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興林場

福興林場

福興林場地處勃利縣城西部,距縣城30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30°10′7″—130°12′37″,北緯45°47′29″—45°54′47″。林場東鄰大四站鎮農業區,西南接吉興河林場,西與林口縣接壤,北靠河口林場。 山脈:林場屬長白山系、老爺嶺余脈,屬低山丘陵地形,地勢由東向西漸高,最高峰是西南部的拉拉別山,海拔高度650.3米,平均海拔高度440.6米。

自然地理

水系:倭肯河支流從林場內流過。

氣候:林場地處黑龍江省東部,為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春秋分明,年平均氣溫3.4℃,最高氣溫33℃,最低氣溫-32℃,年降水600毫米,積溫2700°,無霜期120天。

土壤:土壤主要是暗棕壤和沼澤土2大類,暗棕壤分布廣,面積大,土壤條件良好,肥力高,適於林木生長,暗棕壤中典型暗棕壤分布最廣;沼澤土分布在谷地。

植被:屬小興安嶺——老爺嶺植物區的小興安嶺——張廣才嶺植物亞區,現存的天然林為柞、楊闊葉混交林,人工林以落葉松為主,還有紅松、柞樹的混交林和部分樟子松純林。天然林的下木是榛子、胡枝子、刺玫果、接骨木、珍珠海、杜鵑、衛矛、山梅花等,地被物為羊胡苔草、毛綠苔草、野豌豆、鈴蘭、蕨類等。藥用植物有五味子、刺五加、人參、元株、串龍骨等;食用有山葡萄、狗棗子、蕨菜、薇菜等;菌類有木耳、蘑菇等。

野生動物:有黑熊、野豬、狍子、野雞等。

林場礦產豐富,其中天然理石貯量大,沒有開發出來。

交通通訊:勃刁公路貫穿施業區,長16公里,道路網密度為1.7m/公頃,有簡易公路及大車道若干條,是林場採伐、造林、撫育等生產及生活的重要道路。勃利——刁翎公路的交通客車,每日有數輛從場區通過,另外勃刁公路與勃依公路在場區相接,交通極為方便,地方通訊網、有線電視,林場都可以利用。防火有瞭望塔、對講機。施業區內有4個自然村屯,是林場勞動力的主要來源。

森林資源

森林資源概況:經營面積9278公頃,其中林業用地面積8000公頃,占經營面積的86.23%,非林地面積1278公頃;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面積7135公頃,未成林造林地面積527公頃。森林覆蓋率76.9%。

林分類型:天然柞林面積3079公頃,蓄積216870立方米,占活立木蓄積的47.9%,是天然林中優勢樹種。山楊林面積46公頃,蓄積5990立方米;軟闊混交林面積23公頃,立木蓄積2090立方米。人工落葉松林面積1733公頃,立木蓄積151330立方米,占活立木總蓄積的27.4%;人工紅松林面積1477公頃,活立木蓄積32330立方米;人工樟子松林面積747公頃,活立木蓄積42210立方米。

林齡組:林場的林木多為中齡林,中齡林面積5254公頃,蓄積406610立方米,占活立木總蓄積的89.8%;幼齡林面積1840公頃,蓄積40270立方米,占活立木總蓄積的8.9%;林場現在還是以撫育為主。

建設情況

林場1969年10月建場,現有職工125人,其中幹部8人。辦公室506平方米,林場公路16公里,通訊線路10公里,瞭望塔1座,建場以來,已向社會提供商品木材15萬立方米,上繳利潤50萬元,小木車間盈利1萬元。

發展方向

一、加強對中、幼齡林的培育和加強林政管理的力度,杜絕濫砍盜伐。

二、招商引資,充分利用林場的資源優勢,開發大理石及山產品。

三、發展養殖業,特別是利用退耕還林的大好時機搞立體開發,即上層為林木,下層種人參、刺五加或榛子等,做到以短養長。

林場場長:張成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