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橋[浙江省奉化市大堰鎮]

福星橋,是一座百年古橋,居於青山翠谷之中,位於浙江省奉化市大堰鎮常照村之北,五份地村以南,當地村民稱其為“五洞橋”。福星橋,至今有兩項“殊榮”:一為“浙東第一石拱長橋”,二為“寧波市十大名橋”。

基本信息

福星橋[浙江省奉化市大堰鎮] 福星橋[浙江省奉化市大堰鎮]

福星橋,位於奉化市大堰鎮五份地村,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星橋,又名五洞橋,系五孔石拱橋,全長96.30米(包括引橋),中孔跨度14.90米,餘四孔跨度各為12.60米,橋面寬6.35米,高約14米。橫跨縣江上游。縣江之水,從大公岙流來,至大堰已很壯大,到了這兒,右邊青山綿延,公路蜿蜒;左邊房屋錯落,岡巒起伏,拱橋連線兩岸,如彩虹橫空,氣勢不凡。
福星橋的橋洞拱券為縱聯砌置,橋墩靠上游一面都壘有破水石。中孔和邊孔的拱券上方都嵌著一方石匾。中孔匾上刻橋名,邊孔匾上分別刻著安瀾、永慶、砥柱、常新八字。橋面寬闊,上鋪石板,中軸線上還間有松鶴、荷花、竹菊、松鹿等浮雕。兩邊各28個橋欄望柱上雕刻著獅身、蓮花等石雕。兩頭有抱鼓石,整個橋面素雅而大方。

歷史沿革

橋建於清代末年,原來這裡曾是寧波至紹興、天台的要道。早先在江中也多次壘石為墩,鋪板作橋,但往往被洪水沖毀。1891年,從普陀山來了一個淨修和尚,聲言在夢中受觀音大士指引,專程到這兒來建造橋樑。於是他發動村人並多方募捐,集資興建,前後花了七個年頭才落成。現在西首碑亭上還保存著七塊石碑,記載建橋經過和樂助者姓氏。現今,該橋仍是村人出入必經之路。

人文故事

關於淨修和尚和“福星橋”,還有一個感人的傳說呢。相傳,浙江普陀山有一名叫“淨修”的和尚,一天夜裡夢見觀世音菩薩要他去奉化連山建造一座橋。次日醒來,夢境歷歷在目。在師兄弟的鼓勵下,淨修和尚離開普陀山徒步來到了寧波奉化,並一路沿著奉化江往連山尋訪,不日便來到了現在的常照村,覺得此地與夢境頗為相似。接著,就安頓下來,開始積極募化籌資。淨修和尚不辭辛苦地奔波著,上至大堰、董李、萬竹,下至尚田、溪口,募捐了6年的時間,終於建成了用石塊壘起來的石拱長橋。它大大地方便了附近幾個村的幾百戶農家進與出。石拱長橋造好後,當地老百姓把淨修和尚當成了附近幾個村子的福星,於是,村民們把他造的橋命名為“福星橋”;同時,也為了討吉利,把靠橋的常詔村子也改名成了“常照村”,寓意為“福星常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