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環海

方環海

方環海,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際漢語學報》《海外華文教育》編輯部主任、《海外華文教育動態》《孔子學院發展研究》以及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副主編。兼任教育部國家語委全國語言文字標準化委員會委員、國際饒宗頤研究學會副會長、國際漢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音韻學會理事、Journal of Critical Methodology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國際編委等。

基本信息

研究領域

理論語言學、神經語言學、認知語言學、音韻學、漢語史、國際漢語傳播、對外漢語教學、中國古代文學、詩學等。

主要課程

現擔任《語言習得理論》、《語言要素教學》、《國別漢語研究》、《漢語語言學》等研究生課程教學工作,並曾主講《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西方語言學流派》、《認知語言學》、《漢語音韻學專題》、《中國語言學史》等多門本科生課程。

主要經歷

1995年徐州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1999年復旦大學畢業,獲博士學位,回徐州師範大學文學院工作。

2001年晉升為副教授。

2002年調入徐州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任常務副所長、《語言科學》編輯部主任,同年進入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流動站。

2007年晉升為教授,同年進入哈佛大學東亞系擔任訪問教授,

2008年底回國,擔任徐州師範大學語言科學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

2009年9月任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教授。

獲獎情況

(1) 江蘇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省部級科研獎,2000年12月,江蘇省教育廳,等級:3

(2) 江蘇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省部級科研獎,2002年12月,江蘇省教育廳,等級2

(3)2004年入選江蘇省高等學校“青藍工程”優秀學術帶頭人

(4)2006年江蘇省人民政府“333”工程優秀科技學術帶頭人,獲“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稱號。

(5) 依賴心理與鄭愁予詩歌的孤獨感研究,其他科研獎,2008年01月,徐州市人民政府,等級:3

(6)2012年廈門大學“至善獎”獎教金(人文社科科研類) 。

論文發表

(1)Mechanisms underlying syntactic and semantic processing of Chinese simple sentences,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1年09月

(2)周夢蝶詩歌中“雪”的物質想像研究,《台灣詩學學刊》,2010年10月

(3)語言符號意義的生成與建構,台灣學生書局,2010年10月

(4)現代漢語位移結構的範疇化及其認知解釋,《國際漢語學報》,2010年09月

(5)貓族隱喻與都市生態,《南國人文學刊》,2010年08月

(6)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分析與展望,《廈門大學學報》,2010年08月

(7)語言認知的認知特性與教材編寫策略 《海外華文教育》2010年第3期

(8) “法”的詞綴功能與相關動詞語義結構,香港大學《中西文化》,2009年11月

(9)漢語句法的認知加工及其腦區機制,《閱江學刊》,2009年10月

(10)大腦枕葉語言功能的研究進展,《中國康復與理論研究》,2008年12月

(11) 從名詞小句看漢語動詞不定式結構,中國人民大學《語言文字學》,2008年10月

(12) An event-related neuronimaging study of prepositions processing in Chinese: Is N280 a specific component for closed-class words?,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08年09月

(13) 余光中詩歌的一種社會心理解讀,《韓中言語文化研究》,2008年09月

(14) V法結構的演變及其動因,《中國語言學報》,2008年07月

(15) 從名詞小句看漢語動詞不定式結構,《漢語學報》,2008年06月

(16) 現代語法理論下的漢語被動句研究的走向,《理論月刊》,2008年03月

(17) 非謂謂語句的空主語的句法語義特徵,《語言科學》,2008年03月

(18) The State of “Prepositions” in Modern Chinese: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Neuroscience Bulletin,2007年10月

(19) 犁青詩歌詩意風格的心理語義分析,台灣大安出版社,2007年08月

(20) 可靠的改良主義,《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年07月

(21) “X了”的詞化、虛化及其機制,《漢語學習》,2007年06月

(22) 言語障礙的語義加工的神經機制,《中國康復》,2007年06月

(23) 操漢語失語症患者動詞配價的神經語言學研究,《中國組織工程與臨床康復》,2007年05月

(24) 瘂弦詩歌的語義風格解析,《瘂弦詩歌神性與魔性》,2007年05月

(25) 論知識管理框架下的知識創新與人的認知因素,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7年03月

(26) 解釋學視野下的今古文經學之爭,《先秦兩漢學術》(台灣),2007年03月

(27) 現代漢語連動式研究概觀,《語言文字學》,2007年02月

(28) 語言機制與腦區功能的動態結構分布關係述論,《全國語言文字套用學術論集》,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7年01月

(29) 中國語言學2005年研究概況,《中國學術年鑑》,2006年12月

(30) 空主語的性質、分類及其相關問題,《外語研究》,2006年11月

(31) 現代漢語連動式研究概觀,《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10月

(32) On the Studies of the Cerebellum and Its Linguistic Function,Trends in Neurosciences,2006年07月

(33) 清代江淮官話與《古今中外音韻通例》的韻母系統,《音韻論集》,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34) 《小腦與認知》述評,《當代語言學》,2005年10月

(35) 試論“完了”的虛化過程,《語言科學》,2005年07月

(36) 《古今中外音韻通例》聲母系統的幾個問題,《語言研究》,2005年06月

(37) 依人寫史,開啟後學,《世界漢語教學》,2005年04月

(38) 神經語用學及其相關問題,《語言科學》,2003年01月

(39) 論詩歌語言對普通語言的性質與意義之超越,《異端與開拓:中國語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12月

(40) 《中原音韻》研究述評,《漢語史研究集刊》,巴蜀書社,2002年11月

(41) 論詩歌語言的建構及其對語法意義的消解,《國文學報》(台灣),2002年11月

(42) 民族對音比較法與漢語音韻學研究,《內蒙古大學學報》,2002年04月

(43) 透視分離法與近代漢語語音研究,《古漢語研究》,2002年03月

(44) 論《史記》中“VP之NP”結構的句法語義功能,《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研討會論文》,台灣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03月

(45) 《爾雅》與漢語語源學研究方法,《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02月

(46) 論《爾雅》的語源訓釋條例及其方法論價值,《語言研究》,2001年12月

(47) 《爾雅》成書時代新論,《辭書研究》,2001年12月

(48) 20世紀大陸《中原音韻》研究的歷史回顧,《漢字文化》,2001年09月

(49) 二十世紀中國近代音研究的歷史分期,《漢語音韻學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2000年08月

(50)國語運動與漢語語音研究,文史雜誌,2000年08月

(51) 1870:十九世紀歷史比較語言學分期論說,《外語學刊》,1999年09月

(52) 《古今中外音韻通例》的體例與性質,《辭書研究》,1999年02月

(53) 論《古今中外音韻通例》的反切特點,《中國學研究》,1998年10月

(54) “什麼”語源的方言補正,《中國語文》,1998年06月

(55) 論《古今中外音韻通例》的音系性質及其語音史地位,《古漢語研究》,1998年06月

(56)詞庫與句法關係的新視野——平行構架理論的辭彙及語義傾向性分析,(同高明樂合作)《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年第3期

(57) 隱喻的終極——論詩歌文本的“彼岸”想像,台灣爾雅出版公司,2011年06月

(58) 隱地詩歌的“時間詞”隱喻,台灣爾雅出版公司,2011年06月

(59) 蕭蕭詩歌的“白色”想像,《簡約書寫與空白美學》,台灣萬卷樓出版公司,2011年04月

(60) 身世同構及其文化隱喻,《中語中文學》(韓國)總第48期,2011年04月

(61)18-19世紀歐洲漢語教學研究:《漢語手冊》前言(1863),《海外華文教育》2011年第1期

(62) 十九世紀漢語的傳播與流變:《漢語手冊》緒論(1863),《海外華文教育》,2011年第3期

(63) 從言意之辨到語義解構——對錢鍾書“字名論”的闡釋,《東亞漢學研究》(日本),2012年05月

(64) 漢語“V雙+N單”結構歧義的認知研究,《中文學術前沿》(第三輯),2012年04月

(65) 漢語“V上/下”動趨構式的語義類型及其範疇化,《槿山安秉均榮休紀念文集》韓國首爾,2012年01月

(66) “X以”的成詞過程——以“加以”為例,《古漢語研究》,2011年11月

(67) On the Infinitive Structure in Chinese from the Noun Small Clause,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2012年06月

(68) 十九世紀英國漢學中的上海方言的音類與詞類(譯文),《國際漢語學報》,2012年06月

(69) 十九世紀英國漢學中的漢語與漢字特徵述論(譯文),《海外華文教育》,2012年06月

(70) Cognitive analysis on the syntactic property of preposition 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漢語二語習得中介詞的詞類屬性及其認知機制),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CASLAR,NEW YORK),2012年06月

(71) 詩歌的節奏與韻律構建,《閱讀白靈》,台灣秀葳出版公司,2012年06月

(72)漢語特徵研究的三個關鍵字 中國社會科學報【報紙日期】2012-11-26

(73)語言藝術學科構建的歷史觀照——《中國古代語言藝術史》述評 方環海; 張潔琳; 林馨 國際漢語學報 2013-01-31
(74) 西方漢學中漢語詞類研究的特徵意識,《東亞漢學研究》(日本),2013年09月
(75) 認知詞與對外漢語辭彙教學,《海外華文教育》,2013年06月

(76) The Nature,Distribution and Relevant Questions on Null Subject in Chinese,Quarterly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2013年06月

(77) 中國語言藝術學科的歷史觀照,《國際漢語學報》,2013年01月

(78) 17-18世紀西方漢學中的漢語詞類觀,《東亞人文學》(韓國),2013年01月

學術專著

1. 《詩意的語言》,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年06月

2. 《爾雅譯註》(同胡奇光合作),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07月

3. 《詩意的視界》,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2年06月。

4《漢語手冊》,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年11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