STS課程的開發
四、我國的STS教育
第7章 科學教師
第一節 科學教師素質要求的歷史演變
一、科學教師的淵源
二、科學課程合法化後西方科學教師的發展
三、科學課程合法化後中國科學教師的發展
第二節 對當代科學教師及其培養的研究評析
一、國外對科學教師及其培養的研究
二、國內對科學教師及其培養的研究
三、對國內外科學教師及其培養研究的評析
第三節 教師專業化與科學教師專業標準
一、教師專業化內涵與發展軌跡
二、美國優秀科學教師標準簡介
第四節 我國科學教師專業標準的探討
一、我國科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制定思路
二、科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內容體系
第五節 科學教師培養體系的探討
一、職前科學教師培養與職後科學教師培訓的反思
二、科學教師職前職後培養一體化的追求
附錄:教育統計基礎
一、教育統計的基本概念、範疇與意義
二、數據的描述
三、數據的組合與轉換
四、總體參數的估計
五、樣本總體參數假設的檢驗
六、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七、SPSS統計軟體簡介
文摘
第1章 科學教育的目的與內容
新世紀科學教育的目的、內容跟科學技術素養有密切的關係。不了解什麼是科學技術素養、不了解為什麼要重視科學技術素養,就不能合理地制定或理解科學教育的目的和內容。因此,科學技術素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然而,它不是簡單而明確的。弄清科學技術素養的內涵和結構,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研究。本章首先討論科學技術素養,然後再討論我國科學教育的目的和內容。
第一節科學技術素養
從本質上說,科學技術素養是指人在先天遺傳素質的基礎上,經過教育與實踐養成和發展的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和保護自然的內在品質。人們對科學技術素養的認識是不斷發展、深化的,這個發展、深化的過程反映了人們視野的不斷擴展和思想境界的不斷提升。
科學技術素養是現代人的素質的重要成分之一,它包括科學素養和技術素養兩個基本組成部分。
一、素質與素養
1.什麼是素質
從不同的角度看,素質有不同的含義。
從詞義看,在漢字中,“素”有原初、基本的意思,“質”則是指品質,合起來,“素質”主要是指人在某些方面原有的、內在的基礎或基本品質。
從生理學角度看,素質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點,包括感覺系統、運動系統和神經系統等方面器官組織及整體結構的特點,它們是由遺傳獲得的,故又稱遺傳素質或先天素質。對素質的這種界定是狹義的。
從心理學角度看,素質是指人的心理發展的生理條件,主要是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方面的特點,以及感知、記憶、思維、情感、個性等方面的基本特點,它不能決定人的心理內容和發展水平,常稱為心理素質。
序言
在傳統上,我國學校的科學教育是分科的。而且,國小、中學、大學以及社會的科學教育各行其是,很少聯絡、協調。時至今日,進行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科學觀念教育,大量地、高效率地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科技人才,已成為科學教育的重要任務。在這種情況下,科學教育的分科、分割局面日見其絀:單科情結“一葉障目”,不見整體,缺乏上位思考,缺乏整體規劃,容易迷失方向;過於重視學科知識傳授,忽視學生全面發展,忽視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繫,或者不必要地交叉、重疊,甚至把單一學科跟科學整體對立起來……嚴重地影響著我國的科學教育。2003年12月,胡錦濤同志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講話指出: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要進一步完善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銜接的教育體系,完善繼續教育和培養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2006年6月5日,胡錦濤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會上講話指出:“創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長是一個綜合培養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先要從教育這個源頭抓起……要以系統的觀點統籌國小、中學、大學直到就業等各個環節,形成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的有效機制。”要落實這一指示,改變科學教育的亂象,實在有必要著力改變科學教育整體研究薄弱的狀況,加強對整體觀念指導下的科學教育的學習和研究,對過去和現在由分科、分割的科學教育培養的各類科學教師進行“補課”、培訓。
本著上述認識,我們寫作了《科學教育學》,試圖推動對科學教育整體性問題的思考和研究,探索如何在整體觀念指導下進行包括分科課程在內的科學教育和科學教育研究,改變我國科學教育分割和分散的局面。近幾年來,我們對科學教育的整體性問題和其他若干問題作了一些研究和思考,結合科學教育專業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培養作了一些探索,《科學教育學》實際上反映了我們所做努力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