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台灣島]

福爾摩沙[台灣島]

相傳在十五、十六世紀時,由於地理的發現與新航海路線的開闢,更盛傳東方地區有遍地的黃金與香料,使得當時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國家、紛紛派遣船隻到此探勘。

基本資料

福爾摩沙[台灣島]福爾摩沙

台灣
福爾摩沙
初葡萄牙人初登寶島
第一句話就是
"福爾摩沙"
意為美麗之島
福爾摩沙並不是台灣的意思
福爾摩沙的意思是美麗之島
綠島很美是福爾摩沙
馬祖很美也是福爾摩沙
『Formosa』

福爾摩沙(英語:Formosa)來自拉丁文及葡萄牙文的「Formosa」,均為「美麗」之意。15世紀以來,隨葡萄牙人在地理大發現時代在全球開闢新航線,世界上許多地方以福爾摩沙命名,遍布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和大洋洲;地形亦包括海灣、海灘、島嶼、山脈、河流、湖泊、城市等。在世界各地稱為「福爾摩沙」的地方發現的生物物種,經常都以「福爾摩沙」命名;包括原有的陰性詞,也包括其陽性形式,例如「formosa」、「formosana」、「formosanensis」、「formosanus」等。

相關資料

自十六世紀中葉以後,亞洲地區的海上航運逐漸頻繁,有許多航海路線通過台灣海域附近,當時的葡萄牙船隻在經過台灣海面時,從海上遠望台灣,發現台灣島上高山峻岭,林木蓊綠,甚為美麗,於是高呼【Ilha Formosa!】這句話,即『美麗之島』的意思(Ilha相當於英文的island)。
當時的葡萄牙人將重心放在中南半島,因此台灣對他們而言,只是一個路過的美麗景點,但是『Formosa』這個名稱卻被日後的荷蘭人沿用至今,所以到現在仍有很多人喜歡將台灣寶島稱之為『福爾摩沙』,這就是『福爾摩沙』的由來。
1554年,“福爾摩沙”之島名,首先出現在葡萄牙製圖家羅伯·歐蒙(Lopo Homem)所繪製的世界地圖上,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由歐洲人所繪製的、出現台灣島名的地圖。此地圖,是以八幅的羊皮紙繪製而成,原尺寸為149×230公分,現藏於佛羅倫斯考古博物館。

世界各地的福爾摩沙

以“福爾摩沙”命名的地方遍布五大洲,包括各類地形。其中,面積最大的為阿根廷北部內陸的福爾摩沙省,面積7.2萬km²,首府福爾摩沙市。巴西、秘魯、美國、葡萄牙、阿根廷等地都有鄉鎮城市被稱為福爾摩沙。除台灣島(下文詳介)外,以“福爾摩沙”為名的一些著名地方有:

葡萄牙
福爾摩沙河(葡萄牙文:Rio Formosa)及福爾摩沙河國家公園。
巴西
福爾摩沙山脈(葡萄牙文:Serra Formosa)
聖瑪利亞市(Santa Maria)的福爾摩沙海灘(葡萄牙文:Formosa Beach)
福爾摩沙湖(葡萄牙文:Lagoa Formosa)
福爾摩沙市(葡萄牙文:Formosa, Goiás)
阿根廷 福爾摩沙省 福爾摩沙市
美國佛羅里達奧蘭多市的福爾摩沙湖(英語:Lake Formosa)
肯亞 肯亞外海的福爾摩沙灣(英語:Formosa Bay),今名“翁瓦納灣”(斯瓦希里語:Ungwana Bay )

福爾摩沙與台灣

台灣島在早期也被歐洲稱為“福爾摩沙”,而台灣海峽則稱為“福爾摩沙海峽”,至19世紀清廷設定台灣省以來,國際上逐漸採用“台灣”(英語:Taiwan)的稱呼。20世紀後期以來,因“台灣”一詞帶有漢族色彩,部分台灣獨立運動人士傾向使用“福爾摩沙”來稱呼台灣。
台灣特有種中,早期發現的多是以“福爾摩沙”(及陽性形式)命名,後來發現的亦採用“台灣”的名字,兼有陰性及陽性形式,如“Taiwaniana”、“Taiwanensis”、“Taiwanianum”。這些種名的中文名則均用“台灣”。
中國認為“福爾摩沙”帶有殖民及西方帝國主義色彩,“福爾摩沙”的稱呼在中國大陸則被禁止使用,不過大多數大陸人並不清楚這個詞的意思。

前些年,大陸曾出現過商家把福爾摩沙作為店名的爭端,甚至於2006年台灣《金馬獎》的獎項中包含福爾摩沙的字眼,事後被大陸認定台獨勢力的黑手伸進了演藝界。借用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陳孔立的解釋的意思就是:“福爾摩沙”是“Formosa”(即“美麗之島”)的音譯;荷蘭殖民者侵占寶島台灣,荷蘭人一直稱台灣為“福爾摩沙”,因此帶有強烈的殖民色彩。而且,這個詞連同它的音譯,近年來被“台獨”分子所頻頻利用,他們扯著這件外衣,來淡化割斷抹殺台灣和祖國大陸的關係。2007年2月,上海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顧大僖路過位於上海市吳江路的一家台灣點心店,也發現了招牌上的福爾摩沙,人們才知道福爾摩沙這四個字不僅傷害中華民族感情,還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八)項之規定。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