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歷史上兩英河中下游兩岸水旱災害頻繁,降100多毫米暴雨,洪水往往衝決堤防,並瀉入練江平原泛濫;遇旱則上游源流枯竭,加上練江鹹潮上涌而致旱鹹為害;歷代的爭水械鬥,更是屢見不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民眾迫切要求建設水庫,人民政府把它列為議事日程,多次組織勘測。1952年土改時即已預留移民房屋與耕地;1956年6月,縣黨代會通過建設秋風水庫的決議,並成立以郭春為主任(縣委第一書記兼)的“籌建委員會”;1957年開展庫區移民遷安工作;1958年7月,工程正式開工。由兩英、司馬浦、峽山、臚崗、和平、陳店、銅盂等一萬多民工上工地,實行三班制日夜施工。當時縣內大批工程同時上馬,人力物資極度緊缺,但受益區民眾表現極大積極性,一切服從水庫建設需要。1959年9月12日的颱風暴雨,洪水猛漲至38.38米高程,時土壩頂高程只達40.06米,風浪沖濺過壩頂,4000多幹部民眾不顧家中受災,頂風冒雨搶險護壩,避免一場垮壩巨災。1959年10月完成土壩,又組織2萬多民工進行灌區渠道工程配套,至1960年夏,完成100多公里的乾、支渠道配套。在水庫建成以後的40多年間,水庫多次進行加固、擴建與配套,主要有1964—1965年,建成壩後水電站供內澇地區電動排灌用電;水庫擴建,土壩加高2米、面加寬4米以及灌區全面改建加固渠系與建築物,使灌區達10.2萬畝、水庫校核標準達200年一遇。1975—1976年,將上金溪、利陂等水庫27平方公里區間洪水,截引入秋風水庫,通過圓山泄洪閘排出南海;上遊興建紅場水庫,使秋風安全標準達千年一遇校核。40多年來,累計(不包括南山截洪與紅場工程)完成土方340多萬立萬米、石方11.5萬立方米,投放勞力960多萬工日,建成這座多種效用的樞紐工程,主要效益:控制區間105.1平方公里的山洪直接排出南海(占本縣練江流域山地面積的三分之一),解除兩英河洪災,大大減輕練江澇災,最大灌溉10萬畝;回收上游紅場3級水電發電尾水,改善壩後電站發電,成為縣電網發電主力,累計4個梯級電站從投運至今已發電10223.4萬千瓦時。此時還供縣魚苗場、養鰻場、布廠等生產用水,至1990年,累計提供生產與生活用水17.57億立方米,發電用水14.68億立方米。1991年又開工興建受益練江片5個鎮96個村的秋風自來水廠。該項工程完成後,作為粵東地區最大的以水庫為水源工程的供水系統,將南山清泉,通過輸水管道網送給練江平原千家萬戶,改善50多萬人民的飲用水源。秋風水庫的經濟效益、社會環境效益從此更加明顯。
由於水庫建設受當時歷史條件限制,設計標準低,質量差,雖經多次加固、擴建與配套,主要建築物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險患,2000年被測定為三類險壩。
為消除水庫安全隱患,實現安全達標,2002年經省批准立項同意計畫投入資金5266萬元,按5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10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進行除險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