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祠

禹王祠

禹王祠位於禹王山主峰,座北朝南,始建年代不詳,現僅存遺址,長8米,寬5.5米,林業和電信部門已改建成機房。向南10米左右有小龍王殿一處,長寬分別為4.4米、3.5米。側峰設立泰山行宮,面積9米×6米,座北朝南偏東,始建年代亦不詳。

禹王祠介紹

禹王山位於博山城西9公里處,系原山之主峰,別名飴山、馬耳山,又稱虞望山。海拔797.8米;東側是斷層陷落而成的懸崖峭壁,因山高風寒,積雪融化較慢,故 《顏神鎮志》將"禹王積雪"列為顏神八景之一。據傳,夏禹治水曾到此地,人們感其功德,在山頂建禹王祠以示紀念,禹王山也由此而得名。

歷史發展

禹王祠歷經多次重修,原廟於文革期間被毀。

2000年農曆9月9日,由山東魯中老年福樂院博山禹王院牽頭,在區文管所帶領下,在禹王山側峰,泰山行宮舊址重修碧霞元君祠一座,四梁八柱,前出廈,上覆琉璃瓦,內塑泰山老母、送子觀音、眼光奶奶三尊神像。

原先禹王祠與泰山行宮前,石碑林立,但大部已毀,現僅存泰山行宮後的三塊碑,其中兩塊為清康熙五十七年所立,另一塊為清嘉慶五年所立,均為重修碑。三碑當中,只有 《重修虞望山泰山行宮記》一碑保存較完好,而其餘兩碑皆因風雨剝蝕,已不能辨認了。

禹王山廟會

每年九月九山是禹王山廟會,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雲集於此,燒香祈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