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範圍
負責轄區內氣象行業管理、氣象防災減災、氣象服務、天氣預報與氣候預測、地面氣象觀測、氣象衛星套用及防禦雷電管理等工作。活動情況
一、加強基礎業務工作,提高氣象服務能力1.基礎業務,測報錯情率0.0‰,預報服務均達到上級業務要求標準,穩中有升。氣象台每周均有制定學習計畫,每周進行一次集體學習。全體業務人員(3人)已通過省局綜合業務上崗證考試。2.公眾氣象服務,通過LED顯示屏、鄉鎮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移動氣象信息平台、電視、傳真、微博、微信、12121專用電話、手機全網簡訊發布等多渠道向社會發布日常天氣預報、災害性天氣預報、警報和預警信號、森林火險等級預報、天氣實況、百姓生活氣象指數預報等。通過福安市OA辦公系統,及時向各鄉鎮、市直各單位傳送重要天氣預、警報等氣象信息,共發布預警信號230次,發出簡訊221999條,通過福安市政府門戶網發布三天滾動天氣預報,提高了氣象預報信息的覆蓋面。3.決策氣象服務,為春耕生產、春節、五一、高考、端午、中秋、國慶等重大活動提供專項氣象服務,服務效果良好。4.農業氣象服務,我局制定了農業氣象服務周年服務方案,農氣觀測人員不定期製作《農用天氣預報》,發布在各鄉鎮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LED顯示屏上,全年共發布5期,發布農業氣象預報共130份,並針對所觀測的農作物生長發育情況及病蟲害發布相應的注意事項和措施。5.繼續深化農村防災減災建設,今年已完成68面行政村LED顯示屏建設。6.順利完成中央財政“三農”專項??氣象災害防禦,今年所部署的任務,並在2016年1月13日完成驗收。二、氣象現代化建設有序進行1.我局與福安市住建局聯合發文《關於申請福安市暴雨強度公式修訂項目經費的請示》(安建〔2015〕300號)向福安市人民政府申請落實項目經費,福安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將編制費用列支到福安市2015年城市基礎設施配套經費中,該項目經費已到位,並已完成招投標工作,編制工作也即將完成。2.2015年12月31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出台了《福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福安市氣象現代化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安政辦〔2015〕276號),將氣象現代化項目實施經費納入政府預算管理。三、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有序開展1.12月31日,我局舉辦了福安市2015年氣象災害暨山洪地災防禦知識培訓班,有效提升鄉鎮(街道)防汛抗颱風暨氣象防災減災應急處置能力,切實做好基層鄉村防汛防災減災工作。2.我局在2016年初完成對各鄉鎮和各街道的氣象防災減災年終考核,突顯氣象作用。四、積極開展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鄉鎮創建按照中國氣象局關於氣象災害防禦標準化鄉(鎮)的創建標準,完成賽岐氣象災害防禦標準化鄉鎮的建設,並多次到鄉鎮進行指導、協調和溝通,有效推動創建工作的開展。五、強化社會管理職能,紮實開展氣象防災減災1.廣泛宣傳氣象法律法規,加強與建設主管部門和安全管理部門的充分溝通,把防雷減災工作提高到安全生產的高度加以落實,全年總計防雷裝置設計審核行政許可受理29件,辦結29件,防雷竣工驗收行政許可受理19件,辦結19件,施放氣球活動的審批許可,共審批30批次。2.為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科普知識宣傳,我局到溪潭鎮岳秀村參加福安市農業局舉辦的“福安市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現場諮詢宣傳活動”的活動,免費向村民們發放《氣象災害應急避險常識》、《防雷避險手冊》、《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禦指南》和《氣象災害防禦指南200問》等600多份氣象科普知識宣傳材料,使民眾對氣象防災減災、氣象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性提升進一步的認識。六、加強防雷安全管理,積極爭取地方財政支持1.嚴格加強防雷安全管理,聯合市安辦發文開展防雷安全專項檢查,按時完成易燃易爆場所的檢測,全年已檢測50個,每月及時收集上報雷災數據情況,2015年內至今雷擊事故無人死亡。2.充分運用政策,爭取地方政府支持,為氣象事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七、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推進基層台站建設汛期前,對辦公樓供電系統、防雷系統、發電設備、氣象儀器設備、通信網路、天氣預報業務系統進行了全面的檢查、維護。為更好地開展汛期氣象服務工作提供有效技術設備保障。在汛前,召開了全體幹部職工大會,對汛期工作進行再部署,會議要求,各股室要認真履行職責職能,切實做好汛前檢查的準備工作。年初,我局與市氣象局及各股室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將安全責任層層落實。同時認真學習上級有關檔案,定期召開安全會議,組織開展本單位的安全生產檢查,認真查找各個環節的安全隱患,做好氣象保障安全工作,進一步做好汛期的氣象服務工作。八、加強黨風廉政和精神文明工作![福建省福安市氣象局](/img/f/f69/nBnauM3X3cTMykjM5QTN3ADM4QTM5YTN4MTOzQTNwAzMxAzL0U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