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谿的禮拜廟會以農曆正月、二月和三月最盛,時間大抵在春耕以前,規模盛大,範圍廣泛。據《餘姚六倉志》記載:“二月十三至十九迎觀音禮拜,化龍堰以西,盡為齋地。”說明廟會在慈谿境內縱橫幾十里內都極為興盛。其中規模最大的是二月中旬行觀音禮拜。慈谿東部有“初一豎旗桿,十五行禮拜”之說。在一寺廟(庵)腳下占土結社,上有柱頭執事,下有分類會腳,如龍會、炮擔會、文旗會等。每一科會均有地產,部分地產租金作辦“齋”之用。禮拜出社,齋船先發,在預定地點借齋,供給隨社會腳人員中膳,繼出“響團”,炮擔在前。執事到齊出正社,領頭的稱“頭旗”。接著頭牌、月鏡,對鑼、對號、皇涼傘、帥府等,後穿插文武旗,大纛、土銃、鑼鼓隊、絲弦細十番和龍等。尾旗壓陣在後。龍有長有短,短的十二節稱十二肖龍,繡花抱彩,綴金閃銀,十分講究。如洋浦廟、吳山廟社的龍多屬此類。長龍約有六七十節,長二三百公尺,如勝山廟社院堂村的長龍。眉山社的龍頭最大,不進廟會。金山社有一條特別的“雞毛龍”,舞動起來非常好看。每社禮拜要逢廟進香,見佛朝拜,這時有“盤場”主廟做禮拜戲,看戲進香,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簡介
晚清至民國時期,慈谿境內較有影響的廟會計有精忠萬壽寺廟會,洋山殿廟會,樟樹鄉文武殿廟會,勝山廟會,崇壽相公殿廟會,五里天妃宮廟會,宗漢眉山廟會,新浦曹娥殿廟會,坎墩娘娘殿蘭街,天元關帝殿蘭街,彭橋鄉中街蘭街。抗日戰爭爆發後,慈谿境內各種廟會很少活動,後雖有恢復,但規模不如以前,逐漸被物資交流會等其他形式所代替。除禮拜、廟會外,慈谿境內還有燈會和迎神賽會。舊時農曆正月十三晚上稱“上燈夜”,延續7天至十九日為“落燈夜”。在這段時間內,除每戶人家在門口懸掛彩燈外,還要舉行燈會遊行。燈型有“跑車子燈”,“跑馬燈”,“舞獅子燈”,“採茶籃”和“紗船扛”等。“車子燈”用彩紙絲綢糊扎,形似花轎,實作車子,美觀靈巧。燈內為“姑娘”扮相的“車芯”,有樂隊伴唱,常用《七朵花》,《九連環》、《十二個月花名》等曲調。最有風趣的是車子燈後面的艄公或艄婆,逗唱、嬉笑,令人捧腹。“跑馬燈”裝扮者,均為兒童,他們胸前掛馬頭,身後背個馬屁股,手握馬鞭,邊唱邊舞。曲調為《馬燈調》。一般以四、六、八編隊,不同顏色的“馬匹”跑舞,馬躍龍騰象徵新春吉利。“舞獅燈”則由兩人合演一獅子,一般4頭編一隊。舞姿有掀、撲、蹲、跳、滾等動作,以“剪刀舞”最好看。獅子開大口,象徵東亞獅吼,使人增添激越之情。“採茶籃”由一個少女高擎茶籃為導具,邊唱邊舞,出戲由民眾選點,如《童子佬》、《大補缸》、《呂洞賓盤藥材》等,並有“連響手”伴唱。“採茶籃”小型靈活,逢場出戲,富有特色。“紗船”在一塊木板上用彩綢紮成一條“船”,外掛彩球龍鳳,內坐經過化妝的姑娘數人,稱為“仙女”。每到晚上,“船”內燈火通明,“仙女”風姿綽約,並配以樂隊,頗能吸引遊人。燈會上街穿村活動,先發出“燈包”。“燈包”上刻著燈會名稱和徵求贊助的意見,樂意贊助者用原紙包好贊助金,多少不等,當眾賞賜。燈包費的收入,一般多用於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