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秉忠

祁秉忠,生年不祥,卒於1622年,是蒙古人後裔,先祖朵爾只失結,為第十一代東祁土司。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襲西寧指揮同知。後以軍功遷任洪水游擊,改任西寧鎮海游擊,升任甘肅參將。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調補永昌衛(今甘肅永昌)參將,駐防河西。萬曆末年遷任涼州副總兵,繼擢為甘肅總兵官。天啟二年(1622年),祁秉忠奮戰遼東,為國捐軀,明廷為彰其功,追贈為太子少保、左都督、指揮僉事。世居甘肅碾伯縣(今青海省樂都縣)。

基本資料

祁秉忠,生年不祥,卒於1622年,是蒙古人後裔,先祖朵爾只失結,為第十一代東祁土司。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襲西寧指揮同知。後以軍功遷任洪水游擊,改任西寧鎮海游擊,升任甘肅參將。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調補永昌衛(今甘肅永昌)參將,駐防河西。萬曆末年遷任涼州副總兵,繼擢為甘肅總兵官。天啟二年(1622年),祁秉忠奮戰遼東,為國捐軀,明廷為彰其功,追贈為太子少保、左都督、指揮僉事。世居甘肅碾伯縣(今青海省樂都縣)
祁秉忠, 明代青海土官。土族。字愛宇。青海樂都人。神宗萬曆十九年(1591年),襲西寧衛指揮同知世職。二十三年率500土兵參加對西海蒙古的西寧南川、西川之戰,因有勞績升任甘肅洪水營游擊。後改任西寧鎮海營游擊,不久又升任甘肅參將。四十四年,改補為永昌參將。任內,御河套蒙古有功,得邊民稱頌,譽之為“勇公”。四十六年,授涼州副總兵,不久升總兵官,加太子少保,駐鎮甘肅。次年,遼東經略熊廷弼以其為“西陲健將”,因所部士兵能征善戰,遂奏請派其援遼,抗擊後金兵。繼之,經略袁應泰亦以其“智勇兼資,威名夙著,且多蓄健卒”,令其率軍1萬防守蒲河要衝(今瀋陽東北)。尚未到遼,遼陽、蒲河均為後金兵攻陷。鏇授援遼總兵官,率兵萬餘駐守聞陽(今遼寧錦縣東北)。熹宗天啟二年(1622年),後金兵大舉進攻西平堡,守將羅一貫力戰不敵,自殺殉職,巡撫王化貞令祁秉忠前往救援。他率軍在平陽與後金軍遭遇,但會同增援的孫得功與祖大壽部遇敵退卻,明軍潰敗。祁秉忠力戰不敵,身受重傷數處,突圍後不久即歿于軍中。

史籍記載

羅一貫,甘州衛人。以參將守西平堡。遼陽陷,西平地最沖,一貫悉力捍禦。
巡撫王化貞言於朝,加副總兵。時化貞駐廣寧,經略熊廷弼駐右屯,總兵劉渠以 二萬人守鎮武,祁秉忠以萬人守閭陽,而一貫帥三千人守西平。已,定議,各繕 隍堅壘,急則互相援,違者必誅。明年正月,大清兵西渡河,經撫戒勿輕戰。兵 漸近,參將黑雲鶴出擊。一貫止之,不從。明日,雲鶴戰敗,奔還城,追兵殲焉。
一貫憑城固拒,用炮擊傷者無算。大清樹旗招降,且遣使來說,一貫不從。又明 日,騎益眾,環城力攻。一貫流矢中目,不能戰。火藥矢石盡,乃北面再拜,曰: “臣力竭矣。”遂自剄。都司陳尚仁、王崇信亦死之。化貞知城未下,信游擊孫 得功語,盡發廣寧兵。以得功及中軍游擊祖大壽為前鋒,令會秉忠赴援,廷弼亦 遣使督渠進戰,遇大清兵於平陽。得功懷異志,欲引去。乃分兵為左右翼,稍卻, 推渠、秉忠前。渠等力戰,頗有殺傷。得功及副將鮑承先走,後軍見之亦奔,遂 大潰。渠戰死。秉忠被二刀三矢,家眾扶上馬,奪圍出,創重,卒於途。副將劉 征擊殺十餘人,乃死。大壽走覺華島。得功遂降。越二日,廣寧即破。事聞,贈 一貫都督同知,世蔭副千戶;渠、秉忠少保,左都督,增世蔭三級,再蔭指揮僉 事。皆賜祭葬,建祠並祀。
貫子俊傑承蔭,崇禎中仕至宣府總兵官,免歸。李自成犯甘州,城陷,死 之。
渠,京城巡捕營副將也,以御史楊鶴薦,擢總兵官,援剿遼東。遼陽被圍, 廣寧總兵李光榮不能救,反斷河橋截軍民歸路,總督文球劾罷之,即以渠代。西 平告急,帥鎮武兵往援,遂戰歿。
秉忠,陝西人。萬曆四十四年為永昌參將。銀定、歹青以二千餘騎人塞,秉 忠提兵三百拒之,轉戰兩晝夜。援軍至,始遁。秉忠追還所掠人畜,邊人頌之。
擢涼州副總兵。經略袁應泰薦其智勇,令率私卒守蒲河。至則遼陽已破,命為援 剿總兵官,駐防閭陽,援西平,竟死。
-------------明史·卷二百七十一 列傳第一百五十九
朵爾只失結,蒙古人。元甘肅行省右丞。明洪武四年,投誠。六年,授西寧衛指揮僉事。子端竹襲。鏇調守西寧衛。建文元年,從南軍征北平,陣亡。子祁震襲,始以祁為氏。祁秉忠,明史有傳。秉忠侄國屏,襲都指揮同知。崇禎十六年,流寇蹂西寧,力抗之。清順治二年,歸附。五年,甘州回陷甘、涼、肅諸州,國屏隨總督孟喬芳進剿,復甘州。九年,授西寧衛世襲指揮同知。子伯豸襲。吳三桂反,平涼提督王輔臣叛應之。逆黨陷鞏昌、臨洮、蘭州,伯豸統各土司隨西寧鎮總兵王進寶東征,平蘭州,累官至鑾輿使。聖祖親征噶爾丹、仲豸扈從,擢署溫州鎮總兵,回籍以原官署理指揮同知印務。雍正元年,青海酋羅卜藏丹津叛,大將軍年羹堯檄祁在璿守大峽口。撒拉陷河州,璿侄調元率土兵守碾伯城。鹽茶回田五作亂,調元守魯班峽。同治元年,撒回作亂,調元曾孫承誥協同防禦。以勞疾卒,承誥妻劉氏護理印務。光緒十一年,子貴玉襲。祁氏世居勝番溝(今青海省樂都縣壽樂鎮引勝溝)。
------------清史稿· 列傳三百四 土司六 碾伯縣

少年失怙 奮發圖強

祁萬傑說,據家族傳說,祁秉忠的祖父去世時,他的祖母才十八歲,年輕的祖母忍辱負重終於將兒子拉扯成人,沒想到祁秉忠的父親來不及光宗耀祖就離開了人世,這一年祁秉忠年僅八歲。祁氏家族的兩代寡婦苦撐日月,終於將祁秉忠撫養成人。
祁秉忠剛剛長大成人,青海湖邊的蒙古族部落便屢屢侵擾西寧衛,朝廷下令祁氏家族奮力征剿,年輕的祁秉忠率領家丁開始了軍旅生涯。
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十八歲的祁秉忠襲父親西寧同知之職,成為了祁氏家族的第十一世土司,而他的意志也在戰爭的磨礪中變得越來越堅定了。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重陽佳節,蒙古族軍隊兵犯西寧南川,時任把總的祁秉忠率五百多家兵埋伏在今湟中縣上新莊附近,奮力殺敵,建立功勳,兵部尚書石星上書朝廷,希望對祁秉忠予以嘉獎。沒過多久,祁秉忠又率兵在西寧南川打敗聯軍,得到了明王朝統治者的賞識,戰役結束後,祁秉忠就被擢升為甘肅洪水營游擊。

浴血遼東戰死沙場

自明朝中葉以後,女真族建立的後金逐漸強大起來,他們很快奪取了明朝的遼寧地區,一時間遼寧戰火不斷。
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遼東經略使袁應泰向朝廷舉薦祁秉忠赴遼寧殺敵,朝廷遂命祁秉忠防守遼東蒲河。沒想到當祁秉忠奉命趕往遼寧時,遼河以東的遼陽等七十餘座城池已全被後金攻占,袁應泰兵敗自殺,當地軍民紛紛逃去閭陽(今遼寧北鎮縣西南),祁秉忠只得中途待命。
歷史的動盪再次給祁秉忠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沒過多久,明熹宗任命祁秉忠為援剿總兵官,率兵萬人駐防閭陽。
明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三月,努爾哈赤看到時機成熟,再次大舉進攻北鎮縣以東的西平堡,明朝守將羅一貫負傷自刎,巡撫王化貞聽信游擊孫得功的計謀,以孫得功和祖大壽為前鋒,命祁秉忠率閭陽守軍會合孫得功支援西平堡。
明軍前鋒在平陽與後金軍遭遇,統領明軍前鋒的孫得功原是早已被後金收買的內奸,兩軍相遇時,他突然將所率軍隊兵分兩翼後撤,將後隊祁秉忠等部暴露在前。祁秉忠當即與後金兵展開激戰,奮力拚殺。正在此關頭,孫得功又邊跑邊喊:“兵敗了!兵敗了!”戰士們不明真相,紛紛後退。混亂中祁秉忠奮力拚殺,不幸身中兩刀三箭,他被親兵扶上馬後依然堅持戰鬥,成功突出重圍,但終因傷勢過重,在半路上不幸身亡。
明王朝為了褒揚祁秉忠的功績,贈封他為太子少保、左都督、指揮僉事,歸葬青海。
祁秉忠的靈柩歸鄉,西寧民眾特在東關大街建了一座牌坊,以紀念這位血灑遼東的蒙古族戰將。

家譜牽動萬千感慨

歷史的煙雲匆匆,如今祁氏家族的後人也散落在青海各地,有關祁秉忠的往事,也逐漸塵封史籍。
2008年的一天,西寧市民孫顯財先生在一個舊書攤上發現了一本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編撰的《祁氏家譜》,家譜上鈐有“碾伯鎮指揮同知印”的官印,這是祁氏家族歷史的珍貴資料。得到這個訊息後,祁萬傑專程從樂都趕到西寧,看到孫顯財珍藏的家譜後,祁萬傑感慨萬千。他說,祁氏土司的官印至今下落不明,蓋在家譜上的那枚官印彌足珍貴。
據家譜記載,祁家祖墳在今天互助土族自治縣南門峽一帶。祁萬傑說,幾年前他曾去南門峽尋訪過祖先的墳塋,可是一無所獲。據當地老人回憶,上世紀20年代,祁家祖墳中還佇立著幾座高大的墳塋,墳塋前還有擺放供物的石桌,但是因為村民們搞基建,祁家祖墳已經被夷為平地了。祁萬傑不知道祁秉忠的墓塋是不是其中之一。
在查找了相關部門的資料後,我們獲知,祁秉忠的靈柩被運回青海後,葬在了西寧市城東區瓦窯溝西南。
1957年,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配合城市基本建設工程,對祁秉忠的墓塋進行了發掘。據發掘人員回憶,祁秉忠墓塋封堆高6米。墓葬為斜坡式墓道磚作仿木結構,墓門為垂華門樓式,墓室為拱形,木質棺槨,夫妻合葬。此墓早期被盜,棺槨被移動,人架被擾亂,隨墓器物除墓誌、買地券外,被盜一空。
祁秉忠夫婦的墓誌為石質,祁秉忠墓誌志蓋陰刻篆書“明誥贈太子少保特進榮祿大夫左都督鎮守甘肅平羌將軍總兵官愛宇祁公奉敕諭葬墓志銘”“天啟甲子季葵卯初四日”等字樣,墓誌志文楷書共2400字,詳細地記述了祁秉忠家世源流及生平事跡。遺憾的是祁萬傑多方查尋也沒找到這方珍貴的墓志銘。

勒碑紀念祁秉忠功績

到了甘肅後,祁秉忠更是憑著一腔熱血、滿腹經綸,在異鄉的土地上,為祁氏家族贏得了更高的榮譽。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祁秉忠榮升為甘肅永昌參將,這年10月,阿拉善蒙古族的千餘騎兵兵犯河西,考驗祁秉忠的時候來臨了。
祁秉忠雖然勢單力薄,但是為了贏得戰機,他率三百騎兵迎戰。
蒙古族騎兵比祁秉忠的騎兵整整多出三倍,他們將祁秉忠團團圍住。面對這種危急情況,祁秉忠毫不畏懼,他一馬當先,揮劍衝鋒,極大地鼓舞了士氣。祁秉忠平時對部下十分厚待,見到這種情形,祁家軍越戰越勇,沒有絲毫妥協。
這是一場長達兩天兩夜的血戰,在這場戰役中,祁秉忠揮刀斬下三顆敵軍將領的首級。隨後,在甘州(張掖)總兵的幫助下,祁秉忠一鼓作氣,擊退蒙古族騎兵,奪回了蒙古族騎兵掠奪的百姓財物。當地百姓感念祁秉忠的恩德,在永昌為他勒碑為念。
祁萬傑說,那是一塊圓頂石碑,石碑上銘刻著“湟中祁將軍手刃三虜孤軍戰勝處”幾個大字,這塊石碑直到清乾隆年間還巍然矗立。
三邊總督劉敏寬上書朝廷稱“本官血戰拒堵之勞,公論之,不可泯。”乞求朝廷對祁秉忠嘉獎,祁秉忠隨後被擢升為甘肅總兵,統兵五萬九千餘人。

東祁土司年代考表

西寧衛土指揮同知(1373--1931)
朵爾只失結 13 癸丑 1373
端竹 14 丙寅 1386
祁震 19 庚辰 1400
祁成 25 己亥 1419
祁純 19 甲子 1444
祁武 10 癸未 1463
祁鑒 27 癸巳 1473
祁麟 39 庚申 1500
祁登 34 己亥 1539
祁世勛 16 癸酉 1573
祁秉忠 32 己丑 1589
祁國屏 49 辛酉 1621
祁伯豸 20 庚戌 1670
祁仲豸 32 庚午 1690
祁在璿 10 壬寅 1722
祁在璣 35 壬子 1732
祁調 29 丁亥 1767
祁肇衍 6 丙辰 1796
祁肇藩 24 壬戌 1802
祁壽山 33 丙戌 1826
祁承誥 12 己未 1859
劉氏 15 辛未 1871
祁貴玉 45 丙戌 1886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