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音像出版社

福建音像出版社的前身是福建省錄音錄像製品出版公司,成立於1983年4月6日。它是福建省最先成立的一個綜合型音像出版單位。它集編錄、製作、生產、銷售於一體。創建時,核定編制15人,是廣播電視廳管轄下的企業單位,主要任務是出版盒式立體聲錄音帶和錄像節目帶,為豐富民眾精神生活、開展對內對外錄音宣傳服務。

業務範圍

(1)組織福建省創作和表演力量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錄製出版健康優秀的音像製品供應市場;(2)出版福建地方性優秀文藝、戲劇節目和各地風光名勝的音像帶供出口,向世界宣傳福建,滿足台灣、香港同胞和國外華僑、華人的需要;(3)建立暢通有效率的發行渠道。社址設在福州市西南路3號(現白馬北路253號)。

發展歷程

省音像製品出版公司創辦初期,音像市場相當混亂。不少原從事工業生產的部門,還有商業部門和個體商戶,不顧國家有關規定,自立名目,擅自翻錄複製國內、國外一些盒式音帶,並將其投放市場,其中有不少黃色音帶,造成精神污染。福建音像製品出版公司作為國家批准建立的專業音像出版機構,創辦伊始,即迅速籌劃,以簡陋的設備,編輯出版健康優秀的音像製品,投入市場。據統計,從1984年9月開始到1985年6月止,前後僅10個月就製作出版十幾種盒式音帶節目,發行32萬多盒。其中《山情水戀》、《中國曲調——迪斯科》和福建名歌手葛軍、趙秀蘭的演唱專輯等錄音帶,頗受廣大聽眾喜愛,每種發行量均在萬盒以上,有的高達8萬多盒。與此同時,還出版發行《岳飛》等錄像節目5000多盒,銷售總金額達265萬餘元,純利75萬多元。為該社發展壯大積累了資金。

出版資源

1987年8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福建省音像製品出版公司正式改名為福建省音像出版社,並由企業改為事業單位,實行企業管理,自負盈虧。同時,省音像出版社還購置一批先進的生產設備,使產品數量、質量都有明顯的提高。在編員工也增至16名,其中,高級工程師、副編審各1名,編輯、工程師、經濟師等7名。出版社內部設有錄音部、錄像部、錄像帶發行站、經營部、播放館等業務部門,使編錄、出版、發行、銷售各個環節的運行逐步趨於協調。據1987年10月統計,省音像出版社成立後已出版發行歌曲錄音帶56.2萬餘盒,戲曲錄音帶13.1萬餘盒;錄像帶37版2萬餘盒;薄膜唱片56萬餘盤。

多元發展

1990年,省音像出版社又在編、譯、攝、錄和出版、發行等方面邁出新步子。內部機構根據業務發展需要作了相應調整,增設音帶發行站、計畫管理部,同時,將經營部按企業性質單獨分離出來作為下屬單位。並根據生產擴大的需要,又購置補充一批錄製設備,如錄像機、字幕機等,使節目編輯、製作手段基本配套。在編員工也增至54人。社領導還針對出版社存在的薄弱環節,突出抓出版工作。因此,僅這一年省音像出版社就向市場提供3.4萬多盒錄像帶,出版、發行盒式音帶42萬多盒,營業額近400萬元,實現全年純利25萬元的計畫。特別要提到的是,這一年出版社還突破以往只購片出版錄像帶的老套路,依靠自身力量組織拍攝了三部錄像片,鍛鍊了隊伍,積累了經驗,為音像出版社自己組織拍片開闢道路。

工作業績

截至1990年底,省音像出版社已出版各類錄音帶300餘版,發行量達700多萬盒,錄像帶60餘版,發行近3萬盒。其中:錄音帶《南音新秀演唱集》、《送友人》(1986年出版)獲1988年全國音帶大獎賽“銀杯獎”;錄音帶《愛的品嘗》(1988年出版)被中國青年報社選為“青年人所喜愛的歌曲帶”。木偶劇錄像帶《岳飛》(1985年出版)獲1987年福建省影視劇創作“福輝獎”;錄像帶《喬女》(1988年出版)獲省首屆錄像帶評比二等獎;錄像帶《生死飛龍壁》、《臥虎雄傑》(1990年出版)獲省首屆錄像帶評比三等獎。 1990年底,福建音像出版社已擁有資產213萬元,除雷射視盤外,可成批生產市場上所需要的各種類型的音像出版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