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登村

福登村

該村隸屬於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通甸鎮,東鄰黃松村,南鄰水俸村,西鄰金竹村,北鄰通甸鎮,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通甸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縣城36公里。該村下轄福登、刺坡、溫坡等9個村民小組,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24人。年平均氣溫10.6℃,年降水量118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芸豆等農作物。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186.78畝(旱地2186.78畝),人均耕地1.28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775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2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4畝,主要種植蘋果、核桃、犁等經濟林果;草地4500畝;荒山、荒地6069.5畝,其他面積5895.1畝。有鐵、鋅、鉛鋅礦、銅等資源。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402戶,共有鄉村人口1768人,其中男性862人,女性906人。其中農業人口1722人,勞動力890人。外出務工71人。該村以白族、傈僳族為主,是白族、傈僳族混居地,其中白族1511人,傈僳族146人,其他民族111人。

到2009年底,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722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35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通甸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6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通甸鎮衛生院1.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戶,占農戶總數的0.05%。

基礎設施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通甸鎮福登村進村道路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通甸鎮福登村進村道路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51戶通自來水,占總數的82%,有51戶飲用井水,占農戶總數的18%;有402戶通電,占農戶總數的100%。有12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8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31%和9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3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54戶(分別占總數的82%和63%)。該村到通甸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1輛,拖拉機23輛,機車1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180畝,有效灌溉率為5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9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3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8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5戶。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8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520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距離通甸鎮中學1.5公里,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51人,其中小學生169人,入學率98%;中學生82人,入學率100%。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1人,少數民族黨員41人,其中男黨員38人、女黨員3人。年齡在60歲以下22人,60歲以上19人;全村建有團支部1個,團員38人。該村村委會由村支書、村主任、副主任等組成。

村務公開

該村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收支及各種公益事業和發展思路,項目規劃等情況;上級部門扶持資金及項目實施情況;五保供養、擁軍優屬、計畫生育補貼、最低生活保障、惠農業政策等情況。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8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80畝,集體總收入6萬元,有固定資產151.8萬元。

農村經濟

2009年,該村經濟總收入325.0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5.35萬元,占總收入的35%;畜牧業收收入129.96萬元,占總收入的40%(其中出欄肉豬1208頭,肉牛105頭,肉羊1320頭);林業收入7.07萬元,占總收入的2%;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28.7萬元,占總收入的9%;工資性收入44萬元。占總收入的14%。農民人均純收入1161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1人(占勞動力的3%),在雲南省內務工61人,到雲南省外務工1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大部份自然村道現為土路,交通不便,給民眾生產生活帶來嚴重不便;
2、村級文化活動室設備簡陋,落後,給民眾的娛樂生活帶來不便;
3、村級醫療室常備藥品缺乏,醫療器械簡陋落後,人員編制少,給民眾看病就醫帶來不便。
4、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缺乏科學規劃,制約了種植業的發展。
5、農作物種植及養殖業品種單一,缺乏多品種的經濟作物及特色產業的試驗推廣,經濟效益低,難以帶來好的經濟效益。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玉米特色產業,種植面積18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700頭、牛200頭,羊16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60人。充分利用我村委會優勢,以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三五”規劃末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4800元。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玉米、馬鈴薯、芸豆主要銷售往縣內,2015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65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玉米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養殖產業。該村到2015年底,有3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