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伊勢神宮
伊勢神宮是位於日本三重縣伊勢市的神社,主要由內宮(皇大神宮)和外宮(豐受大神宮)構成。伊勢神宮的創建時間不晚於持統天皇四年(690年),日本史學界一般認...
歷史變遷 內宮 外宮 式年遷宮 建築構造 -
神樂署
神樂署坐落北京天壇西門內稍南側,坐西向東,是天壇五組大型建築之一,是專司明清兩代皇家祭天大典樂舞的機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又名神樂觀,清乾...
簡介 歷史 與道教宣真派 現狀 -
《史記·樂書》
司馬遷所說的樂與如今所說的音樂之樂大致是相通的,它包括歌、舞和有關的器具(樂器和舞具)三部分;還認為樂是由於客觀事物被人感知以後產生的,這也是正確的。但...
內容提要 段落大意 現代譯文 原文和註解 -
閻羅王[地府第五殿之主]
閻羅王,亦稱“閻王”、“閻王爺”、“閻魔王”,為陰曹地府中的冥王,是中國古代宗教神話信仰中的一尊神祇,傳說為掌管人間地獄眾生靈壽命生死的半神半鬼之王,民...
閻王形象 神話傳說 觀念傳播 發展演變 地位 -
伽藍殿
伽藍殿是寺院道場的通稱,佛教伽藍神的代表形象。「伽藍神」,就狹義而言,指伽藍土地的守護神;廣義而言,泛指所有擁護佛法的諸天善神。我們見到的伽籃菩薩像穿圓...
簡介 僧伽藍摩 伽藍守護神 關公與伽藍神 佛教歷史 -
乾元殿
乾元殿,是唐神都洛陽紫微宮正殿,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在隋朝乾陽殿的基礎上建造了座乾元殿。乾元殿東西面廣345尺,折合今尺為101.43米;其南北進...
歷史沿襲 乾元殿頌 -
麟德殿遺址
麟德殿遺址位於今西安市環城北路外龍首北路東端,在修復竣工的含元殿遺址西北面。 麟德殿是大明宮內規模最大的宮殿之一,建於唐高宗麟德年間(664-665年)...
建築特點 文化景觀 歷史記載 名稱由來 主要用途 -
藏經殿
距南嶽鎮16km,始建於南朝陳光大二年(509年),原名小般若禪林,後明太祖朱元璋以大道藏經一部存放寺內,改名藏經殿。現嘏建築為1933年重建,1980...
概況 歷史 景觀 珍貴記錄 -
含元殿[大明宮的前朝第一正殿]
含元殿是大明宮的大朝正殿,也是唐長安城的標誌建築,建成於龍朔三年(663年),毀於僖宗光啟二年(886年),其間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在這裡舉行大朝賀活...
基本信息 龍尾道 外觀 外朝 湮滅 -
閻王[地府第五殿之主]
閻羅王,亦稱“閻王爺”。原型為印度神話中的閻魔王,在早期佛教和印度教神話中閻王是冥界唯一的王,但在中國道教創造的將閻羅王收編歸為其中一位的十殿閻王結合民...
閻王形象 神話傳說 觀念傳播 發展演變 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