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園

秋園

秋園,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板浦古鎮的南郊,是江蘇近代淮北第一名園,與天津塘沽鹽業巨子查日坤建造的水西莊園林並稱南北雙璧。民國時期國民黨兩淮鹽務管理局長繆秋傑所建,民國十九年動工,至二十六年初具規模(1930-1937)。該園基址為平地,後依其時淮北鹽區地勢由人工理水堆山而成,又間以亭、廊,雜以花木,乃為淮北首屈一指之山水園,亦是淮鹽文化的重要體現。其在建築形式、植物配置等方面有借鑑歐式之手法,並與中國傳統園林相結合。

淮北第一名園--秋園
秋園,位於古鎮板浦的南郊,是國民黨兩淮鹽務管理局長繆秋傑所建,民國十九年動工,至二十六年初具規模(1930-1937)。共占地一百餘畝,既吸收江南園林的建築藝術,又有別具一格的特色;園內有山有水,有園有林,人工天然,渾然一體;山水園林,相輔相成。實為人們瀏覽休憩的大好所在,被譽為淮北第一名園。(園名乃取繆秋傑名字中的“秋”字,故名“秋園”。)
一進嵌有“秋園”大字的園門,有一用坐地松精心編製成的栩栩如生的孫悟空迎接遊客的生動造型;中心“花徑”兩側青藤盤繞的“花籬”將公園分為兩半。
秋園的北半有花圃、溫房,盆栽和露天花卉,奇葩競放,四季不斷。花圃間有翹角飛檐的古樸典雅的六角“茅亭”和民族風格的“茶亭”,花叢間挺立著許多玲瓏峭拔的假山奇石,還有迴環幽雅的木欄曲廊相銜連,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圓形的紀念陶澍的“景陶亭”。
秋園的南半有綠茵如毯的“大草坪”,荷蓮點綴的“紅蓮池”(俗稱“龜腰橋”),奇石堆疊成各種禽獸狀的“小花山”,精雕細刻、美觀曲折的“觀花廊”,掛滿串串珍珠般葡萄的“碧紗籠”;還有千姿百態的“菊展館”,展示秋園布局供導遊的“模型館”和一幢近代化富麗堂皇的歐式“洋禮堂”。
秋園的西南,聳立著兩株精心修剪而惟妙惟肖的“猴柏、鶴松”。公園四周為翠鏈玉帶般兩岸垂柳的人工小河,河面上橫跨著幾座別致大方的石拱橋;河外邊積土成山,拼石為峰,建成雲台山、海州山等山峰造型,峰迴路轉,步換景異,並按淮北各鹽區地理位置設計成各個大鹽灘模型。另外,秋園內還建有一動物園和露天球場。
一九三五年,繆秋傑調任四川鹽運使,板浦鹽商們在園內“花徑”路南的草坪前,樹立了一座鐫有“澤被淮鹺”四個大字的“去思碑”(由清末舉人、板浦垣商汪樂安手書)。
秋園建成開放後,便被譽稱為“淮北第一名園”。整個公園布局嚴謹,錯落縝密,假山真水,花木掩映,令人咫尺之間,感發迥異,賞心悅目而流連忘返。
1938年,國民黨灌雲縣政府執行“焦土抗戰”政策,在國民黨第八軍軍長李守維的直接指揮下,由自衛團連長陳少山帶人將秋園內遍澆汽油,後點燃炸藥,使這一名園毀於一旦。
日寇占領時,在秋園北護城河石橋邊建了座碉堡,秋園內建成座地下室水牢,地下室旁則成了屠殺中國人的刑場,日寇官兵還在這兒舉行過刀劈活人的比賽。據說有一次日寇暴行後,殘遭集體屠殺的十多位遇難同胞中,唯有一人脖子氣管尚未被砍斷,他艱難地爬到園南一戶窯民家門口討水喝,但只喝一口便絕氣而亡……
解放後,這兒被平整成苗圃,成為“板浦果園”的果木生產區。
1996年底,板浦果園在縣、鎮有關部門和企業的支持下,規劃修復“秋園”各個景點,經過努力,一座古色古香的“秋園”大門即在舊址上建成,(門楣上“秋園”兩字乃繆秋傑的女婿、前國家農林部部長何康手書。)但因為種種原因,其餘規劃夭折。
近幾年,板浦鎮積極發掘文化旅遊資源,又將恢復秋園景點及興建秋園南“小桃花島”等納入黨委、政府的規劃蘭圖,並打算在秋園內舊有“地下室水牢”附近建立一座“抗日戰爭時期遇難同胞紀念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