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前言第一章:發生在年輕父母們中的異變
第二章:孩子們的畫變了
第三章:沒有培育心靈的時代
第四章:大人們能改變嗎?
第五章:創造孩子們的空間
第六章:透過自測重新看待家庭關係
後記
你知道我們可以從孩子的畫看出他的內心世界嗎?
作者是個心理顧問員,從一則新聞---神戶小學生殺人事件,連想起過去長達十六年的測驗!以及將測驗結果對照社會發展的狀況,娓娓道來,卻相當撼動人心!
書中提出了比較---1981年與1997年以同樣是六年級的男生和女生所畫的畫,很明顯的看出,1981年的孩子天真單純,畫中對家的想法,就像有的孩子畫到整張紙滿格一般,充滿幸福美滿的感覺,家在心中的比例佔很大!
反觀1997年的孩子,家的比例變小了,甚至連自己也畫得小小的縮在角落裡!彷彿家是空虛寂寞的!內容也比較呆板、沒有溫暖!
另外,1981年的孩子較具寫實性的圖畫,而1997年的孩子卻傾向較低年級程度的想像型圖示畫!作者從意義上來分析,孩子在精神層面上變幼稚了,而且這種沒深度感的畫可以顯示出孩子們的思考範圍普遍狹窄了,思路有出現閉塞的傾向!所以一些不顧週遭環境、時間、場合,而為所欲為的孩子增加了!
人物像的簡化法也是缺乏實在感,這表示孩子對自己或別人的關心不夠,沒有實在感!
整體說來,從孩子的畫可以看出孩子的穩定性變差,比過去增加帶有攻擊性、暴力性、破壞性的比例,正義感被隱藏在無力感的後面。
從這本書所提出的各項客觀分析,讓我覺得我們必須重視的教育問題,不只是學校,連同家庭與社會的責任都相對的提高!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的快樂、健康,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