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與傳說
禮讓草把龍起源於梁平縣禮讓鎮,它的歷史在史料中尚無文字可查。在我們調查當地知情老輩民眾得知:據說禮讓草把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相傳,早在一千多年前,梁平境內歷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就像南宋大家辛棄疾的田園詞中描寫的那樣:“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群鴉”,一派男耕女織,飼牛、護桑、種麻的耕作景象。可是連續幾年炎熱的夏季乾旱無雨,田地開裂,河水斷流,莊稼顆粒無收,百姓苦不堪言。
為了祈求上天水龍王降下大雨,滋潤禾苗,拯救百姓。百姓用稻草紮成草把龍,在農曆四月初八這天,請來了道士設壇祈雨。在案几上擺上豬頭,水果等供品,然香點燭,燒錢化紙。道士手持寶劍比劃念符,率百姓虔誠拜跪東、南、西、北水龍王。口中還喃喃唱到:“一請東方的水龍王,東方的龍王下天堂,願你早早把雨降,以免百姓受災荒。二請南方的水龍王……”。
也許是人們的誠意感動了上天。突然,烈日退去,烏雲四起,一條形似草把的水龍隨即騰空而起,在天上翻雲吐霧。隨即風起雲湧,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草龍翻滾一陣之後,一頭扎進了禮讓川西河壩,融入滾滾洪流之中。
人們被眼前出現的情景驚呆了,深信是上天顯靈,神龍下凡。於是,大家心懷虔誠,將祈雨隊伍浩浩蕩蕩向著草把龍騰飛的方向尋去。當來到現在的禮讓鎮西山腳下(現在的河川村),發現兩個上下間距不足5米左右的奇怪洞口。上面洞口噴出一股涼風,下面洞口噴出清清泉水,好象一條臥龍在這裡呼風喚雨。於是,眾百姓們喜出望外,紛紛前來取水。
眾鄉民為了表達內心喜悅,感恩於神龍的恩賜,在祈雨返回途中,紛紛取水將水灑向草把龍。
人們稱這兩個洞分別為“風洞”和 “風洞泉”。這“風洞泉”噴出的泉水沿著一條河溝流到川西河。人們深信是神龍所賜,於是將這條河命名“龍溪河”。
“風洞泉”泉水不斷,四季不停,從不枯竭。“風洞”也常年清風颼颼,涼爽宜人。實在令人驚嘆!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禱龍祈雨的民俗就這樣在民間一代一代逐漸形成和流傳至今。從此,這一具有巴渝民間民俗文化的禮讓草把龍在梁平縣禮讓鎮誕生了。
禮讓草把龍距今約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禱龍祈雨,神龍顯靈的故事,一直流傳於民間。禮讓草把龍是人們從祈求風調雨順,保一方平安的良好願望出發,從民間的乾旱祈雨發展演變而成。
特點
(一)禮讓草把龍的製作有獨特的講究。整條龍全由稻草綑紮而成,龍身的每一節像是一個個草把,且均不用龍皮裝飾,故因此而得名。特別是龍頭和龍尾不用其它材料做骨架,全用稻草綑紮,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體現出我縣民間扎龍藝人高超獨特的手工技藝。
草把龍由龍頭、龍身、龍尾組成。龍身呈圓柱形,龍身的節數決定龍的長短,常見的龍有9節、11節、13節、15節不等。除龍頭龍尾外,每一節的直徑在30cm—50cm左右,長度在40cm—60cm左右,每一節用四根等距麻繩相連,每節之間的中心間距為六尺,龍頭和第二節中心間距為七尺,間距之間用兩個竹篾條竹圈撐繩。龍頭、龍尾以及龍身每一節的腹部均固定一根竹棍作把,供表演者掌握、玩舞,把長一般1.5米。龍的大小和長度可根據耍龍人的喜好和舞龍人員而定。
(二)草把龍的表演形式多樣,姿態繁多。有順盤龍、反盤龍、龍咬尾、八字形、排山倒海等。表演場地隨意,可以在街道邊走邊舞,也可在舞台和院壩表演。
龍頭:龍頭與龍頸扎制在一起呈“之”字形,因而玩舞起來其龍頭始終高高在上從不低頭。龍頭在整條龍的氣勢和靈性上起決定性的作用。同時龍頭也決定要完成的動作、速度的快慢和方位。
龍尾:要求必須保證龍身動作的連貫和協調性,與龍頭交相輝映,始終搖頭擺尾,體現龍的靈氣。
二節子:緊密配合龍頭,延伸龍頭的作用,動作幅度必須到位,才能帶動龍身完成各種動作。
龍身:在龍頭的帶領下,每一節保證動作協調連貫,線條圓潤流暢,將龍頭信息無折扣的傳遞至龍尾。
在耍龍的過程中,龍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其次是龍尾和二節子。要求隊員配合默契、動作協調、規範統一。每一個人手持一個節,掌握好步伐的整體性、靈活性。動作需軟中帶硬,輕盈靈活;舞步要剛柔相濟,虛實結合。充分體現出龍的靈氣與美感。
(三)禮讓草把龍祈雨的具體表現形態也獨具特色。在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這天,禮讓草把龍在祈雨民眾的簇擁下,由癩子鑼鼓、嗩吶開道,跟隨其後是祭拜供品:有豬頭,水果,香蠟紙燭等。祈雨的隊伍有上百人之多,有男女老少參加。
隨著浩浩蕩蕩的隊伍,來到禮讓鎮西山腳下的“風洞”“風洞泉”洞口,祈雨儀式由道士主持。燒錢化紙,瞌頭許願,祈求神龍保佑。然後,由眾人向龍身灑水,游龍戲水的場面歡快熱烈,整個祈雨場面聲勢浩大,氣氛熱烈。
祈雨儀式結束後,將草把龍設壇供奉三年。三年後由新的草把龍替換,並將原來的草把龍火燒化灰,將龍灰撒向“龍溪河”,寓意送龍歸大海。
在近代年間,草把龍祈雨的民俗也融入到廣大民眾的娛樂活動中,同樣延續了早年祈雨的藝術表現形式。在癩子鑼鼓和嗩吶的節奏聲中,草把龍偏偏起舞,高潮迭起。周圍的民眾將水頻頻灑向龍身,場面歡快熱烈。草把龍時而向民眾逗趣,時而盤旋騰飛,草把龍和百姓形成了一種完美的互動與結合。展示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團結奮進的民族精神。體現出百姓幸福安康、喜慶祥和的美好心境。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廣大民眾歡天喜地慶豐收,吉祥如意過新年的喜悅心情。
文化內涵和社會功能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草把龍逐漸由單純的祈雨,發展為現在廣大民眾喜慶豐收、歡度節日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動。同時也發展滋生了火龍和看龍,演變成多種龍的形態和多種表演形式並存的格局。草把龍出了可以單獨嬉耍外,還可與火龍、看龍合作表演,同台競技。表演的過程中,它們相互嬉戲爭寵,氣勢宏大,尤為壯觀。從而,進一步豐富了廣大民眾的文化生活,也影響了周邊很多鄉鎮。
禮讓草把龍的價值首先具有中國龍舞的共同價值。有著不可低估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功能:
文化內涵
(1)禮讓草把龍是人們為寄託美好願望創造的形象。是來自天地間融萬物靈氣的一種綜合文化體,它高度地概括了中華民族形成與融合的歷史。也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血肉相聯的合力和凝聚力。表現出龍的傳人——中華民族的奮發向上、騰飛進取的民族精神和時代情懷。
(2)人們將禮讓草把龍視為水神。呼風喚雨、普降甘霖,使人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又將禮讓草把龍視為保護神。保佑百姓幸福安康、吉祥如意、六畜興旺。禮讓草把龍的這些造福人類的精神雖然是由人們附會而來的,是一種理想和願望,但這種理想和願望在今天卻是可以達到和實現的。而且這種精神對於我們今天的經濟開發和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
社會功能
(1)祈雨祈福。禮讓草把龍在起源時就和雨水有關,後來又成為祈求風雨、保一方平安的神靈。禱龍祈雨便成為了禮讓鎮村民常見的有意味的民俗活動,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該項民俗活動,為促進人們團結向上、積極進取、構建社會和諧、增強社會凝聚力,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2)欣賞娛樂。在逢年過節、喜慶豐收時節,禮讓鎮的廣大民眾聚集街頭、院壩舞龍潑水,自娛自樂,盡情抒發內心的喜悅。從而,為豐富廣大民眾的文化生活,促進鄉村文化的發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都將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