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社區

隨葬品有青銅器、陶器、骨器、玉器、蚌器、漆木器、石器和鐵器等。 青銅器700餘件,其中禮器150件、兵器300餘件,另有車馬器、樂器、雜器等。 福田社區墓葬出土兵器300餘件,明顯分為兩類。

簡介

田社區東依平陽河,北靠金斗山,1958年屬新泰縣城關公社,1984年屬城關鎮,1985年屬新泰市中辦事處,2003年更名為福田社區,屬新青雲街道。
明洪武年間,周、張、李、王諸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因周氏人口居多,故名周家莊,後改為福田社區。

遺址

福田社區東周墓葬。2003年3月至5月,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新泰市博物館對福田社區基建範圍進行了勘探及考古發掘,發現了東周墓葬66座,出土青銅器、陶器、骨器、玉器、石器、鐵器等文物1600餘件(組)。隨葬品有青銅器、陶器、骨器、玉器、蚌器、漆木器、石器和鐵器等。隨葬的4輛木質車,放置於槨頂部,均為獨轅車,由衡、軛、轅、輿和輪組成。輿為圓角長方形,長約120厘米、寬約110厘米;車輪直徑約120厘米、牙高約6厘米,輻26條,每條長約49厘米;轅長240厘米、衡長約110厘米、軛高約40厘米。青銅器700餘件,其中禮器150件、兵器300餘件,另有車馬器、樂器、雜器等。禮器主要有鼎、�、提梁壺、盤、�、舟、蓋豆、敦,以蓋豆、舟最為常見,多為偶數組合。樂器有�、紐鍾、鐸和鈴等;兵器主要有劍、戈、矛、匕、鏃等,劍、戈數量最多。車馬器有馬銜、車轄、車軎、蓋弓帽。陶器數量較多,主要器形有鬲、蓋豆、罐、� 、觶、鼎、淺盤豆、壺、簋、敦、籩、盤、�及禽獸俑等,其中以彩繪禮器和素麵鬲的發現較為重要。骨器數量多,主要有馬鑣、盒、梳、笄、簪和珠、貝等串飾,其中以骨貝串飾最多,以梳子、管頭小盒、笄和簪製作最為精美。玉器見少量玉片飾,另有水晶和瑪瑙飾件。蚌器主要有穿孔蚌條飾件和大量小珠子。另有3件圭形穿孔石器,1件鏟形鐵器,漆器見盒和箱,但只留有痕跡。
從隨葬品組合及其特徵分析,墓葬年代大致在春秋晚期晚段至戰國中晚期。根據墓葬結構、隨葬品組合及其特徵、葬俗等,福田社區東周墓葬屬齊文化墓葬,規格較高,也反映了墓主人等級差別。大量兵器,均隨葬於男性墓葬中,行軍常用的銅鐸以及車和大量車馬器等,說明福田社區一帶為當時齊國軍事重鎮。
福田社區墓葬出土兵器300餘件,明顯分為兩類。一類鑄造精美,貪鉛高,硬度大,鋒利逼人,沒有銹跡,劍首內部為細密螺旋紋,有的劍身飾暗格線紋,這類兵器數量約占三分之一,明顯具有吳國兵器特徵。其中有劍鑄有銘文的:“攻吳王姑發者反之子通自乍元用”,是吳國兵器無疑。齊、吳兩國春秋末期曾發生過“艾陵之戰”。福田社區東周墓葬發現大量吳國兵器為艾陵之戰地點在新泰市區附近提供了證據。
發現的有銘文銅器15件,皆鑄於劍、戈和矛之上,除上述吳王之子劍外,還有“王”“車戈”“王國之車戈”等銘文。其中“王”字出頭,是東周齊國文字的特點。
墓葬隨葬的鼎、小罐、�、觶、盤、�、簋等部分陶器明顯具有魯文化特徵,槨室周圍普遍施青膏泥也是受當地魯文化影響。
福田社區東周墓葬群為山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