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認知轉向”開始影響到文學研究領域,逐漸形成一門新興的文學研究範式——認知詩學,它現也成為國外文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其實,在認知詩學形成之前,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就對文學閱讀進行過心理實證考察,然而,這種方法“忽略了文學的情感和審美因素”,“沒有實驗設計和方法,文本材料不夠豐富”。20世紀晚期,隨著神經科學的發展,對文學閱讀的神經機制研究在西方開始萌芽,並誕生了“神經美學”研究。21世紀初,神經科學與藝術、文學的研究結合愈發緊密,逐漸形成一門新興的文學認知研究領域。2011年,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阿瑟·M. 雅各布斯(Arthur M. Jacobs)提出了“神經認知詩學”(Neurocognitive Poetics)這一術語。
1. 神經認知詩學的萌芽與形成
19世紀末20世紀初 ,神經科學與文學擁有共同的哲學取向和修飾策略,然而,在19世紀60年代早期,當法國神經科學家Paul Broca (1824–1880)認為人的大腦左半球的額回(frontal convolution)與語言能力相關後,神經科學就與語言研究分道揚鑣了。隨著認知科學的發展,“持續增加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文學研究和認知神經科學的空隙處和重疊處進行探索的人文學者與科學家們,將在未來的文學理論與批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隨著文學的認知轉向,許多文學作家和學者對於當代的神經科學和認知科學具有深入了解,1999年,現代“神經美學之父”Semir Zeki結合實驗美學(Empirical aesthetics)和心理美學,提出“神經美學”(Neuroesthetics或Neuroaesthetics)這一概念,並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神經美學研究所。神經認知詩學開始萌芽。
21世紀以降,認知文學研究在西方掀起了一股熱潮,文學的認知神經研究也開始興起。Solso、Trimble、Armstrong等探討了大腦與文學批評的關係,特別是文學閱讀和藝術欣賞中的神經機制;《認知文學研究:當前主題及新的方向》第三部分就是“文學研究的神經學方法”,共收集了三篇文章,分別從神經認知視角分析了《堂·吉訶德》與元小說、哈姆雷特缺乏男子氣概的悲傷以及卡夫卡的入睡幻覺。
神經科學的理論雖然已用於文學、藝術的研究,但也僅是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直到2011年,雅各布斯(Jacobs)在《神經認知詩學——文學閱讀模式的要素》一文中,基於修辭學、詩學和審美學的經典理論和閱讀的神經認知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神經認知詩學”這一術語以及文學閱讀的神經認知詩學模式。2015年,他的《走向文學閱讀的神經認知詩學模式》一文他指出,文學閱讀中,主觀印象、情感或自我反應和審美偏好都主要依賴語境和讀者的個性因素,現有辭彙再認知、閱讀和眼球運動控制、文本處理都缺乏情感過程或審美過程的參照或處理,而且研究主要關注文學閱讀的有意識層面,忽略了文學閱讀中無意識層面。依據神經科學、修辭學、詩學和美學的實驗數據和理論,他改進了2011年提出的神經認知詩學模式,為語言的具體運用,如小說和詩歌閱讀,提供一個更現實的和自然的方法。同年,在“神經認知詩學——基於文學接受的神經和認知情感的方法與模式”一文中,他對神經認知詩學的研究目的、方法和模式進行了簡要的闡述,探討了文學閱讀的神經和認知-情感機制,分析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前景。從而,神經認知詩學作為一種文學的認知神經批評研究已經初具雛形。
2. 神經認知詩學的涵義
Jacobs把神經認知詩學定義為“對通過眼或耳的(詩歌)文學接受,包括它的神經基礎,進行跨學科的實證調查,並對之理論化”。由此,可以看出,Jacobs是在把神經認知詩學作為一個學科在界定,而不是把它界定為一種方法或研究路徑,強調通過神經科學的實證調查,對文學接受進行研究,而且最終的目的是使之理論化,從而上升到了本體論的高度。這種界定可以看作是廣義上的;從狹義上而言,神經認知詩學運用神經認知理論分析文學閱讀中讀者的認知神經過程,主要研究文學閱讀中的神經機制,探討文學閱讀的情感、審美和移情等的神經機制,即:大腦如何處理與創建文學文本,從而獲得較為科學的文學效果。Jacobs對神經認知詩學的界定涵蓋了神經認知詩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而狹義上對神經認知詩學的界定則更為具體,突出了神經認知詩學可操作性。
總之,把認知神經科學理論與技術手段用於文學研究,特別是文學情感和審美的研究,不但為情感和審美提供理論與數據支撐,還打破了科學技術與人文研究的壁壘,使文學研究不再是印象式的研究,從而能更準確地研究文學中的情感與審美研究。神經認知詩學試圖從解剖學、神經生理學以及現象學的角度為文學接受提供新的研究角度和解釋框架,對文學接受研究的情感和審美研究進行認知神經研究以及數據分析,為文學研究提供數據和實驗支撐,進對認知詩學或認知文學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撐;而且,神經認知詩學關注情感、移情、審美體驗以及藝術創造力等,為認知詩學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可以彌補目前認知詩學研究對情感研究的不足。
3. 神經認知詩學研究範式
3.1研究方法
神經認知詩學整合了人文和認知心理學、語言學、情感神經科學、心智理論、美學、文學理論的研究模式,對文學文本進行形式分析、過程模型研究和神經認知實驗,分析文本、語境和讀者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閱讀過程中這三者對神經和心智過程的影響。主要運用EBS(electrical brain stimulation)、ERPs (event-relatedpotentials)、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等神經科學技術對文學接受過程中的神經機製做調查,分析大腦和人體的反應,進而對文學效果中的審美和情感做出闡釋,為文學接受提供了實驗依據,特別是為情感、審美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3.2研究目的
神經認知詩學通過研究文學接受的結構和功能,探討讀者大腦處理文學文本的神經機制,即:大腦如何處理與創建文學文本,為文學闡釋提供依據,並使之理論化。神經認知詩學的研究對象是文學接受中的讀者,通過對讀者在文學接受中的大腦和身體反應的實證調查,對文學批評中的文學要素,特別是情感和審美提供科學依據。
3.3 目標取向
神經認知詩學把神經、認知、情感和行為過程的神經心理假設和語言學、詩學的理論融合,試圖結合分析、過程模式和認知神經實驗,從而預測哪些文本要素激活哪些認知與審美過程,並且通過一種可以測量和驗證的方式對這些過程進行描述。然而,筆者認為,從Jacobs對神經認知詩學的界定可知,神經認知詩學的終極目標是通過對文學接受的神經分析和實證研究,為文學批評提供文學批評的認知詩學理論,從而形成一門文學認知神經批評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