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臘的哲學家提出人有理智和靈魂,並對人類怎樣產生感覺,認識是怎樣來的,以及腦具有什麼功能等等進行了分析研究。雖然2500多年來,許多知識淵博的學者都在探討有關人類行為的問題。但直到最近,我們才開始對腦的真實性職有了一點確切的看法。
1543年,Vesalius的著作《人體結構》問世,書中糾正了Galen200多處錯誤,精確的描述了人體神經系統的大體解剖。
1637年,Descartes提出人的肉體是由物質實體構成的,人的心靈是由精神實體構成的。心靈和人體即可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相互作用。他的反射和反射弧的重大發現,為"動物是機器”的論斷提供了重要依據。
1786年的一天,Galvani在實驗室解剖青蛙,用刀尖碰剝了皮的蛙腿上外露的神經時,蛙腿劇烈痙攣,同時出現電火花。經過反覆實驗,他認為痙攣起因於動物體上本來就存在的電,他把這種電叫做“動物電”。
Cajal徒手將腦切成薄片,用鉻酸鹽-漬銀法染色,第一次在顯微鏡下觀察到了神經元和膠原細胞。在掌握了Golgi的鍍銀法,建立了還原硝酸銀染色法,可以顯示神經元神經元樹突,發現神經元之間沒有原生質聯繫,認為神經元是整個神經活動的基本單位。從而使複雜的神經系統有了進一步研究的切入口。而後,Cajal又經過大量,精細的實驗,創立了
“神經元學說”
神經元之間接觸的部位,並認為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在這個部位進1897年,Sherrington提出使用突觸這個術語來描述一個神經元與另一個行信息溝通。
1907年,巴甫洛夫將狗對食物之外的無關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現象稱為條件反射。
20世紀初,J.N.Langley和他的學生髮現腎上腺素的效應與刺激交感神經系統的效應十分相似。後來H.H.Dale發現膽鹼及其衍生物對心臟,膀胱和唾液腺的效應與刺激副交感神經相似,特別是乙醯膽鹼最有效。Otto.Loewi在1921年所做的實驗證明,刺激迷走神經釋放活性化學物質,抑制心搏。繼而證明,這種化學物質就是乙醯膽鹼。1936年,Dale等人在刺激支配肌肉的運動神經後得到神經釋放的乙醯膽鹼,因而把化學傳遞推廣到全部的外周神經系統。
1948年,E.D.Bueker在將小鼠肉瘤180移植於3日齡雞胚體壁時,與移植片連線的脊髓感覺神經節及交感神經節增大%20-%40,基於Bueker的這一發現,1954年,S.Cohen等從小鼠肉瘤180和37中成功地分離出具同一活性的蛋白質,以後從蛇毒中分離出具有千倍活性(S.Cohen,R.Levi-Montalcini,1956)和從小鼠鄂下腺分離出具有萬倍活性的蛋白質(Cohen,1960),這種蛋白質被稱為神經生長因子。
50年代,Hodgkin,Huxley,Katz和Eccles用微電極獲得精確的電信號記錄。電子顯微鏡的套用揭示出突觸和神經元的細微結構。
60年代,樹突的整合功能被認知,證明神經系統有無衝動的突觸迴路和突觸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