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刺繡福祿壽三星高照圖
這是琮王府珍藏的清代繡品,福祿壽三星高照圖, 高2.5米,寬1.8米
,【福,祿,壽】三星人物的繡像,是內地進奉西藏的物品,後被西藏的上層人物裝裱成唐卡懸掛。此【唐卡】尺幅巨大。掛在室內能占半面牆,人物刺繡栩栩如生,工藝十分精湛。
深邃而神秘的天空,古代人們不懂滿天星羅棋布的點點繁星,是如何存在和變化的,對自然萬物的禍福演變和人生命運的變化無常不知道由誰來主宰,於是,星宿崇拜的占星術,星相學就應運而生了,人們把天上的星星神話和擬人化,賦予他們更多的掌管人間命運的神祗,各種宗教也就應運而生,這裡的福祿壽三星,應該屬於星宿崇拜加宗教神話民俗傳說的代表做。
福星,古稱木星為歲星,所在有福,故又稱福星。《天官·星占》里講:木星照耀的國度,賜幅於君王,保佑他政權穩定。《李商隱北齊歌》:“東有青龍白虎,中含福星包世度。” 星相家們近而引申為:“歲星所照,能降福於民”是說歲星照耀的地方,百姓也能夠得到好運和幸福。看來早在西漢以來,人們就把木星作為賜福之星看待。而到唐代,據說唐代道州產侏儒,歷年選送宮中為玩物,唐德宗時道州刺史陽城上任後,即廢此例,並拒絕皇帝徵選侏儒的要求,州人感其恩德,逐祀為福神。宋代民間普遍奉祀,以後更多發展為有稱天官為福神,有稱懷抱 嬰兒的送子張仙為福神。這幅圖上右側的福星,手中捧著太極圖,常見的福星常常手捧福字,或者手拿蝙蝠,以附會福星,而此尊福星,雍容大度,手拿太極圖卷,面露沉思,一幅憂國憂民的形象,面容雕刻傳神細膩,栩栩如生,甚至人物的眼珠,眼神都刻畫入微,頦下長髯,寬袍大袖,衣帶飄飄,很好的體現了“天官賜福”的意境。
中間的是祿星,祿星原是星神,又稱文曲星。在北斗星之上有六顆星,合起來稱為文昌宮。其中的第六顆星即是人們崇拜的祿星。《論語》:“人有命有祿,命者富貴貧賤也,祿者盛衰興廢也。”《史記。天官書》說:“曰文昌宮:一曰是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司祿,即職司功名利祿的祿星。唐代科舉產生之後,祿星遂成為士人命運的主宰神,天下士人莫不對之頂禮膜拜。所以祿星是人們崇拜的主管文運的神,但是由於過去科舉制度是做官的途徑,考上狀元,進士就可以做官,所以文神和官運也就聯繫起來,拜祿神祈求升學,升官成為風氣。宋代以後又附會以歷史人物張亞子為文神,據說梓潼的張亞子屢次顯靈異,姚萇在前秦建元二年到梓潼七曲山,見到一神人。神人說:“君早還秦,秦無主,其在君乎?”結果姚回到秦地果真當上了皇帝,於是在梓潼修建張相公廟來祭祀;據說安史之亂唐玄宗逃跑途中在七曲山夢見張亞子,說唐玄宗不久要做太上皇,結果唐玄宗果然做了太上皇,唐玄宗舉行隆重祭祀,祭拜張亞子並追封他為左丞相;宋代的《鐵圍山叢談》則說,長安西去蜀道有梓潼神祠,向來號稱靈異。士大夫經過梓潼祠,如果有風雨相送,必官至宰相;進士經過梓潼祠,得風雨相送,必中狀元,所以祿神在古人的心目中既主宰文運,又主宰官運,深受文人士大夫的供奉和喜愛。這幅圖的祿神顯然更具有人性化,屬於將星神的自然之神到民俗的人性之神的演變後的形象,身著紅袍,懷抱如意,紅袍上騰飛的玉龍,胸前繡的威武的金剛之神,顯然隱喻了中原朝廷和西藏高層的最高統治者才能賜予你官運亨通。
左下角的是壽星,壽星也是由一顆星辰轉化而來的,壽星又稱老人星,南極星,它在天文學裡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於南半天球南緯50度左右,在中國北方地區其實很難看到。是南極最亮的星,由於這顆星在夜空中不斷發光,應了人們長壽永久的願望,便演變成壽星。司馬遷《史記·天官書》中記載,秦朝統一天下時就開始在首都鹹陽建造壽星祠,供奉壽星。隨著道教的發展,壽星開始從天上走到人間,成了仙人形象,壽星的大腦門鮮明的特徵可能是和道教提倡的養生學和星相學有關,據說壽星手中拿的是王母娘娘的蟠桃,3000年一開花,3000年一結果,吃後長生不老。而壽星手中的手杖,據說源於漢武帝曾經提倡尊老,為年滿70歲的老人舉辦一次宴會,宴會後發了酒肉穀米,還賜給每位老人一柄刻著斑鳩鳥的手杖,以示王權,同時規定不尊重老人者要受刑法處罰。這尊壽星的大腦門褶皺疊起,面容笑容可掬,老者慈眉善目,兩綹長壽眉,眉骨隆起,這都是古人相面中所說的長壽特徵,人物面部的笑容的眼神微挑,嘴角上翹,神態逼真,頦下的長髯絲絲縷縷,給人慈祥,快樂的感官享受,人物右手持鳩杖,(又稱王杖),左手持仙桃,桃葉尚在,可見其鮮(仙),雖然人物畫的矮矮胖胖,卻顯得富貴大氣,有一種快樂慈祥的感染力。
僅以此圖,恭賀各位朋友“福祿壽”“三星高照”,榮華富貴,福壽綿長,官運亨通,加官進爵,健康長壽,快樂如仙。
古代的宗教和文化是以形象化的神話表達人們一種良好的願望,宗教或禮教都屬於社會心理學的範疇。而現代把這些作為封建糟粕擯棄了,不知道應該算文化的進步還是倒退。搞的現在外國人在挖掘中國的傳統文化,而中國人卻對自己的古老文化沒文化,實在是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