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內容
細節
《秋林野興圖》,此畫近處緩坡錯落,皴法雋爽;坡上古木數株,且遠近有別,高矮錯落,點葉也富於變化。樹下有一茅亭,造型簡潔、古樸。亭內有一高土臨河晏坐,眺望群峰遠岑,一派肅穆沉靜之態;另有一童子侍於其後側,形象謙卑。隔河的遠山,以淡墨畫就,虛靈而空瀠,與對岸的緩坡既有對比又有呼應。
題跋
倪瓚自題:余既與小山作秋林野興圖,九月中,小山攜以索題,適八月望日,經齋前木犀盛開,因賦下章。今年自春徂秋,無一日有好興味,僅賦此;一長句於左方:政喜秋生研席涼,捲簾微露淨衣裳。林扉洞戶發新興,翠雨黃雲籠遠床。竹粉因風晴靡靡,杉幢承月夜蒼蒼。焚香底用添金鴨,落蕊仍宜副枕囊。己卯秋九月十四日。雲林生倪瓚。
倪瓚重題:至正十四年,歲在甲午,冬十一月,余旅泊甫里南渚,陸益德自吳淞歸,攜以相示,蓋藏於其友人黃君允中家。餘一時戲寫此圖。距今十有六年矣,對之悵然如隔世也。瓚重題其左而還,十九日。
吳寬題:經堂前木犀黃,何人晏坐聞天香。迂翁胸中有清癖,欲掃繁花歸枕囊。秋林野興圖親寫,百年流落燕都下。市門不遇杜長垣,殘墨誰將手重把。弘治壬子臘月,子開至京偶見此圖,識其為雲林真筆也,因購得之重加裱裭,請予題其上。蓋此圖破已甚。知好者少。其也可謂遭矣。吳寬。”下鈐“原博”朱文印,右上起首鈐“長洲”朱文印,右下壓“延州來季子後”朱文印,其上尚有白文“張孝思賞鑒印”為後人收藏印。
創作背景
倪瓚是一個不願受元統治者利用、終身不仕、隱逸山林的世外之士,張可久(張小山)與倪氏兄弟相識並有交往,同時他與倪瓚的好友張雨、錢惟善、顧瑛等時有往來。元順帝至元五年(1339年)八月,張可久索畫,倪瓚為他畫《秋林野興圖》。九月中旬,他又攜此圖索題,倪瓚便於九月四日補題其上,並於十六年後即元順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一月十九日重題。
藝術鑑賞
意境
《秋林野興圖》,主體幾棵樹佇于山石上,一領茅亭見於石樹前臨河平地,高士獨坐茅亭,童子侍於後側;隔河有緩坡相對。仿佛讀書之餘在自家的清閎閣里觀山養眼休憩之情景。畫面雖然是簡靜的,但樹似乎並未瘦成蕭瑟,濃淡渲染的葉子還是茂密的,山石的皴筆里依稀可見郭熙捲雲皴的溫暖流動,人雖然是淡靜的,可似乎也並非是冷的,這時觀照山水的倪瓚想必是溫和的,胸中的逸氣似乎更多傳達出寧靜閒雅的生活狀態。
構圖
《秋林野興圖》為重疊式構圖方式,將畫面重心安置在近景,並使近景的坡石、樹木與中、遠景的闊水、遠山相重疊,前後遮擋,由近及遠,連綿不絕。同時,畫出大半畫面處於虛幻空靈,寥廓無際之中,使得其意境愈發疏闊曠遠,氣韻更具風神飄逸。
畫法
披麻皴繪山、石的脈絡和質感,山石的結構和脈絡十分明晰,行筆工穩沉著。泥坡和山腳用披麻皴,皴法隨坡體的走向作橫、豎、斜三種筆向。再以禿筆沿坡體稍作點苔,皴與點結成一格,草木與泥坡渾然一體。坡頂上的雜木或顧盼有姿,或靜穆佇立。遠山的體勢,脈絡起承,轉合得自然分明,山勢在驟攏和延展中有節奏的變化,峰巒起伏平緩,坡丘相抱。
歷史傳承
《秋林野興圖》為張可久索得收藏,張死後,即為倪瓚的好友陸益德之友黃允中所藏。至正十四年至弘治五年將近一百四十年,此間,流傳情況不明,在此期間流傳至京城,明弘治五年,為杜啟購得。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流至吳中周瑞手中,明末清初先後為叔遇者、張思孝、卞永譽所藏。乾隆時,入清宮內府,藏於乾清宮。光緒初,為雲南巡撫杜瑞聯所得。1924年,張大千弟子李喬峰在香港為張大千購得此畫。1958年,張大千因在巴西聖保羅附近建造摩詰山莊急需資金,在美國將畢生收藏的書畫,轉讓給美國人顧洛阜,顧身後根據其遺囑贈與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最終,《秋林野興圖》收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名家點評
近代書畫家張大千:雲林畫跡人物者,傳世只此秋林野興與荊蠻民、龍門僧三幅,用印者尤少,真第一奇蹟也。
歷史影響
《秋林野興圖》是倪瓚傳世作品中唯一有人物的作品,也是倪瓚現傳世作品中最早鈐有印章的作品,是研究作者構圖與畫風最早的實物資料。
作者簡介
倪瓚(1301—1374),字元鎮,號雲林,江蘇無錫人,元代大畫家,“元四家”之一。倪瓚生性酒脫不羈,淡泊名利,50歲後盡賣田產,攜眷隱遁太湖,成為一名全真教徒,在山水、書畫中終老。倪瓚把中國文人畫發展到空前完美的形式,為元代畫壇和整箇中國畫壇增加了奇異的光彩。他的山水作品以深秀、蒼潤、含蓄的特點,改變了李成、馬遠、夏圭等人以斧劈皴、墨塊為特徵的挺拔剛健的畫風,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蕭疏風格,以其獨特的意境和鮮明的性格,呈現出空前的美。他的書法恬淡瘦勁、靜穆秀雅,秀逸俊美而無嫵媚柔弱之嫌,兼之清潤道麗、淡雅拔俗,堪稱大家。作品主要有《水竹居圖》、《江岸望山圖》、《松林亭子圖》及詩文《自書詩稿》、《靜寄軒詩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